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军事体育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军事体育学报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军事体育学报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李卞婴

季刊

1671-1300

jsty1981@qq.com

020-61645369;61645367

510500

广州市沙河禺东西路38号

军事体育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总参部政治部、解放军体育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体育学术刊物。本刊旨在研究体育理论,探索训练规律、繁荣体育科学、促进教学训练。主要反映高等院校、部队和体育科研部门有创新性的科研学术成果、集学术性、理论性、专业性于一体,涉及的科学面广,信息量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13届全运会棒球比赛决赛阶段技战术统计分析

    陈小敏邓玲
    36-3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13届全运会棒球决赛阶段比赛共6支队伍参赛,均为中国棒球联赛前6名的队伍,代表着我国棒球最高的竞技水平.通过对全运会棒球决赛阶段的18场比赛的进攻、防守、投球的技战术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发现:1)安打率、垒打率、上垒率与进攻指数具有高度相关性;投手技战术水平和防守技战术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而进攻技战术水平与比赛名次没有显著相关性;防守、投手技战术水平与比赛名次具有高度的相关性.2)在高水平的比赛中队伍投手、防守实力比进攻实力对比赛名次的影响更大.3)尽管没有强大进攻实力,但在防守上失误次数少,双杀次数多,严谨缜密的防守能力是取得比赛优胜的重要基础.提高投手能力和防守水平是我国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第13届全运会棒球比赛技战术分析

    法社会学视角下女性运动员遭受性骚扰问题研究

    丁红娜代坤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法社会学视角,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和逻辑推理对女性运动员遭受性骚扰问题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女性运动员遭受性骚扰的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通过对世界各国及中国女性运动员遭受性骚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就遭受性骚扰女性运动员维权提供几点建议,以期为女性运动员性骚扰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女性运动员在实践中维权提供指导.

    法社会学女性运动员性骚扰体育法治

    突变理论及其在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邱家凯商勇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突变理论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应用,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思维、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突变理论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梳理了突变理论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突变理论应用于体育科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经验方法和突变级数法两种形式;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管理、运动疲劳等领域.在分析了突变理论在我国体育科学运用中的成绩与不足后,对突变理论在我国体育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突变理论体育科学经验方法突变级数法应用综述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研究综述

    关朝阳周娜娜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转化概念界定、转化发展现状、转化问题症结及转化的策略提出几个方面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认为,应充分把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点进行成果转化,并在尊重基本国情的前提下进行体制改革以改善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境况.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成果转化转化策略

    “健康中国”引领下的高校体能训练课程建设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吕立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验研究法,以华南农业大学2015年体质测试不合格和达不到良好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三年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为:1)针对性开设《体能训练》课程,融合高校普通学生身心特点和多学科理论设计体能训练内容,进行分层次分组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水平;2)从2016年开设《体能训练》课程后,各年级实验对象体质水平均有所改善,体质测试成绩普遍得到提高;3)通过引导学生重视耐力和核心力量的针对性锻炼,2015年测试值较低的项目,尤其难度较大的引体向上项目,在2016年、2017年的体质测试中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建议,高校应强化体能训练课程在学生学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其对现有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作用,并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为体能训练课程的最终目标,注重保持并提升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和训练心态,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同时,应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磨炼学生意志品质,为形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奠定基础,实现“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

    体质测试体能训练健康中国

    “文化堕距”视域下高校学生体育素养研究

    丁卫卫陈刚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体育素养是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热点研究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及理论分析对“文化堕距”视域下的高校学生体育素养进行研究,明确了“文化堕距”理论和体育素养的概念,阐述了高校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体育意识缺乏,体质水平不高;课程设置滞后,体育能力不高;体育精神欠缺,体育品德模糊.从丰富适合高校学生体育素养形成的物质文化;完善保障高校学生体育素养形成的制度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素养形成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堕距”视域下高校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思路.

    “文化堕距”高校学生体育素养

    民族村寨体育文化的存现状况及演变态势——以红河县甲寅乡哈尼族为例

    余贞凯陈亚金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自觉、认同与回归甚至强化,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地区建设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这在中国古村落保护陷入城市化困境的背景下,显得非常有意义.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文化大省,其中的哈尼族村寨体育文化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复兴,另一方面却在与其他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发生变异,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如何保护与传承,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这是村寨文化研究的一个课题,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体现在体育学研究领域中,而且越加凸显在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中.

    哈尼族村寨文化体育舞蹈存现状况演变态势

    福建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资助途径与对策研究

    黄辉王乃茹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福建省内县市少体校和传统学校的调研,初步了解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资助现状和现有少体校贫困生的资助途径,提出了应广开渠道让社会了解需资助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建立多种机制进行宣传与引导,吸引社会多方关注体校资助对象的成长,引入社会公益资金激起社会的公益热情等对策,逐步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其次根据比赛训练的成绩和表现进行资助或奖励.使体育事业能健康有序的持续性发展,取得更好的体育成绩和荣誉,回报社会的公益行动.

    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资助途径

    回顾与展望: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何剑康夏晨阳杨俊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重要契机,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传播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认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推进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探索,从文化创新到理论自觉,推进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探索,是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伟大复兴的应然之策.

    文献回顾时代展望跨文化传播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韩国跆拳道国际推广人才培养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启示

    张长念魏梓萌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韩国跆拳道的国际推广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国际传播人才的匮乏.通过文献查阅、逻辑分析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韩国跆拳道在国际推广人才培养方面的策略和模式,并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进行了对比,找出差距.提出参照跆拳道发展模式,以太极推手为代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方法,着力将其向国际推广.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也基于这一项目,学习韩国跆拳道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思路,并结合中国武术的特点,务实推进,为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服务.

    国际传播推广韩国跆拳道武术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