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范利

双月刊

1674-3245

plabjyx@301hospital.com.cn

010-66936963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25羟维生素D3、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王丽裴晓艳曹蕾胡炜炜...
    53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铁蛋白(SF)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38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DSPN分为单纯DM组(n=79,单纯T2DM)和DSPN组(n=59,合并周围神经DSPN)。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SF水平、25(OH)D3水平以及不同SF、25(OH)D3水平患者的DSPN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发生DSPN的影响因素。结果 DSPN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高于单纯DM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PN组患者的SF水平高于单纯DM组患者,25(OH)D3水平低于单纯DM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PN组SF超负荷和25(OH)D3缺乏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2。72%、77。96%,均高于单纯DM组的10。13%和49。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长、BMI大、HbA1c水平高、Hcy水平高、SF水平高均为T2DM患者并发DSPN的危险因素(P<0。05),25(OH)D3为T2DM患者并发DSPN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SF、25(OH)D3水平均与T2DM患者DSPN的发生有关,铁蛋白水平升高、25(OH)D3缺乏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羟维生素D3铁蛋白影响因素

    FAR及MH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房颤的临床评估

    吴瑕杨莉萍张文静江洁龙...
    536-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MHR)单独及其组合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房颤(AF)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0月安徽省立医院涡阳分院医院血透室进行MHD而新发AF的患者9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进行MHD而未发AF的患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MHD患者住院期间新发AF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对MHD患者住院期间新发AF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心率、心房颤动转归(HATCH)评分、左心房内径(LAD)、MHR及FA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LAD、MHR及FAR是MHD患者新发AF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FAR及MHR对MHD患者住院期间新发AF均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P<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07(95%CI=0。634~0。772)、0。684(95%CI=0。611~0。751),二者联合的AUC 为 0。784(95%CI=0。761~0。841),明显高于 FAR 及 MHR 的单独评估价值(Z=2。756、2。992,P<0。05)。结论 FAR、MHR对MHD患者住院期间新发AF良好的评估价值,FAR联合MHR的评估价值明显优于FAR 及 MHR的单独评估。

    维持性血透心房颤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

    健肝散对合并肝功能损伤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贾晓斌徐海进陈柃池季瑜...
    539-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肝散对合并肝功能损伤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海安市中医院接受LC手术且术前肝功能异常的82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接受LC手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健肝散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1、3和5天肝功能变化状况,以及术前、术后第5天炎症因子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两组间组间、时间及交互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hs-CRP、IL-6及PCT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对照组=10。897、5。333、5。643,t观察组=15。875、9。496、8。934,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94、1。315、1。412,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5,P>0。05)。结论 对合并肝功能损伤的LC患者予以健肝散治疗可有效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健肝散肝功能损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带状疱疹的相关性

    史宗翰曹瑞华
    542-544页

    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信使RNA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识别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李薇陈娜珍汪雅妮杨晶...
    545-548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早期识别工具风险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