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新生儿血气指标及神经行为的影响

    刘力汪芳刘彩
    1629-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新生儿血气指标、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2022年 5 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102 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将其分为镇痛组(48 例)和非镇痛组(54 例),镇痛组产妇入待产室后给予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非镇痛组产妇不给予分娩镇痛.对两组产妇进入待产室即刻(T0)、开始镇痛后15 min(T1)、开始镇痛后 30 min(T2)、宫口全开时(T3)、新生儿娩出时(T4)、分娩后 2 h时(T5)等六个时点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评价,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进行记录,对两组新生儿出生 1 min和出生 5 min时的肌张力-脉搏-皱眉动作-肤色-呼吸(Apgar)评分及出生后 72 h时的新生儿神经行为学评分法(NBNA)评分进行评价,对两组新生儿脐静脉血的血气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在T1~T5 时点,镇痛组产妇的VAS评分均低于非镇痛组,镇痛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非镇痛组,镇痛组产妇应用缩宫素和产后导尿的比例高于非镇痛组,镇痛组新生儿脐静脉血乳酸水平低于非镇痛组,pH值高于非镇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其他脐静脉血气指标、出生 1 min和出生5 min时的Apgar评分、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足月初产妇采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可明显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降低新生儿脐静脉血的乳酸水平,对于新生儿的神经行为无不良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程,提高应用缩宫素比例.

    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产程新生儿血气指标神经行为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

    陈胜利黄涛
    1633-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半髋关节置换术(H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安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8 月~2022 年 8 月接收的 50 例老年不稳定型 IFF 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治疗的 25 例纳入对照组,将采取HA治疗的 25 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其手术指标,两组术前及术后 3 个月的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OHS)评分、骨密度,记录其术后 3 个月内并发症(假体松动或滑脱、关节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及患肢恢复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FRS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F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H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OH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高于术前,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3 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4.00%,低于对照组的 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采取HA治疗,可提高其骨密度,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进程,促使其患肢尽早恢复负重并开展日常活动,且安全性显著.

    半髋关节置换术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固定术

    急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洪银湖张佳虹陈燕雄张耿坤...
    1636-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开展系统化急诊治疗,就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再出血风险、凝血功能及并发症风险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输血量、再出血风险、并发症风险、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开展急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输血量、并发症风险,有效改善预后.

    急诊治疗症状消失时间凝血功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

    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郭永富白志强
    1639-1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月~2022 年 11 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研究组(行外固定支架术)各 40 例.观察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及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耗时、术中出血量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与治疗 6 个月后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与治疗 6 个月后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与治疗 6 个月后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与治疗 6 个月后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虽然创伤性较小,但是两者手术腕关节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具体实施哪种手术,还需结合患者骨折类型及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李凯林松斌黄海珍朱冠楠...
    1642-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 2021 年 1 月~2023 年 3 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 70 例分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同时两组在术后均给予多维度的协同管理,比较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开始 30 min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较低、舒张压较低、心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苏醒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 h、术后12 h、术后24 h相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术后多维度协同管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苏醒质量较高,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疼痛程度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多维度协同管理老年肺癌根治术

    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

    曾秋萍
    1645-1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南妇幼保健院 2020 年 1 月~2022年 8 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 70 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非镇痛生产,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生产.评估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占比、产程时间、疼痛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中母体因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 30 min、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可降低剖宫产率,且可降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缩短产妇产程,改善妊娠结局.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剖宫产率妊娠结局疼痛评分

    孕期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TGAb、TSH、FT4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朱萍萍
    1648-1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期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4(FT4)水平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浠水县妇幼保健院建卡的孕期甲状腺疾病孕妇 96 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建卡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 62 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研究组孕妇与对照组血清TPOAb、TGAb、TSH、FT4 表达水平,并分析以上指标对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FT4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妊娠高血压、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2.5 mIU/ml组孕妇妊娠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SH>2.5 mIU/ml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阴性孕期甲状腺疾病孕妇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TPOAb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Ab阴性孕期甲状腺疾病孕妇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发生率显著低于 TGAb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 FT4 12.0 pmol/L作为临界点,FT4>12.0 pmol/L组甲状腺疾病孕妇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妊娠高血压、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FT4≤12.0 pmol/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OAb、TGAb阳性率、高TSH、低FT4 明显会增加孕期甲状腺疾病孕妇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妊娠高血压、低体重儿发生率,临床应加强孕期甲状腺疾病孕妇以上指标的检查,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改善孕妇妊娠结局.

    孕期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促甲状腺激素游离T4妊娠结局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重症急性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IL-17、IL-8水平的影响

    杨大琼
    1652-1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重症急性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影响评价.方法:选取什邡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6 例被确诊为重症急性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呼吸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 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7、IL-8、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确诊为重症急性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哮喘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炎性因子

    全自动乳腺成像系统、传统手持超声及乳腺X线对乳腺结节的检出率比较

    董静孟佳岚
    1655-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乳腺成像系统(ABUS)、常规手持超声(HHUS)及乳腺X线检查对不同大小的乳腺病灶检出率和检出构成比,分析三种不同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 2019 年 1 月~2022 年 6 月进行过ABUS、常规手持超声检查及乳腺X线三项检查的妇女,按检出乳腺病灶的大小分为五组,分别统计三种方法检出率、检出不同大小结节构成比,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乳腺结节的检出价值.结果:经过两两比较,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结节的检出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病灶构成比分别为<5 mm病灶,超声 17.2%,ABUS 44.3%,乳腺X线 9.8%;≥5 mm且<10 mm病灶,超声 56.9%,ABUS 33.6%,乳腺X线 36.4%.结论:对于<5 mm的乳腺微小病灶,ABUS在三种检查方法中占有显著优势;对于<10 mm的乳腺病灶,超声及ABUS比乳腺X线有优势.ABUS可以用于乳腺癌筛查中,作为手持超声重要补充.

    全自动乳腺成像系统手持超声乳腺X线乳腺肿瘤

    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疗效

    陈薇何飞平黄凌锋
    1658-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中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2022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岁双下肢痉挛的脑瘫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定位技术分为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组(超声引导组)、徒手肌肉定位肉毒毒素注射组(徒手肌肉组)各 40 例.统计分析两组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踝背伸角、内收肌角、腘窝角、踝跖屈肌群肌张力、踝跖屈肌群痉挛程度、躯干与下肢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超声引导组患儿的左侧、右侧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均小于徒手肌肉组(P<0.05),踝背伸角、内收肌角、腘窝角均大于徒手肌肉组(P<0.05);超声引导组患儿的改良Ashworth评分(MAS)、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均低于徒手肌肉组(P<0.05),MOA评分、GMFM D区与E区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徒手肌肉组(P<0.05).超声引导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徒手肌肉组(χ2=4.507,P<0.05);超声引导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徒手肌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较徒手肌肉定位法肉毒毒素注射在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中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痉挛型脑瘫儿童徒手肌肉定位法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