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汉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汉论坛
江汉论坛

曾成贵

月刊

1003-854X

jhltzbs@163.com

027-86789435

430077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

江汉论坛/Journal Jianghan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抒情的现代启蒙与困境——对五四新诗的再思考

    金莉莉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前后,"儿童"概念所内含的现代性特征引起了作家的普遍关注,作为重要意象被迅速纳入到从白话诗到新诗的变革体系中,成为诗歌建构现代美学品格的重要元素.在五四文坛的话语实践中,"儿童"与民间、韵律和白话的天然联系不仅为新诗的现代表达提供了资源借鉴,其蕴含的启蒙新质也为"人"和"新人"主题展示了新的价值可能.以"儿童"为载体,五四新诗对如何"为人生"、创作出"真的文学"有过不断调整和形式探索,其贡献与局限深刻折射出新诗诞生初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百年诗歌研究不能忽视的另一个侧面.

    五四新诗儿童启蒙抒情

    活态与传承:现代艺术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融与创新

    黄山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艺术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融与创新不仅能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活力、拓展传承渠道以及增强文化认同感,还可以丰富艺术设计内涵、推动艺术创新以及增进跨学科交流和跨学科融合发展.现代艺术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文化素材与灵感源泉,现代艺术设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在现代艺术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与创新的过程中,应遵循活态传承的理念;秉持真实性、创新性、功能性原则;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文化元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文化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建立现代艺术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与创新的机制,以实现现代艺术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与创新的效果,促进艺术设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文化传承

    历史上的市场经济:中国经济近代化/现代化历程的出发点

    李伯重
    100-104页

    明代族谱对"一本万殊""民胞物与"的诠释——兼及中西文化比较

    常建华
    104-108页

    晚清财政与国际接轨的路径和范式

    陈锋
    108-113页

    论法治思维的公民权利质量保障

    任瑞兴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民权利质量保障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法治思维与公民权利质量之间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这决定了法治思维在公民权利质量保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公民权利质量保障的主要问题是公民权利的构成性质量、调适性质量和意义质量均有待改进和提升.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公民的主体性意识和权利行使能力不强,国家权力在保障公民权利中的功能发挥有待强化以及公民权利行使的制度供给有限,这些原因均与法治主体的法治思维能力不足有关.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强化法治思维中的公民权利质量保障,由此所形成的公民权利意义样态表征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之境.

    法治思维公民权利质量权利思维主体性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任制度研究

    文新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的新型国家出资公司模式,新《公司法》设专章"国家出资公司"首次对此类公司进行了立法规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具有出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完善公司独立董事选任制度,是确保公司治理制度发挥实效、保护异质性出资人利益、实现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理性需求.确保多元出资主体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正当权利,应在提名、选任独立董事时明确保护非国有出资人提名权、设立非国有独立董事席位保留保障机制、明晰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建立独立董事选任履职衔接中的独立性保障机制,在兼顾异质性股东出资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独立董事监督职能.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任机制独立性异质性股东

    司法财物省级统管适应性变革:路径展开与效能检视

    杨中艳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财物省级统管是适应司法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在大一统的政策制度背景下,中央的改革要求、地方经济社会以及司法发展现状共同塑造着各地省级统管的框架与路径选择.司法财物省级统管在适用中有着特定的适用场域和运用空间,以区域渐进式推动的路径展开,回应制度要求,新的司法财物管理体制正逐步形成.在司法权与司法行政事务权分离改革目标的统一要求下,各地改革路径在整体上既有结构相似性又有改革发展阶段的时序差异性,司法财物统管改革成效的区域性、多元性和多样性特性明显,改革举措的差异化现象也较为突出,其发展与完善需要在制度规范与实践经验有效融合的基础上,实现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互促互进.

    司法财物省级统管适应性变革效能检视

    组织制度规范的张力与调适对政社合作有效性的影响

    谢舜吕翠丽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社合作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政社合作的有效性对于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以G省H市政府与商(协)会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为例探讨政社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制度规范张力会影响政社合作的有效性,这种制度规范张力具体表现为政府文牍主义与社会组织务实主义、政府制式化运行与社会组织非标准化运行、政府执行力欠佳与社会组织追求高执行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是政社组织结构的差异、政社注意力分配的差异和政社地位的差异.从组织作风、组织运行结构、组织执行力三个方面对组织制度规范进行调适,使政社制度规范从矛盾、冲突向统一、协调转变,从而缓解政社制度规范张力,改变政社合作的情境,可以提升政社合作的有效性.这样就不仅从一个较为微观的视角解开了影响政社合作有效性的密码,还对调适性结构理论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拓展.

    现代社会治理政社合作组织制度规范调适性结构理论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结构-行动"特征

    陈艾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结构-行动"视角下,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要素结构呈现主体从二元到多元的变迁,其间贯穿着规则的多样化以及强调地区社会文化资源的应用;区域结构是村社共同体、区域共同体、国家共同体三个圈层构成的同心圆,其中村社共同体建设是基础,公共性拓展是联结村社共同体到国家共同体的主轴.结构特征型塑出政府引领、强化联结以及内外融合、资源转换的行动路径,在集体行动中,资源更多地由"公"转化为"共"和"私".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特征昭示着政府引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地区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建构行动者网络,并注重使用新的治理技术.

    社会治理共同体民族地区结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