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后继发临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吴超田松瑶袁小龙董宜斌...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继发临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2 月~2021 年 3 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因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患者 183 例,随访1 年后,发生继发临近椎体骨折者纳入骨折组(n=78),其余纳入标准组(n=105),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骨密度T值、伤椎部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注入方式),术后 6 个月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指标[伤椎前缘高度、骨水泥是否渗漏、椎体压缩程度、腰背功能评分(ODI)、Cobb角等]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影响PKP后继发临近椎体骨折的单因素,将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PKP后继发临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伤椎部位、骨水泥注入方式、椎体节段、ODI均不是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继发临近椎体骨折的单因素,骨折组与标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密度T值、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ODI和Cobb角均是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继发临近椎体骨折的单因素,骨折组与标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DI、Cobb角不是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继发临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T值、骨水泥注入量与骨水泥渗漏均是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继发临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密度T值、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均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后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产生独立影响,建议患者在围术期及康复期间增补钙剂与维生素D,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应合理选择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加强随访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以达到减少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的目的.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继发临近椎体骨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空间分布肺气肿急性加重期常规治疗预后评价

    付道芳文艳梅邓正旭陈红...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空间分布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选择 2015年10 月~2017 年 2 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69 例,根据HRCT结果分为上叶为主肺气肿组 33 例,下叶为主肺气肿组 36 例,收集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的CAT量表测量评分、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血气分析、肺功能、住院天数,并随访再次住院间隔时间、1 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T、mMRC评分、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 1 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叶为主肺气肿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上叶为主肺气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下叶为主肺气肿患者再次住院间隔时间与上叶为主肺气肿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长期随访,发现下叶为主肺气肿患者 1 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显著高于上叶为主肺气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加重期,下叶为主的肺气肿患者较上叶为主肺气肿患者对常规治疗反应无显著差异,但住院时间更短,急性加重频率更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不同空间分布急性加重期常规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

    祝长华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年4 月~2022 年4 月福建省立医院(北院)收治的62 例患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年长者为研究对象,分成LC组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各 31 例;LC组行LC治疗,OC组行O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征、血糖、肝功能、炎性反应.结果:手术指征比较:LC 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较 OC 组皆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糖比较:LC组术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 h PBG)与OC组比较,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功能比较:LC组白蛋白(ALB)较OC组更高,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较OC组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炎性反应比较:LC 组内皮素(ET)、淀粉样蛋白(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较OC组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C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治疗中手术效果优于OC,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肝功能损伤及炎性反应水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糖尿病

    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牙的疗效

    於俊任伟陈月鹏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牙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2021 年 1 月 96 例隐裂牙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分级、咀嚼效率、牙齿咬合力、龈沟炎症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观察组中度疼痛率(43.75%)、重度疼痛率(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6.25%、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效率、牙齿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龈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有效提高隐裂牙患者咀嚼效率以及牙齿咬合力,减轻龈沟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

    显微镜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牙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早期个体化肺康复治疗在有创机械通气COPD中的应用效果

    梁惠燕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肺康复治疗在有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1 年英德市人民医院ICU内开展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早期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不开展肺康复治疗,早期治疗组开展早期个体化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ICU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住ICU时间、出入ICU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结果.结果:两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 ICU 时 APACHEⅡ评分、mMRC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ICU时早期治疗组APACHEⅡ评分、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个体化肺康复治疗在有创机械通气 COPD 患者中应用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提升首次撤机成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有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肺康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及意义

    罗焕林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 60 例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以患儿的肾损伤情况为依据,将 27 例患儿纳为肾损伤组,33 例患儿纳为无肾损伤组,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 20 例健康儿童纳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儿童在不同时期血清IL-6、IL-8与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的IL-6 水平、IL-8 水平与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急性期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IL-6水平、IL-8水平与TNF-α水平均高于恢复期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组患儿的IL-6、IL-8与TNF-α水平均高于无肾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肾损伤组患儿的IL-6、IL-8与TNF-α水平均高于无肾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在不同时期下的血清IL-6、IL-8与TNF-α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差异,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患儿血清IL-6、IL-8与TNF-α变化情况,对患儿做出更加精准的病情评估判断.

    过敏性紫癜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

    高龄心力衰竭患者伴发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

    吴倩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龄心力衰竭(HF)患者伴发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1 年 12 年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HF患者 73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负性情绪情况,将伴发负性情绪的高龄HF患者纳入负性情绪组,将未伴发负性情绪的高龄HF患者纳入无负性情绪组.采用医院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并比较,找出可能影响高龄HF患者伴发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73 例高龄HF患者 36 例伴发负性情绪,发生率为 49.32%.两组文化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心功能分级高、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社会支持度低是影响高龄HF患者伴发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HF患者多伴有负性情绪,可能受文化程度低、NYHA心功能分级高、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社会支持度低危险因素影响.

    心力衰竭高龄负性情绪危险因素

    老年糖尿病降糖药物滥用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构建

    王欣欣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降糖药物滥用情况调查及有关影响因素的Logisitc模型分析结果.方法:选取 2018 年10 月~2020 年 10 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 523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降糖药物滥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建立Logisitc模型,采用似然比χ2、Wald χ2、拟合优度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及其评估价值.结果:523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滥用率为 6.30%(33/523);年龄、BMI、患病时间、文化程度、支付方式、自我管理行为、疾病认知、自我效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滥用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病时间、文化程度、支付方式、自我管理行为、疾病认知、自我效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滥用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似然比χ2 检验模型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 检验模型构建有效,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OC曲线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老年糖尿病降糖药物滥用风险的AUC为 0.945,95%CI 为 0.895~0.994,敏感度为84.85%,特异度为94.29%.结论:老年糖尿病降糖药物滥用率为6.30%,影响因素涉及文化程度、患病时间、支付方式等,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可为临床防治降糖药物滥用提供有利依据.

    糖尿病老年降糖药物滥用情况影响因素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盐酸阿比朵尔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对比

    郑鹏黄金平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盐酸阿比朵尔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仁康医院儿科 2020 年 12 月~2021 年 11 月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83 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阿比朵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退热、憋喘)、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指标水平[肺表面活性蛋白(SP-D)、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憋喘改善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改善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改善血清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盐酸阿比朵尔.

    重组人干扰素α1b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盐酸阿比朵尔

    无创呼吸机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吸入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

    杜水英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配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60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另结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呼吸系统顺应性、氧化应激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比较分别为 93.33%、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系统顺应性、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反应元件(ARE)蛋白表达含量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脂联素(A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配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提高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无创呼吸机乙酰半胱氨酸急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