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技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激光技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侯天晋

双月刊

1001-3806

jgjs@sina.com

028-68011091

610041

成都238信箱

激光技术/Journal Laser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及物理类中文核心期刊,属国家级科学技术刊物。本刊紧密跟踪国内外高技术的进展和开拓性新领域的动态,主要报道国内外与激光有关的光学、电子学等领域内不同发展时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元件、新的工程应用中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和有创见的综述性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维材料/Ⅳ族体材料异质结多光谱光晶体管

    林光杨蔡欣慰李硕汪建元...
    856-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光谱探测在工业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研制集多波段响应于一体的高性能宽谱光电探测器已成为光学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当前宽谱探测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 2维/3维混合维范德华异质结在宽光谱探测器研制的前景;总结了本课题组在2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3维Ⅳ族体材料范德华异质结宽光谱光晶体管研制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其中包括传统的NPN型、PNP型光晶体管以及基于肖特基结集电极的新型光晶体管,并对这些混合维光晶体管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探测器光晶体管范德华异质结多光谱探测2维材料Ⅳ族材料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MoS2光电探测器研究

    程佳宝唐大秀谢颖顾辰杰...
    867-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2维MoS2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响应速度和响应光谱范围,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向MoS2块体中插入四庚基阳离子,采用超声辅助剥离工艺获得了高质量的多层MoS2纳米片,并通过旋涂方法制备MoS2光电探测器,在MoS2纳米片上修饰具有双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金纳米棒(Au NRs)来增强入射光与光吸收层的相互作用,提升其光电探测性能与宽光谱响应能力.结果表明,MoS2/Au NRs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从2.4×10-3 A/W提高到0.484 A/W,响应时间从50 ms提升到20 ms.上述工作对于简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流程,优化新型光电探测器的结构,扩展探测器的可探测光谱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探测器2维材料电化学剥离金纳米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2维材料中极化激元激光的研究进展

    张睿洋保文睿杜静王卫...
    876-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化激元激光是一种新型激光,以半导体中激子-极化激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相干性实现超低阈值激光.不同于传统3维有机无机材料,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与2维钙钛矿以其高激子结合能、高振子强度、直接带隙、范德华特性、谷极化特性,有利于实现激子与腔模式的强耦合以及激子-极化激元的BEC,在极化激元激光的进一步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 2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激光的原理和进展,分别从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2维钙钛矿的特性出发,重点综述了其中激子与腔模式的强耦合,极化激元的相干性的调控以及BEC的实现,并对2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激光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激光技术极化激元激光强耦合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2维钙钛矿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半导体光电材料B2S3在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性质研究

    依力亚斯·阿不都尔依木陈长城高林淞云雄飞...
    884-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对电极材料具有合适的结构、电子和机械性能的要求,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具有动态、机械和热稳定性B2S3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潜在应用.结果表明,作为阳极材料,B2S3单层具有合适的存储容量(Li:227.2 mAh/g;Na:340.8 mAh/g)、超低扩散势垒(Li:0.23 eV;Na:0.14 eV)和低平均开路电压(Li:0.515 eV;Na:0.162 eV),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小的晶格变化(Li:2.5%;Na:2.1%);在不同浓度的锂/钠离子吸附下,B2S3单层的金属特性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池运行稳定性,表明B2S3半导体光电材料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锂/钠离子电池阳极候选材料.B2S3单层的优异特性可促使进一步探索其作为锂/钠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应用.

    材料锂/钠离子电池第一性原理B2S3

    激光熔覆Ti3V2Nb基轻质高熵合金涂层耐磨性能的研究

    陈月明肖华强林波莫太骞...
    891-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具有合适微观结构和优异性能的轻质高熵合金(LHEA),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基体上制备了不同Al、Ni物质的量比的Ti3V2NbAlxNiy LHEA,对其微观结构及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添加微量MoB陶瓷颗粒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3V2NbAl0.5Ni0.5、Ti3V2NbAl0.5、Ti3V2NbNi0.5涂层的物相由单一体心立方晶体(BCC)组成,而Ti3V2NbAl0.5Ni0.5/MoB涂层则形成了第2相A15相;相对基体的硬度,4种涂层的硬度均有提升;4种涂层的磨损形式主要为黏着磨损,磨痕内分布有黏着层与少量氧化层,此外也在磨痕内观察到轻微的磨粒磨损产生的犁沟特征,相对于基体的磨损率均有较大降低,其中Ti3V2NbAl0.5Ni0.5/MoB涂层的磨损率降低了 51.1%.所制备的LHEA耐磨性好,可作为航空航天、国防设备制造等领域中TC4零件的保护性涂层.

