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技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激光技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侯天晋

双月刊

1001-3806

jgjs@sina.com

028-68011091

610041

成都238信箱

激光技术/Journal Laser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及物理类中文核心期刊,属国家级科学技术刊物。本刊紧密跟踪国内外高技术的进展和开拓性新领域的动态,主要报道国内外与激光有关的光学、电子学等领域内不同发展时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元件、新的工程应用中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和有创见的综述性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MM的幅度相位联合编码CVQKD安全性分析

    赵常兰王天一
    295-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离散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性能,采用幅度相移键控(APSK)联合调制格式方法,在接收端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分类算法识别量子态来提升系统的性能.将密钥传输系统分为状态学习和状态预测两个阶段,在状态学习阶段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分类器对已知类别的量子态进行训练,学习不同类别量子态的幅度相位分布情况;在状态预测阶段则采用最小欧氏距离计算出待测量子态属于每个类别的后验概率,从而判定待测量子态的类别,并通过参数估计、反向协调和保密增强生成最终密钥.结果表明,在反向协调和集体攻击下 128-APSK离散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能够有效生成安全密钥,当安全码率为 10-6 bit/symbol时,传输距离可接近 60 km.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离散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系统性能提供了参考.

    量子光学量子密钥分发连续变量幅度相移键控高斯混合模型

    基于图像处理的激光清洗飞机蒙皮特性和机制研究

    孟宇帆张丽君何长涛肖婧...
    303-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激光清洗后的飞机蒙皮图像难以直接观察、分析蒙皮特性与机制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Lab颜色空间的k均值聚类算法和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相结合的漆层宏观图像和微观图像共同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清洗后的图像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将原本的RGB颜色空间转换为Lab颜色空间,并通过k均值聚类的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再将各漆层连接处的电镜图通过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提取边缘信息,然后通过处理后的图像分别进行特性和机制研究,最后将图像处理结果通过热应力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为 6.37 J/cm2 和 1.91 J/cm2 时,飞机蒙皮的面漆和底漆能被激光完全消除.该研究为激光自动除漆提供了参考.

    图像处理激光清洗k均值聚类边缘检测热应力

    基于OCT高危人群糖尿病筛查方法

    何松苏亚姚晓天郝鹏...
    312-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筛查出高危人群中潜在糖尿病患者,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和减少并发症产生,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无创筛查方法.首先将 3 维OCT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众多血糖敏感区域散射系数转变为一个综合指标S,进而归一化得到 0 min~120 min不同时刻的相对量Si(i=0,1,2…,120);然后将健康、轻度糖尿病、重度糖尿病人群在 0 min~120 min不同时刻的血糖归一化经验值;最后通过 8 例临床对照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准确的筛查结果.结果表明,判定阈值 1 为 0.47,阈值 2 为 0.78;将S120 与阈值 1、阈值 2 进行比较,得到 0<S120<0.47 为健康,0.47<S120<0.78 为轻度糖尿病,0.78<S120<1 为重度糖尿病.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对于利用光学无创手段筛查高危人群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用光学生物技术无创血糖检测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糖尿病筛查主成分分析

    1.55 μm激光雷达高原机场下击暴流探测应用研究

    牛向华黄轩朱文会郑佳锋...
    318-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激光雷达在湿下击暴流天气时的风场探测效果和低空风切变识别能力,采用多元资料结合具体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的方法,利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的测风激光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记录,对 2021-05-18的一次湿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下击暴流具有复杂的风场结构,主体到达机场前,首先造成了超过 14 m/s的外流,并与环境风耦合形成逆风切变辐合线,且最强外流区位于辐合线后侧1 km~2 km;下击暴流抵达跑道上空时,造成了地面辐散风场,辐散中心风速远小于外流边缘且垂直气流存在着剧烈变化,下击暴流共持续约 10 min;测风激光雷达对雷暴云内部垂直气流分布、跑道区域下击暴流辐散风场的水平和垂直结构以及地面风场辐合线的形成和演变均有良好的识别效果,交互使用雷达不同探测模式和数据产品有利于机场低空风切变的监测和预警.该研究为激光雷达在下击暴流风切变预报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激光技术测风激光雷达精细结构湿下击暴流低空风切变垂直气流

    偏转激光切向修整凹形面金刚石倒角砂轮的研究

    曹明月陈根余周伟刘宣呈...
    327-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小凹形面金刚石砂轮的激光修整误差,建立激光遮蔽效应和激光斜面分散效应误差模型,分析了激光切向修整凹形面金刚石砂轮的误差来源,提出了偏转激光修整凹形面成形砂轮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探索了修整参数对凹形面砂轮轮廓精度和圆弧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1°~1.5°的偏转角范围内,斜边轮廓修整精度为8 μm;在合适的偏转角度下,圆弧半径误差小于 10 μm;在修整凹弧半径为 0.2 mm和0.5 mm、补偿半径分别为0.03 mm和0.06 mm时,凹弧半径误差分别缩小 0.02 mm和 0.03 mm.偏转激光修整法有效地提高了修整精度,减小了修整误差,为凹形面金刚石修整提供了新思路.

