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园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园艺
江西省经济作物局 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
现代园艺

江西省经济作物局 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

陈宜

半月刊

1006-4958

xdyy008@126.com jxyy008@tom.com

0795-7831008

331213

江西省樟树市双金

现代园艺/Journal Modern Hort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省唯一的园艺实用科技期刊,主要以传播先进实用的果树、蔬菜、花卉、西甜瓜等良种良法为主。始终贯彻“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田间载培技术”为宗旨,以其学术的权威权,时效性和一贯取信于民、讲求实效的作风在国内园艺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将书香校园融入"环境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余瑛陈娟王玮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书香校园代表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础,结合环境设计相关课程,旨在通过专业课程的实施,探讨各大高校书香校园建设的路径.建立书香校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和人文素养,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校园文化土壤,以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初衷.

    文化自信书香校园环境设计课程建设

    "园林植物栽培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与实践

    许瑾陈佳妮刘翔韩建秋...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为例,基于校企合作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实践过程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考核形式和教学效果.其中,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100%的同学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表示满意,90.23%的同学认为企业教师授课的效果好,100%的同学希望学校能够开设更多的校企合作课程.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反思和分析,提出了在该课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注重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继续挖掘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旨在持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成效,建设一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园林植物栽培学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校企合作

    基于产教融合培养"四有"人才"西瓜甜瓜栽培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

    王超楠杜崇王惠林胡亮亮...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瓜甜瓜栽培学"课程作为园艺专业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在已往人才培养过程、课程学习阶段与成果表现中存在学习习惯欠佳、学习主动意识不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等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内容庞杂、抽象和繁琐,且重知识传递、轻实际应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从学情、专业发展角度出发,通过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以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思维为培养目标,开展"线上线下+翻转课堂+课内课外"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联合教师以"四重"(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重创新)西瓜甜瓜栽培课程体系,培养"四有"(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有创新)三农人才,创建有意义的学习教学模式.借助多元多样化评价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基础学生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建立"基础课-核心课"知识体系,建立西瓜甜瓜栽培认知结构网络,使课程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不但能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符合新时期背景下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兼具普适性和推广性,可推动新三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为其他本科院校相关课程改革途径提供参考.

    产教融合西瓜甜瓜栽培学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

    公众参与视角下广州绿化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现状调查

    潘昊祺孙幸阳孙启航许艺蓝...
    170-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化废弃物"是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基于"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发展规划的背景,实现公众参与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从"公众参与"的视角,调研广州市荔湾区石围塘街道的绿化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现状.结果表明,公众对绿化废弃物的认知是实施公众参与的关键条件;缺乏单独的分类体系、设施配套不完善是公众难以高度参与绿化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主要客观因素.藉此为广州绿化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提出完善分类体系、增加配套设施、注重人才培养、增加奖励机制以及加强新媒体的交互与宣传功能等优化策略.

    绿化废弃物分类投放资源化利用公众参与循环经济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行评估与特征研究

    金佳佳郭超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行受到推崇,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互动的宝贵遗存,对教育、科技等众多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从浙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的角度进行现状分析与总结,并结合当下素质教育兼容发展的研学旅行模式,阐述两者结合与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为探究多元化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行模式提供新思路.

    资源利用研学旅行农业文化遗产特征

    "园林工程硬质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张艺尧
    177-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践行"三全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由之路.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园林专业教学目标.本研究梳理了"园林工程硬质材料"课程思政改革中,思政元素挖掘、思政体现设计架构,其中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的教学实施,详细列举了课程前七章的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映射点及育人成效,并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思政教学效果较理想,提升了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及生态文明意识,促进了职业院校学生知识、技能、素养教育的有效融合.

    课程思政园林工程思政元素硬质材料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种子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汪秀志郭晓红殷大伟苗兴芬...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快速发展,但大学生对该方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结合"种子学",利用"超星"系统,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实验等环节,建立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方式,此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适当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混合式教学种子学教学案例超星平台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刘杭殷佳慧宁崴李翠兰...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农科"大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符合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土壤肥料学"课程改革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三农"情怀、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充实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结合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等一系列措施,将专业知识与立德树人有机衔接,培养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在"新农科"背景下,采用文献法对新农科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探究,以提高学生的"三农"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新农科背景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改革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保障措施综合应用

    王铮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更新的全面推进和广大民众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在国土空间规划及改善生态环境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绿化种植技术保障措施,可以在非正常种植季节创造出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不仅扩展了城市绿色空间,还可以提高生态效益.但是非正常种植期种植成活率不太理想已成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保障措施的技术要点与原理,以期此项施工技术能更好地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发展.

    园林绿化技术保障措施植物成活率

    "双高"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研改革困境与策略

    周徐子鑫黄郑涛李璟
    188-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而"双高计划"在高职院校中的落实和推进为包括园林在内的众多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高职院校的园林专业对自身发展的界定模糊,难以形成鲜明的本土特色,因此思考和提出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的革新方向和策略已是当务之急.本研究解析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论点和当下新兴产业技术,提出了围绕"元景+"核心概念的高职园林专业的转型升级策略,为"双高"院校建设战略下的高职园林专业深化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高职教育园林职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