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胃息肉患者消化内镜电切术围术期IL-6、IL-9、IL-17变化及预测价值

    杨桢徐麟园苗晨晨
    2985-2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胃息肉(GP)患者消化内镜电切术围术期白细胞介素(IL)-6、IL-9、IL-17 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300 例GP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50 例.观察组接受消化内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IL-6、IL-9、IL-17、Th1、Th2、Th1/Th2 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首次排便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d、3 d 观察组血清IL-6、IL-9、IL-17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3 d 观察组血清Th2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h1、Th1/Th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经消化内镜电切术治疗能进一步优化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提升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同时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更小,另外IL-6、IL-9、IL-17 水平变化可反映机体炎性损伤程度,三项联合检测可预测手术创伤对机体造成的炎性损伤程度,行消化内镜电切术的患者围术期水平变化幅度较小,提示该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炎性损伤程度较轻微.

    消化内镜电切术开腹胃息肉并发症

    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参数的影响

    张忠茂杨爱兰杨超
    2988-2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Ⅱ-RF)患者通过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价值及对血气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伴Ⅱ-RF患者 100 例,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50 例)和对照组(50 例).对照组施行经鼻导管低流量通气治疗,试验组施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通气功能、运动耐量、呼吸困难程度和血气参数等.结果:试验组经家庭无创通气治疗后的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两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指标和6 min步行试验(6MWT)值升高,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RC)得分降低,且试验组FEV1、PEF指标和 6MWT值高于对照组,mMRC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降低,且试验组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指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伴Ⅱ-RF疾病的治疗中,家庭无创通气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其血气参数,提高运动耐力,并促进通气功能恢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气参数家庭无创通气Ⅱ型呼吸衰竭

    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炎性指标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胥亚孙杨
    2991-2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脓毒血症(SS)患者炎性指标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2 年 1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 186 例的SS患者为例,结合患者预后程度分为两组,存活组(n=150,为存活患者)、死亡组(n=36,为死亡患者),在患者入院的第 1、3、7 天检测患者炎性指标水平、凝血功能水平,并探讨两组炎性指标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入院第 1 天,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比(P<0.05),第3、5、7 天,两组APTT、PT水平有所上升,且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 天,两组血清IL-10、TNF-α水平有所上升,且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7 天,两组血清IL-10、TNF-α水平有所下降,且存活组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第 1 天、3 天、5 天、7 天与死亡组第 1 天、3天 PT、APTT与IL-10、TNF-α均具有较好的关系,相关系数≥0.60;但死亡组第 5、7 天 PT、APTT与IL-10、TNF-α相关性不明显,且部分时间点检测相关系数为负数.结论:SS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炎性反应状态存在一定相关性,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炎性反应状态可为患者临床病情状况及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重症脓毒血症炎性指标凝血功能相关性

    宫颈锥切术对足月妊娠初产妇产程的影响

    周彩云
    2993-2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宫颈锥切术对足月妊娠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 年1 月~2023 年4 月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以 78 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为试验组,以同期未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 100 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为对照组.对不同类型对象的产程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对宫颈锥切术与足月妊娠初产妇产程时间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年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5 岁对象中,试验组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5 岁对象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术至妊娠时间≤12 个月、宫颈锥切术至妊娠时间>12 且≤24 个月、宫颈锥切术至妊娠时间>24 个月对象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术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之间无相关性(P>0.05).宫颈锥切术至妊娠时间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以及宫颈锥切术实施后至产妇分娩时间间隔与足月妊娠初产妇的产程时间之间并无相关性,但宫颈锥切术会缩短≤35 岁足月妊娠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对 35 岁以上足月妊娠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则无影响.

