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学杂志
人民军医出版社
解放军医学杂志

人民军医出版社

月刊

0577-7402

jfjyxzz@sohu.com

010-51927306

100036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解放军医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是总后勤部卫生部主办,本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1964年创刊。陈毅元帅亲笔题写刊名;1994年创刊30周年,江泽民主席题词“依靠科学技术 提高健康水平”;当时的中央军委刘华清、张震副主席等中央及总后领导也分别题词勉励。 本刊主要设“专家论坛”、“专题研究”、“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栏目。重点刊登军队和地方中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学学术性论文。面向国内外发行。先后被确认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被国际重大检索工具中的CA收录;是SCI的被引用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脓毒症性凝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宋景春丁仁彧吕奔梅恒...
    1221-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性凝血病(SIC)是脓毒症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和凝血紊乱,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对SIC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2019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ISTH)颁布了首部SIC诊疗指南,但我国尚无相关规范。因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和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编写了《脓毒症性凝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该共识包括发病机制、分型、实验室评估、诊断和治疗等5个部分,共14条推荐意见,以便指导相应的临床工作。

    脓毒症凝血病免疫血栓血栓炎症表型抗凝

    难治性催乳素瘤的临床应对: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王瑞风叶小珍李建瑞李静...
    1237-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垂体催乳素瘤是常见的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首选药物治疗,主要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大部分催乳素瘤患者对DA反应良好,然而,仍有少数患者对DA表现出抵抗性、耐药性。DA抵抗型难治性催乳素瘤临床少见,但其治疗极其困难,即使是药物治疗联合多次手术和放射治疗,也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因此,规范难治性催乳素瘤的诊疗流程和路径、探索更为有效的多学科协作治疗策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临床针对难治性催乳素瘤常需要综合患者情况,更换其他种类的DA,或考虑手术、放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此过程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文献,系统论述了难治性催乳素瘤的治疗药物、手术及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以期为难治性催乳素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难治性催乳素瘤多巴胺临床治疗

    库欣病的诊治进展

    王岳鹏李冰吕朝晖谷伟军...
    1244-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库欣病是一种由垂体分泌过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严重内分泌疾病,其早期临床表现隐匿,诊断常被延误,与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鉴别是临床诊断的难点之一。联合功能试验可提高库欣病的诊断准确度。目前针对库欣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但仍有1/3的患者术后未缓解或复发,需启动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二线治疗。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了药物治疗在库欣病治疗中的地位。本文对库欣病的经典和新兴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进行讨论,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库欣病治疗现状及前景的了解。

    库欣病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的诊疗策略

    于浩郭孛裴京童慧昕...
    1251-1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垂体疾病,在垂体腺瘤中占比不足2%;临床表现主要为轻中度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其他垂体前叶激素分泌障碍以及垂体肿瘤占位效应引起的相应症状。垂体TSH腺瘤需与原发性甲亢(Graves病)、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TH)相鉴别,误诊可导致肿瘤增长,加重病情。目前,借助于灵敏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针对性的功能试验,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垂体TSH腺瘤,其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在无法手术或手术失败等情况下,可选择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并减少TSH的分泌,从而使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恢复正常。早期识别并给予有效治疗对垂体TSH腺瘤患者意义重大。本文从垂体TSH腺瘤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特点、筛查对象、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随访与评估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垂体TSH腺瘤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甲状腺激素抵抗症甲状腺毒症诊断治疗

    无功能垂体腺瘤的临床管理策略

    徐茜韩香赵静鞠海兵...
    1259-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s)是较常见的颅内鞍区肿瘤,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诊断率明显增高。NFPAs无生化上的激素分泌增多,故可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而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表现为肿块压迫症状,如头痛、视力受损及相关垂体靶腺功能减退症状,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垂体卒中。NFPAs患者垂体功能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和科学管理。NFPAs发生发展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结合染色质结构分析等技术,可能开发出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就NFPAs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临床诊治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临床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无功能垂体腺瘤垂体功能经鼻碟手术放射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重视肢端肥大症的并发症筛查与管理

    沈如飞郑宏庭
    1266-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肢端肥大症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慢性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而及时筛查、早期诊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还能间接反映医院或团队的诊疗水平。临床交流和调研发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师常因受到时间、经济、患者依从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对肢端肥大症的并发症做到全面筛查。本文借鉴国内外多部专家共识和指南,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从肢端肥大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筛查时机、治疗方式、长期监测和严格管理等方面,归纳总结肢端肥大症并发症的筛查与管理要点,强调临床诊治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和个性化,以期全面提高我国肢端肥大症的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肢端肥大症并发症筛查管理

