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范利

双月刊

1674-3245

plabjyx@301hospital.com.cn

010-66936963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居家老年人跌倒及相关损伤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郭佳钰勇琴歌陈越张瑞芹...
    499-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居家老年人跌倒及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及队列研究设计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2022年4月~6月门诊体检老年人的病历资料及跌倒筛查问卷.共收集2 374例有效病例,根据过去1年内跌倒情况分为有跌倒史组和无跌倒史组,单次跌倒史组和多次跌史倒组,跌倒环境为居家或社区.比较组间差异情况.结果 居家老年人跌倒相关损伤率为14.7%.单次跌倒史与多次跌倒史组间损伤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恐惧、骨折史、视力听力问题、感觉减退与居家老年人跌倒及相关损伤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居家老年人跌倒及相关损伤严重程度受疾病、心理、生理多因素影响,有多次跌倒史的相关损伤更重,可通过预防骨折、减轻跌倒恐惧来降低跌倒发生率及相关损伤的风险.

    居家老年人跌倒损伤严重程度影响因素

    关于《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办公地址变更的通知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
    502页

    低浓度硬膜外阻滞与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比较

    解静李子晔冯世强曲振华...
    503-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低浓度硬膜外阻滞与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择期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年龄65~85岁,男女不限,体质量指数(BMI)18~28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均给予0.2%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2%罗哌卡因10 ml,B组行髂筋膜阻滞给予0.2%罗哌卡因30 ml.以术前(T0),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为观察时间点,记录T0、T2、T4的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记录T1、T2、T3、T4各时间点被动VAS评分、主动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评分、髋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髋关节最大外展活动度;记录术后48 h内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采用匹斯堡睡眠量表PSQI评估);记录补救镇痛次数.结果 与T0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T2、T4时间点的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患者T2、T4时间点的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T1、T2时间点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均降低,术后T2、T3、T4时间点髋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和最大外展活动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3、T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6.7%(5/30),低于A组患者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为(4.7±0.8)d、(3.3±0.7)d,均短于A组患者的(14.5±2.4)d、(10.6±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为(1.2±0.6)次,少于A组患者的(2.04±0.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髂筋膜阻滞不仅能有效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和下床活动,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镇痛更有优势.

    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硬膜外阻滞术后镇痛

    双侧T12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腰椎手术镇痛效果观察: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杜杰强罗瑞敏陈路游玉媛...
    508-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侧第12胸椎水平(T12)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腰段脊柱手术的镇痛效果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2022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手术中心行后路腰椎切开复位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有2名患者中途退出.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于双侧T12竖脊肌平面给予0.3%罗哌卡因各30 ml.对照组患者给予0.9%生理盐水各30 ml.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舒芬太尼追加量.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拔管后舒芬太尼追加量、术后(拔管后即刻、出PACU时、术后2、12和24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和PACU中舒芬太尼追加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6、3.092,P<0.05)观察组拔管后即刻和离开PACU时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63、3.347,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和24 h的VAS评分和舒芬太尼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4、0.658、0.329、0.765,P>0.05).结论 双侧T12 ESPB能为术中及PACU中提供有效镇痛.

    竖脊肌平面阻滞腰椎手术超声引导围术期镇痛

    身痛逐瘀汤降低急性骨骼肌损伤疼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冯宇谢东晴
    51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对急性骨骼肌损伤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82名急性骨骼肌损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1例.中药组给予身痛逐瘀汤治疗,西药组给与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受损骨骼肌疼痛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中药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西药组[(0.61±0.80)分vs.(1.46±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5);中药组患者的TNF-α、IL-6、CRP、IL-8 低于西药组[(4.82±2.24)pg/ml vs.(9.10±3.47)pg/ml、(2.09±1.52)pg/ml vs.(3.24±2.11)pg/ml、(0.34±0.20)mg/dlvs.(0.49±0.26)mg/dl、(26.13±13.23)pg/ml vs.(36.72±16.6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50、-2.846、-3.125、-3.184,P<0.05).结论 身痛逐瘀汤治疗急性骨骼肌损伤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程度,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是其部分作用机制,值得在临床应用.

    身痛逐瘀汤急性骨骼肌损伤疼痛评分炎性因子

    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老年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王雨薇郭昶志张丹
    514-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排序进行简单分组,单数为对照组(n=63),偶数为观察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知识转化模式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包括知识传递、知识应用和知识评估3个阶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病死率和再骨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功能恢复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4/6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3%(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30,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病死率为1.56%(1/6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87%(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18,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再骨折率为3.12%(2/6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05%(1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6,P<0.05).结论 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老年骨折家庭康复训练知识转化模式生活质量功能恢复

    导向任务作业康复训练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赵恒李国帅肖迪珅刘凌...
    519-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导向任务作业康复训练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成都八一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予以导向任务作业康复训练),各50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实用功能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是98.00%(4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0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1,P=0.02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实用功能总有效率是96.00%(48/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1,P=0.014).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及桡神经功能的波幅均高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患者,肌电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向任务作业康复训练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手实用功能,还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导向任务作业康复训练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手实用功能神经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低分子肝素改良性注射法局部疼痛改善的对照研究

    韩雯婷任丽华张富成王梦迪...
    523-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改良性注射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局部疼痛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利辛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2例,抽签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注射法,观察两组患者皮下出血程度、皮肤变色、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局部出血轻度80.50%、中度18.22%、严重1.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25,P<0.05).观察组皮下硬结10.16%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1,P<0.05).观察组局部疼痛评分0分193例,1~3分43例,4~6分0例,7~10分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727,P<0.05).注射后2 d,观察组皮下出血方面,紫癜12.29%、瘀斑4.24%,合计发生率16.5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8,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改良性注射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注射导致的出血和皮下硬结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通过清晰的象限和表盘划分以及垂直褶皱进针技术,确保药物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良性注射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安全、有效的术后注射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低分子肝素改良性注射法疼痛

    利拉鲁肽联合心脏康复训练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价值

    夏海芳夏海桃谷阳许淮豫...
    526-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心脏康复训练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脏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hPG)];同时测定其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随访治疗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FPG、HbAlc、2 hP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0,1.637,8.48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指标明显升高,LEVDD、LVESD指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LVEF指标明显升高,LEVDD、LVESD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84、9.904、15.35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8、30.915、44.43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68,P=0.132);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MACE总发生率9.10%较对照组29.0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22,P=0.008).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心脏康复训练用于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心功能,还能减轻其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并可降低远期MACE发生率.

    利拉鲁肽心脏康复训练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血糖心功能

    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及干预对策分析

    吉霞高健吉晨
    530-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评分分为依从良好组(评分≥6分)和依从不良组(评分<6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其中依从良好组76例(63.33%),依从不良组44例(26.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文化程度(OR=0.347,95%CI=0.124~0971,P=0.044)、个人月收入(OR=0.214,95%CI=0.072~0.639,P=0.006)、婚姻状况(OR=0.257,95%CI=0.088~0.756.,P=0.014)、情绪稳定(OR=0.189,95%CI=0.062~0.576,P=0.003)、中西药用药种类多(OR=3.352,95%CI=1.194~9.410,P=0.022)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婚姻状况、情绪稳定及中西药用药种类多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可通过提供治疗及药物相关知识教育、心理辅导、合理设计用药方案等方法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糖尿病肾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