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道德”标准是迄今为止一直起作用的评价方式.尼采对于这种“道德”的视角集中力量进行攻击,他认为道德(视角)用一种邪恶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他人:这个世界不应该存在,应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真实世界”,不欺骗人的世界;任何人都必须遵循他们这类人认同的“客观”价值、“普遍”原则,这也是他们强制他人的手段.在尼采看来,道德就是首先否定他人,并把他人与自身对立起来从而肯定自身.尼采主张非道德主义即彻底的虚无主义:一方面是反对至今为止一直起作用的道德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也为存在确立了新的视角,新的评价方式.道德的评价只是解释的一种,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释,生存应当是多元的、多样化的,因为视角就是多种多样的.超越道德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在肯定中实现非道德的目标,即对生命的肯定.生命是自我超越的,它没有外在的目标,不依靠外在的规定性,生命由于自身的生成与丰盈而要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