    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术后股骨头早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黄艺轩郭铭滨麦健斌袁鑫玮...
    1272-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术(AFG)后早期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AFG治疗的68例(75髋)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股骨头是否发生塌陷进展将75髋分为稳定组(n=40)与进展组(n=35)。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发病部位、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IC)分型、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前外侧柱硬化带HU值(ⅠSHU)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预测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价值。结果 75髋中,术后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35髋(4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RCO分期、JIC分型和ⅠSHU是AFG术后股骨头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CO ⅢA分期、JIC C2分型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ⅠSHU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RCO分期、JIC分型、ⅠSHU单项及联合预测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敏感度为0。850、0。725、0。800、0。775,特异度为0。486、0。657、0。743、0。914,曲线下面积(AUC)为0。668、0。725、0。811、0。896。结论 ⅠSHU与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存在相关性,ARCO ⅢA分期、JIC C2分型和ⅠSHU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股骨头坏死硬化带异体腓骨植骨术影响因素

    趋化因子配体9对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影响

    王聪张志林李锦秋宋晓...
    1281-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对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影响。方法 筛选和下载GEO数据库中乳腺癌脑转移数据集GSE43837 和GSE12276 及阿尔茨海默病(AD)数据集GSE161199的mRNA,采用limma法和韦恩图筛选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GeneMANIA网站进行蛋白互作和功能预测。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首次就诊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42例,根据认知功能情况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衰退组,分别于放射治疗前1周和放射治疗后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XCL9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GSE43837和GSE12276数据集的DEGs包括PKP1、POLDIP2、SPAG5、ALDOC、PTPRZ1、PKIA、TLCD1、CPE、PMP22和CXCL9,GSE161199数据集的DEGs包括RPS16、CD79A、LYPD3、RPL28、HBG2、RPL23AP7、TRNR、CXCL9等。韦恩图显示,CXCL9为乳腺癌脑转移与AD的共有DEGs,功能富集分析提示CXCL9参与了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免疫系统进程的负调控、血管形态发生的负调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放射治疗前,认知功能衰退和认知功能正常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别占61。9%、38。1%,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3±2。19)分vs。(28。89±1。36)分,P<0。01]。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衰退组患者脑转移瘤数目明显增加,卡氏健康状况量表(KPS)评分、血清CXCL9水平明显降低(P<0。05)。放射治疗后3个月,认知功能衰退和认知功能正常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别占47。6%和52。4%,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6±1。98)分 vs。(28。18±1。08)分,P<0。01);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衰退组患者的血清CXCL9水平明显降低(P=0。003)。与放射治疗前认知功能正常患者比较,放射治疗后认知功能正常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血清CXCL9水平明显降低(P=0。009)。结论 认知功能衰退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血清CXCL9水平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射治疗可能与CXCL9水平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

    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容积调强技术趋化因子配体9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罗凌坚陈薇胡见见
    1289-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手术切除组(n=26,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组(n=28,使用高能量的X射线或粒子束从体外直接照射肿瘤细胞)与近距放射组(n=26,在前列腺内直接放置放射性物质作用于癌细胞)。统计各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格里森评分等一般资料。使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量表评估患者勃起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指数(SDI)量表评估患者性欲水平,男性性功能问卷(MSHQ)评估患者性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各组年龄、BMI、格里森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放射组勃起功能无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勃起功能轻度障碍和中重度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降低(P<0。05);外照射组勃起无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勃起中重度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降低(P<0。05)。近距放射组性幻想、性欲、性频率评分和SDI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外照射组性幻想、性欲、性频率评分和SDI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近距放射组性功能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外照射组性功能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近距放射组SAS、SDS评分均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降低(P<0。05)。结论 在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中,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在保持性功能方面相对更有效,尤其是在勃起功能和性欲方面的表现优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外照射治疗。

    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外照射近距离放射性功能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和血清IL-11、IL-31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郭鑫龙赵志伟庞桂芬杨林瀛...
    1295-1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1(IL-11)、IL-31在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6例ILD患者设为ILD组,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设为CAP组,以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ILD组依据临床诊断分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亚组(n=30)、结缔组织病相关ILD(CTD-ILD)亚组(n=16)。记录各组的一般资料,检测各组RDW-CV和血清IL-11、IL-31水平;ILD组检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OI);分析RDW-CV和血清IL-11、IL-31水平与IL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上述指标在ILD临床诊断及不同类型IL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LD组、CAP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D组的RDW-CV、中性粒细胞(NEUT)绝对值和血清IL-11、IL-3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AP组比较,ILD组RDW-CV和血清IL-11、IL-31水平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LD患者RDW-CV、血清IL-31与OI呈负相关(P<0。05),与AaDO2呈正相关(P<0。05)。RDW-CV和血清IL-11、IL-31单项及联合应用诊断IL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666、0。646、0。854(P<0。05)。血清IL-11鉴别诊断CTD-ILD和IIP的AUC为0。727(95%CI 0。580~0。874),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73。3%(P<0。05)。结论 RDW-CV和血清IL-31在评估ILD病情严重程度中有一定价值;RDW-CV和血清IL-11、IL-31诊断ILD有一定价值;血清IL-11鉴别诊断CTD-ILD与IIP有一定价值。

    间质性肺疾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白细胞介素-11白细胞介素-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