    激光技术轻质高熵合金激光熔覆固溶强化硬度耐磨性

    吊舱式一体化灯抽运固体激光器高效脉冲电源的设计

    赖厚川邹加壮阳佳峰王率军...
    900-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机载脉冲激光介质高效抽运电源的小型轻量化,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套为吊舱式灯抽运固体激光器脉冲氙灯提供抽运能量的高效脉冲电源系统.对氙灯放电特性及器件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了氙灯放电主回路关键器件参数,试制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联调实验.结果表明,电源系统总质量约为48 kg,电容充电时间为3.76 s,氙灯放电峰值电流为3.6 kA,电流脉宽为1.06 ms;实际测试数据与理论数据基本一致,脉冲电源系统放电回路参数设计合理.该关键技术具有可行性,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方法后,脉冲电源系统体积重量能满足特殊设备的使用需求.

    激光技术脉冲电源一体化结构脉冲氙灯放电特性

    基于四波横向剪切干涉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

    董正琼黄贤文徐仁祝仁龙...
    906-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四波横向剪切干涉测量系统中特定分光器件存在的加工难度高、光谱适用范围受限等问题,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替代分光光栅将入射光分为4束横向剪切相干子波,通过灵活调整光栅的折射率来调制子波衍射效率以适应照明光源,再根据子波两两干涉效应重建出反映样品折射率和高度信息的光程差分布,即可实现宽光谱大尺寸范围内的表面形貌精确测量;结合傅里叶变换法研究了入射光不同波长对光程差重建精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搭建了 1套适用于可见光至近红外的宽光谱四波横向剪切干涉测量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石英标准样件刻蚀深度的测量结果为209.39 nm±1.72 nm,与其标称值210.83 nm±2.39 nm和白光干涉仪测量值212.92 nm±1.35 nm基本保持一致,验证了所提表面形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可为四波横向剪切干涉技术在表面形貌测量领域的扩展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测量与计量表面形貌测量四波横向剪切干涉空间光调制器光程差重建

    基于CBDC优化超声辅助水下激光切割单晶硅的工艺

    周嘉周辽欧阳励焦辉...
    913-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超声辅助水下纳秒激光切割工艺进行快速的优化,通过分析空化气泡动力学特性(CBDC)对工艺效果的影响,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正交试验和高速摄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超声辅助水下激光切割工艺的优化参数,并验证了 CBDC是影响切割工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气泡对激光束的干扰程度增加,切槽深度降低速度增加;随着切槽深宽比的增加,空化气泡脉动冲击对切槽底部产生的等效应力越大;当超声功率Pu=65 W、水层厚度hw=1 mm、激光脉冲频率fq=20 kHz、激光扫描速率v=1 mm/s时,可以获得最大深宽比约为1.71,槽宽约为99.88 µm,槽深约为170.18 µm,热影响区大小约为31.71 μm,微裂纹长度约为33.42 μm,此时空化气泡周期较短(约为100μs~160μs).该研究可为多能场水下激光复合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

    激光技术超声辅助水下激光切割空化气泡工艺优化

    基于目标检测的VOC泄漏区域识别技术研究

    杨承霖陈海永岳学智李华曜...
    92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红外气体成像仪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泄漏识别中存在的误识别率高、漏检率高、算法执行效率低以及模型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特征增强的VOC泄漏区识别方法.采用视频序列投影变化率统计的方法确定视频稳定性判定阈值,提取稳定状态下运动背景和运动前景;采用优化线性拉伸的方法对运动前景进行特征增强和异常值过滤;将运动前景与原始帧进行图像融合,并利用目标检测算法进行VOC泄漏区域识别;通过模型预训练和迁移学习的方法,以烟雾数据集和少量VOC泄漏数据集进行了识别模型训练,并将模型迁移至RK3588S嵌入式开发板上进行了执行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交并比为0.5的情况下,平均精度均值为0.88;交并比在0.5~0.95范围内,平均精度均值为0.51,单帧平均识别时间为49 ms,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识别效率,能够满足实时监测需求.本文中的算法能够保持稳定的模型性能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为VOC泄漏识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图像处理泄漏区域识别目标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红外气体成像仪

    《激光技术》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