    初产妇足月妊娠宫颈锥切术产程时间一般情况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吴美璇胡泽林贾圆露梅佳...
    2997-3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查找建库~2023 年 3 月关于Hp感染的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完成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以RevMan5.4 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 篇,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是否长期食用腌制食品OR=4.10(95%CI 2.62~6.41)、家庭成员是否感染Hp OR=3.49(95%CI 1.89~6.43)、吸烟OR=3.29(95%CI 2.26~4.80)、是否长期食用辛辣食品OR=2.72(95%CI 1.51~4.91)、饮酒OR=2.46(95%CI 1.62~3.73)、男性OR=1.25(95%CI 1.16~1.36)、文化程度OR=1.07(95%CI 0.92~1.23)、年龄OR=1.04(95%CI 0.87~1.25).结论:年龄大、男性、吸烟、饮酒、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及辛辣食品、文化程度低和家庭成员感染Hp为HP感染的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影响因素Meta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价值及超声特征

    丁莉莉沈玉琴高薇史瑞仙...
    3001-3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线索及超声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6 年12 月~2022 年12 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孕妇,分析应用二维超声、高分辨率血流成像、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诊断为肺静脉异位引流的病例,总结超声诊断线索、超声表现及合并异常.结果:肺静脉引流共 46 例.其中,完全型 32 例,部分型 14 例;心上型26 例,心内型 15 例,心下型 5 例.完全型与部分型中的心上型、心内型、心下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 例胎儿中,38 例合并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单心房(室)及左心发育不良、房室间隔缺损、右心室双出口、右(左)侧异构、永存左上腔静脉、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法洛四联征.在灰阶及普通彩色多普勒(CW)模式下,图像显示清晰、较清晰共 29 例,显示欠清晰 17 例;在灰阶及CW模式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血流成像(HD Flow)及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后,图像显示清晰、较清晰共 44 例,显示欠清晰 2 例,后者较前者显示清晰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灰阶超市结合高分辨率血流成像及STIC技术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胎儿肺静脉引流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高分辨率血流成像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降钙素配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后止痛的效果

    谭伟张叶松刘进炼凡桂勇...
    3003-3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配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后止痛的效果.方法:选取 68 例老年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 34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降钙素治疗,联合组给予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微创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疼痛视觉评分、疼痛控制量表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及优良率.结果:治疗 1 周和 1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数较治疗前都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 VA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量表的评分都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在随访 6 个月、12 个月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对疼痛的控制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降钙素配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缓解其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优良率.

    降钙素微创手术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3D与2D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比较

    龙飞虎刘继先
    3006-3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 3D与 2D成像系统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VATS)中治疗早期肺癌中的疗效.方法:2020~2021 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3D导航下单孔VATS患者230 例,其中使用3D成像系统单孔VATS 135 例,2D成像系统单孔VATS 95 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统计学方法比较 3D及 2D两种不同显像方式对单孔VATS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数据.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肿瘤复发或死亡,在两组间进行 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3D与 2D组各 95 例患者成功匹配并入组,匹配后组间人口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3D组与 2D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中淋巴结活检数目、切除的结节个数、术后引管放置天数、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分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VATS与 2D VATS治疗早期肺癌是安全可行的.

    VATS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肺癌

    复杂性尿路感染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影响因素

    罗时成
    3009-3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S)的影响因素.方法:以 2018 年 3 月~2022年 10 月接受治疗的 145 例cUT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患者分为MDROS组(n=82)和非MDROS(n=6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DROS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住院时间(OR=1.831,95%CI 1.445~2.320)、抗菌药物种类≥2 种(OR=72.492,95%CI 6.548~802.561)、入住ICU(OR=4.651,95%CI 1.713~12.632)是MDROS发生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 d(OR=4.651,95%CI 0.009~0.987)是MDROS发生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5 例 cUTI 共分离出 98 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可达57.13%.对大肠埃希菌药敏实验进一步研究发现,阿米卡星敏感性显著优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且其有效率比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结论: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住ICU率均是cUTI患者发生MDROS的相关因素,且MDROS感染中产大肠埃希菌感染率最高.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显著优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也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cUTI中显著于喹诺酮类抗生素.

    复杂性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相关因素

    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田聪
    3012-3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增生结节(DN)和小肝癌中(SHCC)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或病理确诊为DN患者 102 例(DN组),SHCC患者 78 例(SHCC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维超声和CT三期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DN、SHCC的检出情况和诊断价值;比较DN组和SHCC组CT三期增强扫描定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灌注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和CT三期增强特点.结果:180 例肝硬化合并病灶性占位患者,经二维超声检查,DN 72 例,SHCC 59 例,经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DN 91 例,SHCC 72 例;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DN、S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CC组BF、BV、HAF、HAP,均高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和SHCC组在CT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硬化DN和SHCC的鉴别中具较高应用价值,CT三期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可一定程度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CT三期增强扫描肝硬化增生结节小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