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结构工程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结构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

吕西林

双月刊

1005-0159

021-65984945

200092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1

结构工程师/Journal Structural Engineer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性期刊,以广大土木建筑工程设计科研、施工和结构工程师为主要对象,也是未来的工程师——大学生以及教师的良好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KPM二次开发的结构构件可靠度指标计算

    白洋李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便于与商用结构设计软件对接的结构构件可靠度指标计算框架.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构构件荷载效应关于基本随机变量的偏导数;用矩传播的方法计算构件荷载效应的前两阶矩;依据一次二阶矩法计算结构构件的可靠度指标β.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基于PKPM的二次开发程序,可用于计算RC框架结构梁抗弯和抗剪极限承载能力的平均安全系数和可靠度指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按6度设防设计的结构,在6度地震作用下有少数梁的可靠度指标低于我国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当地震作用为7度时,多数梁的可靠度指标低于标准要求.

    可靠度指标一次二阶矩法PKPM二次开发

    吊杆索力变化对超大跨径悬索桥加劲梁弯矩影响分析

    卢超吴文明王奎苗庭选...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悬索桥经过长期服役后,部分吊杆索力与成桥索力易存在偏差,然而局部吊杆索力变化对整个主梁弯矩的影响不明确.以武汉阳逻大桥为研究对象,对大跨度悬索桥开展了数值分析,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桥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基于验证后的数值模型开展了参数化分析,研究了局部单根和三根吊杆索力10%、15%和20%的负偏差(小于成桥索力)对钢箱梁各梁段最大弯矩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根或三根吊杆索力负偏差与钢箱梁弯矩变化量线性相关;当单根吊杆索力较成桥状态存在20%的负偏差时,钢箱梁弯矩增大40%到97%;当三根吊杆索力较成桥状态同时存在20%的负偏差时,钢箱梁弯矩增大195%到445%.

    大跨度悬索桥吊杆索力偏差钢箱梁弯矩数值仿真

    "站桥合一"工程中地铁车站的墙-柱荷载分配计算

    崔晗高彦斌徐骏刘朝明...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轨道交通"站桥合一"的工程建设中,桥梁荷载在地铁车站结构的侧墙和框架柱上的分配分析是设计计算的一个关键内容.对软土地区"站桥合一"工程中典型的两层双柱三跨矩形框架地铁车站的墙-柱荷载分配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地铁车站墙-柱荷载分配分析的简化力学模型,给出了墙-柱荷载分配系数B(柱荷载与桥梁荷载的比值)的解析解.采用该解析解,可以确定不同的桥台刚度、地铁车站刚度和桥墩间距下,地铁车站的侧墙与框架柱的荷载分配.并通过有限元方法验证了该简化分析法的可靠性.

    站桥合一地铁车站荷载分配有限元方法

    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墩柱弹塑性性能数值分析模型

    王孟欣王靖程叶爱君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OpenSees开源平台,采用基于位移的纤维梁柱单元和零长度单元,建立了考虑钢筋混凝土墩柱塑性弯曲变形和粘结滑移效应的滞回推覆(Pushover)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塑性铰区单元长度对墩柱弹塑性性能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单元长度的合理取值,最后,基于美国PEER结构试验数据库中3个弯曲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悬臂墩的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位移的梁柱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墩柱弹塑性性能时,塑性铰区单元长度对其最大水平抗力和位移延性都有显著的影响;合理单元长度为等效塑性铰长度,而等效塑性铰长度可以采用Priestley等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

    钢筋混凝土墩柱弹塑性性能基于位移的梁柱单元塑性铰区单元长度等效塑性铰长度

    桥面连续结构分离长度对组合梁整体受力特性的影响

    万先军林昱陶宣斌刘安...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组合梁中支点处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分离对大跨度恒载组合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结合一实际工程,采用板壳-实体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中支点处桥面板与钢梁分离及完全结合情况下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区别,以及分离段长度变化对整体结构和中支点附近板件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支点附近一定范围设立分离段对组合梁整体刚度影响较小,但能减弱该处钢-混间连接刚度,有效减小中支点处混凝土上表面拉应力,进而减缓该处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对于60 m跨的组合梁,支点处钢-混分离段长度宜设为单跨跨径的11%左右.

