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田
金田

月刊

1003-0832

jtzazhi@126.com

0775-2663720

537000

广西玉林市为民路1号市政府新办公楼

金田/Journal Jin Tian
查看更多>>《金田》杂志于197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文学艺术类专业期刊,由我国大文豪茅盾先生亲笔题写刊名,由广西玉林市文联主管主办,系维普、万方、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集可读性、实用性、前瞻性、学术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谁懂我的爱情

    刘桂平
    1-3页

    婆婆丁

    蒋先平
    4页

    杏花雨

    5页

    晒月光

    赵育晓
    6页

    喜欢你的寂静的

    田位君
    6页

    论《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

    樊宇航
    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念的关联在西方文学史上已经成为一个常识。而关于命运观,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殴里庇得斯既有共识,也有区别。亚里士多德曾经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认为它是全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最完美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娶母,真相大白后自刺双目,自我流放涤罪的故事。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虽然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被怀疑的。因此,在《俄狄浦斯王》人与命运的关系是对立的,人不再是神和命运的玩物,而是从命运的奴隶转化为与之抗争的英雄,即使最后落得失败的下场,但这种命运观肯定了人的价值,其人本思想得到发展,因此《俄狄浦斯王》便成为了具有典范意义的一部古希腊悲剧著作。

    命运抗争古希腊悲剧

    论《儒林外史》中寡廉鲜耻的士风

    聂泽文
    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林外史》作为我国杰出的长篇儒林小说,反映的是清中叶的社会现实,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它以士人为主要描写对象,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士人形象,其中对道德沦丧士人的刻画,折射了清中叶寡廉鲜耻的士风,体现了作者对士人道德下滑的反思。

    儒林外史寡廉鲜耻士风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

    毛丹
    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小说的女主人翁苔丝是一位兼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和可爱质朴、纯洁善良的心灵的女性形象,然而如此完美的女性却屡遭来自男权社会的各种“陷阱”和打击,最终没能逃脱悲剧的命运。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苔丝的悲剧。

    苔丝悲剧女性主义主体意识男权社会

    创伤记忆中的“伤痕文学”

    郭晓
    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的原初意义上的“伤痕文学”给我们展示了:人们对“文革”的记忆是如何通过个人性的记忆转化为集体性的记忆,这种转化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正是这种集体性的记忆,给我们修复和建构了“文革”的历史。然而,在整个新时期文学中“文革”的创伤记忆并没有随着“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流派的到来而消失,相反,它是无处不在的,它一直存在于作家的作品中,如王蒙、张贤亮、王安忆、韩少功、阿城、史铁生、张承志、阎连科、王小波、林斤澜、杨显惠等作家,都写过关于“文革”给人造成“伤痕”的作品。只是这一次,它们再也不能引起强烈的社会轰动效果,只能是一种零散的“文革”创伤记忆。

    伤痕政治话语集体记忆个人记忆

    浅析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的民族性

    赵海云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欢笑的金沙江》描写的是彝族人民如何从苦难的生活中走向新生活,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打破了几千年的奴隶制度,打败了国民党的一支逃跑到凉山的残匪,从此凉山彝族人民过上了新生活,我主要从这三面来浅析这篇文章的民族性:民间习俗、人物形象、语言特色。

    民族性语言特色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