    激光技术偏转激光切向修整激光遮蔽效应斜面分散效应凹形面金刚石砂轮

    随机重频激光制导雷达抗高重频干扰技术

    苏兴德郭泰詹海鸿王涛...
    334-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有效对抗高重频干扰,在分析高重频干扰破坏激光制导雷达信号处理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了随机重频照射激光波形,并利用激光目标指示器、目标和探测器的先验距离、速度特征,提出了基于自适应交叠波门的高重频干扰信号排查和鉴别方法,有效控制了重频干扰对目标捕获环节的影响,形成一套从波形设计到信号处理、目标捕获的端到端的抗高重频干扰解决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场景下,有效捕获目标的时间均低于0.2 s,捕获时间在亚秒量级,与无干扰背景下目标典型捕获时间相当.此技术可有效对抗数十赫兹到 250 kHz的固定/随机重频干扰,有利于提高制导武器对抗重频干扰的能力.

    激光技术抗高重频干扰交叠波门运动特性

    氧化物光学薄膜的压入硬度研究

    马孜李斌童静姚德武...
    34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离子源辅助对不同氧化物薄膜的影响,采用不同的镀膜设备沉积了TiO2、Ta2O5、ZrO2、SiO2 氧化物单层膜,用椭偏仪测量了其折射率和厚度,并用纳米压痕仪测量了不同载荷下材料的杨氏模量和纳米硬度,比较了不同离子源沉积条件下膜层这两个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源辅助能有效增加膜层杨氏模量和压入硬度,TiO2 增加了2 GPa,Ta2O5 增加了 4 GPa,ZrO2 增加了 2 GPa,和膜层的折射率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纳米压痕法也可作为评价离子源轰击能力的一种手段.

    薄膜纳米压痕压入硬度氧化物

    基于光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甲烷检测理论研究

    侯自如王哲飞武永
    345-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甲烷体积分数的高精度检测,采用多层结构激发了具有高品质因素的光子自旋霍尔效应现象.利用非对称的排列方式,将甲烷敏感膜引入结构中,通过敏感膜的折射率变化,实现对甲烷体积分数的检测;研究了气体孔隙率、周期数、金属厚度和敏感膜厚度对光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影响,并采用传输矩阵法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对体积分数为0~3%、折射率变化为1.4364~1.4478 的甲烷气体进行检测,灵敏度为29.6°,最高质量因素和最低检测下限分别为 395 和 0.00012.该传感器结构简单、检测能力强,为光学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传感器技术甲烷体积分数甲烷敏感膜非互易光子自旋霍尔效应

    基于Pockels电光效应的电压方向测量

    钟远聪邓定南罗劲明陈书汉...
    35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在光学电压互感器中电压方向的测量,利用Pockels效应和偏振光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Pockels效应的电压方向测量方法,得到不同方向的电压与出射光偏振态、光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施加的电压值为 100 V时,迎着光观测,透射光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位于空间角度 20°和 110°,再通过λ/4 波片后的光偏振方向位于坐标的二、四象限,可判断透射光是右旋椭圆偏振光,电压方向沿光传播方向;长轴和短轴分别位于角度 130°和 40°的透射光通过λ/4 波片后的光偏振方向位于一、三象限,则透射光是左旋椭圆偏振光,电压方向则沿光传播的相反方向.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可指导设计既能测量电压大小又能判断其方向的光学电压互感器.

    光电子学电压方向Pockels效应椭圆偏振光偏振态

    LPBF增材制造纳米颗粒增强奥氏体不锈钢的进展

    梁泽芬梁泽忠张俊喜张继林...
    357-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增材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因良好的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其工业应用,添加纳米增强相是调控其性能的有效策略之一.综述了纳米颗粒增强LPBF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颗粒对致密度、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强化机理.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孔隙率增加,致密度下降;胞状组织晶粒细化,且具有较低的各向异性;添加了增强相的奥氏体不锈钢在强度显著提高的同时还保持良好的延展性,主要归因于晶粒细化、位错强化、Orowan强化以及载荷传递强化的综合效应.最后展望了LPBF增材制造纳米颗粒增强奥氏体不锈钢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

    激光技术增材制造奥氏体不锈钢致密度微观结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