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下电切割术、刮宫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价值

    王媚
    1597-1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下电切割术联合刮宫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割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刮宫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免疫功能指标(IgG、IgM、IgA)以及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术后随访 1 年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复发率较低、妊娠率较高,术后随访 1 年复发率较低,观察组术后 3 d与对照组术后 3 d比较IgG、IgM、IgA水平较高,治疗后 6个月FSH降低,L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宫腔镜下电切割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围术期指标较为突出,能够有效促进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以及FSH、LH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随访 1 年复发率较低.

    宫腔镜下电切割术刮宫术子宫内膜息肉免疫功能指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

    咽鼓管吹张辅助治疗气压创伤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贾岩峰王营张涛杨相立...
    1600-1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Politzer法咽鼓管吹张辅助治疗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天津市人民医院2019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经门诊诊断为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患者 120 例(156 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Politzer法辅助行咽鼓管吹张,隔日 1 次,连续 5 次;比较两组患者纯音测听及阻抗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气导听阈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9,P=0.691);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3,P<0.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气骨导差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0,P=0.590);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5.333,P<0.001).对照组和观察组静态声顺值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9,P=0.720);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2,P=0.848).对照组和观察组外耳道容积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0,P=0.660);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323,P=0.747).对照组和观察组峰压点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6,P=0.730);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8,P=0.032),峰压点右移.对照组和观察组鼓室图型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8,P=0.441);治疗后两组鼓室图型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7,P=0.007).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9,P=0.037).结论:Politzer法辅助行咽鼓管吹张可使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患者气导听阈得以改善及气骨导差值缩小,使得声阻抗的峰压点右移,简便易行,无创伤,疗效可靠.

    气压创伤性中耳炎咽鼓管吹张纯音测听声阻抗中耳损伤

    有氧抗阻力运动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

    柳映红
    1603-1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有氧抗阻力运动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九江市都昌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0 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饮食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联合有氧抗阻力.比较组间临床疗效、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空腹、餐后 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个月、2 个月及 3 个月时,组间空腹、餐后 2 h血糖均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抗阻力运动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GDM,可改善患者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益于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有氧抗阻力运动穴位按摩临床疗效血糖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3D打印技术辅助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时期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武春雷王平王昊胡文...
    1606-1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 3D打印技术辅助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时期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83 医院于2020 年10 月~2022 年10 月收治的80 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时期分为新鲜骨折组(n=40)和陈旧骨折组(n=40),均给予 3D打印技术辅助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伤椎手术前后高度、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新鲜骨折组伤椎前缘高度、中部高度高于陈旧骨折组,后凸高度明显小于陈旧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 1 d和末次随访时,新鲜骨折组VAS评分显著小于陈旧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时,新鲜骨折组ODI评分显著小于陈旧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弯角椎体成形术对新鲜骨折疗效要明显优于陈旧性骨折,活动改善程度明显更高,在发现OVCF后应及时手术治疗.

    3D打印技术弯角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陈旧性骨折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加取石术加腹腔镜胆囊切除对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杨珂王赣余曦
    1609-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8 例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 例)行LC联合ERCP治疗,治疗组(44 例)行LC联合ERCP加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肝功能及疼痛度.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较之对照组更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同组术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 1 d、术后 3 d、术后 5 d及术后 7 d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54%(2/44)]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20.45%(9/44)]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联合ERCP加取石术用于胆管结石治疗,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度,对肝功能并无影响,且并发症少,可确保治疗安全性.

    取石术胆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手术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联合三角吻合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

    庄松华孙孝仁
    1612-1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TLDG)联合三角吻合术(DA)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连江县医院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胃癌患者,依托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运用LADG与管状吻合(TA)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TLDG与DA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观测值、血清炎性因子检测值、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值、疼痛及生存质量评测分值、并发症率观测值.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项目、吻合术时间项目、淋巴结清扫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较对照组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对血清炎性因子[即白细胞介素(IL)-6、IL-10]实施检测,均有升高,但观察组相较对照组居更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对免疫功能指标(即IgA、IgG、IgM)测定均有降低,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呈更高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分值均有降低,生存质量分值均有升高,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率观测,相较对照组居更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运用TLDG与DA联合方案展开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镇痛、首次进食、肠蠕动恢复、住院时间,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改善免疫功能,且具更高安全性.

    胃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三角吻合术手术指标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并发症率

    融合基因BCR-ABL(P190、P210、P230)对ALL和CML的鉴别诊断价值

    翁明明周邮陶晓军
    1615-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融合基因BCR-ABL(P190、P210、P23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取高邮市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LL组(n=45)与CML组(n=35).选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融合基因BCR-ABL(P190、P210、P230)表达情况.对比两组融合基因BCR-ABL(P190、P210、P230)阳性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22、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融合基因BCR-ABL(P190、P210、P230)阳性率与血清IL-6、IL-22、MCP-1水平的关系.此外,分析不同病程CML患者融合基因BCR-ABL(P190、P210、P230)阳性率的差异.结果:ALL组融合基因BCR-ABL P190、P210、P230 阳性率均低于CML组(均P<0.05).ALL组血清IL-6、IL-22 及MCP-1水平均高于CML组(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证实,白血病患者融合基因BCR-ABL P190、P210、P230 阳性率与血清IL-6、IL-22、MCP-1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加速期、急变期CML患者融合基因BCR-ABL P190、P210 阳性率均高于慢性期(均P<0.05).结论:融合基因BCR-ABL(P190、P210、P230)对ALL及CML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可为CML患者病程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2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

    子痫前期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宋红红
    1618-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子痫前期的发生机制.方法: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筛选出GSE10588、GSE25906 和GSE74341 三个数据集,GEO2R法筛选出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组胎盘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网站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的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可视化,筛选关键基因.结果:共筛选出 255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 120 个基因表达上调,135 个基因表达下调.进一步筛选出前 10 个关键基因:RHOA,CXCR4,RPL7A,RPL6,CXCL12,MRPS12,PLEC,MAPK1,DDX5,ITGB1.GO分析显示,在生物学过程组中,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细胞分化、趋化因子、细胞迁徙等;在细胞组分组中,基因主要富集于黏着斑、外泌体、细胞黏附等;在分子功能组中,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基因主要富集于白细胞迁徙、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黏着斑等.结论: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细胞黏附、细胞骨架、外泌体、趋化因子等因素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为子痫前期发生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药物靶点、标志物的筛选提供了基础.

    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互作网络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

    冯闵朱焕明谢荣兵
    1623-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阑尾炎治疗当中,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2 年 5 月急性阑尾炎患者 78 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39 例)、开放组(开放手术,39 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术毕到下床活动、术后通气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TNF-α及CRP和IL-6 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FIB及D-D和PLT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其治疗当中,与开放术比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安全性高,效果好,能在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态与纤溶系统及凝血的基础上改善炎性因子.

    开放手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

    椎体成形术联合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及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疼痛观察

    曹海泉柯妙娟
    1626-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联合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并探究该手术方案对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军陆战队医院 2018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68 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 34 例.参照组实施经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椎体成形术联合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研究组Cobb角小于参照组,伤椎前高压缩比率高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缩小Cobb角,提高伤椎前高压缩比,术后并发症少.

    椎体成形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脊柱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率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