    桥梁工程组合结构桥面连续连接件受力性能合理范围

    不等高双薄壁墩结构参数对连续刚构桥力学行为影响分析

    李杰李梦闯元成方吴伟军...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因地形和地貌原因而使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相邻桥墩高度相差较大的情况,设计常采用不等高双薄壁墩.相比常规双薄壁墩,不等高双薄壁墩结构设计及优化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成果不多.以某不等高、不等厚双薄壁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依托,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改变低墩壁厚和墩间距,针对结构恒载作用、最大悬臂状态稳定及结构自振,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薄壁墩结构参数对连续刚构桥结构力学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恒载作用下,低墩壁厚对主梁根部弯矩影响很小,对跨中弯矩影响相对较大;增大双肢间距可明显降低主跨跨中、根部弯矩.低墩稳定安全系数对壁厚更敏感;墩参数变化不改变失稳模态.随着低墩壁厚和间距增加,结构自振频率增大,壁厚、双肢间距影响结构一阶振动模态,且壁厚对一阶自振影响最显著.分析结论可供不等高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结构设计和优化参考.

    连续刚构桥不等高双薄壁墩力学行为结构参数

    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特征值推定的贝叶斯方法

    蒋利学白雪郑士举王卓琳...
    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弹法、钻芯法和回弹-钻芯修正法是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常用的非破损检测方法,但工程实践中经常发现,用回弹法检测的混凝土强度方差偏小而钻芯法检测的方差偏大.推定现场实测的混凝土强度特征值时,如何取用合理的方差,直接影响推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通过120个既有结构实例的混凝土强度回弹-钻芯修正法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了钻芯法、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均值、方差等统计参数及其分布规律.建议在工程质量符合性评定和既有结构安全性评定中,现场混凝土强度特征值均采用90%的等效保证率,并采用贝叶斯全概率公式计算得到了对应于0.1分位值的评定系数.根据校核区回弹-钻芯混合方差,并结合先验方差计算得到后验方差,建立了回弹-钻芯修正法的强度特征值推定贝叶斯方法,经简化后提出了回弹法和钻芯法的强度特征值推定贝叶斯方法.通过新建工程和既有结构实测数据的验证分析表明,建议的强度特征值推定贝叶斯方法结果合理、准确,克服了现行标准中方差取值误差大、抽样数量不足的缺陷,可在工程质量符合性评定和既有结构安全性评定中采用.

    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特征值非破损检测方差贝叶斯方法

    桩土相互作用对桥轨系统近场脉冲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邬歆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桩土相互作用(PSI)对高速铁路桥梁-无砟轨道系统近场脉冲型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桥轨系统有限元模型,从系统自振特性、系统各层结构及层间关键构件震后残余 位移和震时包络位移三个方面,分析PSI对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PSI会使高速铁路桥梁-无砟轨道系统的自振周期延长;考虑与不考虑PSI,主梁、底座板、轨道板及钢轨各层结构震后残余变形和震时峰值包络变形均存在差异,沿着里程方向,简支梁、连续梁桥上轨道各层结构震后残余变形和震时峰值包络变形交错变化;PSI对扣件、砂浆层、滑动层及侧向挡块等关键构件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对刚度较小的关键构件的影响尤为显著.抗震验算时,应重点关注PSI对桥梁-无砟轨道系统层间关键构件的影响.

    桩土相互作用关键构件桥轨系统地震

    底层自复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许势然李培振何胤龙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以8度(0.2g)设防的地区为例,建立多层多跨的普通框架结构和底层自复位框架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4条地震动,分别以0.07g、0.4g的峰值加速度输入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两个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自复位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与普通框架结构相近,均在规范限值内;罕遇地震作用下,损伤主要集中于底部两层的梁端.底层自复位结构的柱脚损伤小于普通框架结构,其残余位移角小于普通框架结构.

    底层自复位框架结构ABAQUS弹塑性时程分析抗震性能

    宜宾乡镇级密集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及地震信号分析

    任晓崧王泽亚杨健任广震...
    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宜宾建设地震监测台网,布置在地震多发区域的八个台站形成乡镇级密集地震监测台网.与传统强震台阵不同,各台站均包含地面测点和邻近多层学校建筑楼层测点.共获取136次地震诱发的地面及楼层信号共约2 000条,根据信号特点大致分为震中区、近区、远区和超远区四类信号.震中区和近区信号数据量最多,为强地面和楼层加速度数据,其中震中距小于10 km的震中区信号地面及建筑楼层信号共56条.选取了代表性的数据,分析了地面平均反应谱特征,给出了地面加速度峰值随震中距的衰减曲线.还对地面和/或楼层信号峰值相对较小的超远区信号、远区信号作了讨论.

    乡镇密集台网震中区信号近区信号平均反应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