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田
金田

月刊

1003-0832

jtzazhi@126.com

0775-2663720

537000

广西玉林市为民路1号市政府新办公楼

金田/Journal Jin Tian
查看更多>>《金田》杂志于197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文学艺术类专业期刊,由我国大文豪茅盾先生亲笔题写刊名,由广西玉林市文联主管主办,系维普、万方、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集可读性、实用性、前瞻性、学术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平市东仓河流域文化探究

    李茹刘园园
    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河流域东侧支流在今高平市内主要是大小东仓河,东仓河几乎贯穿高平市南北,然而在清代以前的史料中极少或者并未出现有关东仓河的记载,与丹河西侧的长平水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文献考证证明东仓河在历史记载中的缺失,并分析得出其中原因,最后将东仓河作为历史时期的流域文化的弱势方看待,此类文化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

    高平市丹河东仓河弱势流域文化

    试析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思想

    陈美玲
    20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殖民主义的重要奠基者,爱德华·萨义德曾于1978年出版著作《东方学》,从文化角度阐释东方学,在他看来东方学有三种含义: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方式,且这三种含义密切联系.此外,东方学在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与东方发生关系的历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东方学家将虚构的东方形象反过来强加于东方,使东方纳入西方中心的权力结构,从而完成文化上被殖民的进程.本文主要以东方学为切入点解释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东方学与文化殖民主义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东方学在西方对东方文化殖民过程中起了帮手的作用.

    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殖民主义

    浅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传统道家哲学相通之处

    高志坚李贵蔚刘瑜
    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脱胎于欧洲传统哲学,而道家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慢慢传承下来,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者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论架构.当然这样并不是说不能进行两者的相通比较,相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道家哲学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了极为相似的特点,对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道家老子辩证法

    从古文字“社”来看潮汕土地神崇拜

    刘伟浠
    20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与福建省西南部相毗邻.祭祀土地神是潮汕的主要祭祀活动之一,潮汕土地神崇拜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渊源.根据“社”古文字字形、训义及传世典籍中“社祭”的相关记载,印证潮汕土地神崇拜现象是古制的孑遗.

    潮汕土地神崇拜

    老子美学再探——和谐之美及其启示

    张飞翔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子》一书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尤其是“道”这一最高范畴地推演及建构更是隐含了“和谐之美”这一重要观点.本文在立足文本语境的基础上,从美学视角对道的推演建构进行说明,以挖掘道及道地实践过程中不同层次地美及其启示意义.

    和谐之美启示

    浅述唐高祖太宗朝驸马境况

    潘冰
    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驸马都尉通过与公主联姻的形式成为皇室成员,作为皇室中这一特殊的外姓群体,唐代驸马的人选及其出身可以折射出不同阶段唐廷的需求变化——或以政治目的为主或转而追求文化等.但尚公主成为皇室成员,对于驸马来说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遭贬或诛杀的例子屡屡出现.通过分析高祖太宗朝驸马境况,以期对驸马的迥异人生结局有所了解.

    唐代驸马境况人生结局

    抗战时期武乡县妇女运动再探

    弓雅婧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武乡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多次成为八路军总部的驻扎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领导下武乡县的群众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妇女运动作为群众运动重要的一部分对武乡县抗战及妇女自身解放具有很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抗战期间武乡县妇女运动的整体的概况进行分析,探析武乡县妇女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

    妇女运动抗日战争

    传统循吏观构建与实施——以《史记》《汉书》为例

    赵丽
    21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马迁《史记》首创《循吏传》,班固《汉书》承袭此体例.司马迁笔下的循吏注重守法敬法,而班固笔下的循吏更注重教化及事功能力.在之后的史学发展中,学者多承《汉书》之法,在于班固“循吏观”更符合传统社会对循吏的要求.但其《循吏传》均是对真正具有政治执行力官员的记录,就两种“循吏观”的实质而言,他们皆是站在国家角度对官员政绩的考察,皆是以树立政治典范,规范国家统治,最终维护封建国家统治为根本目标.从《史记》《汉书》中《循吏传》探究传统循吏观的构建、实施.

    《史记》《汉书》循吏循吏观

    论清代《三礼》研究的阶段性

    张航
    213页

    浅论卡西尔哲学的神话观

    祁小凡
    214,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9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以“神话——宗教”为起点,对人类文化哲学做出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哲学应当是人的哲学,文化活动是一种符号形式活动自我创造和发展的过程,所以研究人要始于符号形式的研究,神话作为人类文化的最原始的形式符号,对其研究旨在重新确定我们的知识范围,调和知识和价值之间的关系.神话思维并非简单地与科学思维对立,而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科学思维的思维形式,有着自身的“逻辑”,处于人类经验结构的更深层,对于人类文化研究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卡西尔哲学中神话思维的特征,进而尝试进一步理解卡西尔的神话观.

    神话思维结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