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半月刊

1002-5766

010-68019057 68039094 68768091

100836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经济管理/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国家经济发展方针和改革举措,探讨经济管理理论,传播先进管理经验。报道经济管理的最新动态,对经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及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剖析。适合各层经济管理人员、经济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效应研究

    宋跃刚王紫琪
    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是促进双边经贸合作、破解多边贸易体制的内在治理结构失衡局面、推动多重利益诉求下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00-2020年OECD-ICIO数据库、TiVA数据库、DESTA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检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并探究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效应与韧性提升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能够通过"贸易成本节约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效应"重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第二,在发展程度相近、同一大洲的缔约双方中,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阶段为中期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效果更为显著;第三,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不仅实现了生产环节的再分配,且促进了地理分工格局的再分布,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区域化演进;第四,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在重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过程中能够兼顾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本文不仅有效补充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理论研究,且为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提供了政策依据.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韧性区域化制造业投入服务化

    中国制造业企业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路径探索——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宋耘张瑞秋陈浩泽
    2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技术民族主义为特征的逆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需要加快实现跨越式升级,成长为所在行业的创新引领者,通过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完成从被治理者到治理者的角色转变.本文以24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连接—杠杆—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创新优势、企业核心能力三个方面的七个前因条件对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组态效应.研究表明,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前因组态可归纳为四种模式,即"双元创新驱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价值链准入,"研发优势驱动型"可引致控制核心技术,"研发效率协同型"可引致控制市场活动,"全球资源拉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生产决策.本文从组态视角系统解释了中国企业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多重并发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先前研究的冲突结论,推动企业升级的因果逻辑性研究向多维交互的整体视角转变.

    控制GVC核心活动跨越式升级定性比较分析(QCA)组态视角

    创新投入与企业韧性:内在机制与产业链协同

    张杰范雨婷
    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企业韧性和产业链安全的重要路径.本文从企业韧性的产业链协同视角,在分析创新投入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机制后,利用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创新投入对企业韧性影响.基准检验发现,创新投入与企业韧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机制检验发现,创新投入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影响企业韧性.异质性研究表明,创新投入与企业韧性的"倒U型"关系在新冠疫情前的2007-2019年南方地区和2007-2021年的国有企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更加明显;相较于成长期的企业,处在成熟期的企业韧性对研发投入的敏感性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链上游企业创新投入和韧性也呈现"倒U型"关系,且企业韧性具有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游企业韧性增强对下游企业产生正向溢出,提高下游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韧性.本文以创新投入为切入点,丰富了企业韧性和产业链协同的研究思路,为中国产业链安全和韧性提升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创新投入企业韧性产业链协同投入产出

    数据专用性对平台包络的影响效应研究

    彭正银楚伯微罗贯擎施柏卉...
    7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与相关要素结合形成的数据专用性是影响平台包络的主要因素.数据要素同时具有乘数效应和锁定效应,二者随着数据专用性水平的变化而进行强弱演化,对平台包络产生相反的影响.然而,数据专用性对平台包络的具体影响效应尚未得到明确揭示.本文选取2012-2020年中国上市平台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数据专用性度量辞典,运用DEA方法测量平台包络绩效,进而通过Tobit模型检验数据专用性对平台包络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平台企业的数据专用性分为人力、算法、渠道、场景四个维度,数据专用性对平台包络具有倒U型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平台企业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下,倒U型曲线拐点向左移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区层面上,处于已建立大数据交易所地区的平台企业倒U型曲线更加陡峭,拐点向左移动;在平台类型层面上,衍生型平台相对于原生型平台的倒U型曲线更加陡峭,拐点向左移动;在企业规模层面上,大规模平台企业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拐点向右移动.本文结论有助于指导平台企业进行合理的数据要素相关投入,推动平台企业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和资源能力进行合理的边界延伸,以实现平台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数据专用性平台包络影响效应乘数效应锁定效应

    知识搜寻、动态能力与数字创业——基于盒马鲜生的纵向单案例研究

    叶江峰陈珊靳瑞杰
    9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创业突破了传统创业实体运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改变了企业的创业模式以及人们的消费方式,因而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多从单一视角考察知识搜寻或动态能力对企业创业活动的影响,较少对数字创业过程进行动态解析,而关于二者交互效应对数字创业影响机理的研究则更是缺乏.本文以盒马鲜生为研究案例,基于知识搜寻和动态能力的双重视角,探索两类因素及其互促机制在数字创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规律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创业是一个包含"机会识别→体系构建→价值实现→模式改进"四个阶段的动态过程.其中,知识搜寻为数字创业提供资源保障,动态能力促进创业资源合理配置,二者在不同阶段的互动效应以及更迭转换推动了数字创业的不断演进.本文揭示了数字创业的过程及内在机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创业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数字创业知识搜寻动态能力盒马鲜生

    资源配置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基于海丽雅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单宇陈金龙
    11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形冠军企业作为解决技术和产业"卡脖子"问题的生力军,是打破技术封锁与低端锁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本土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表现出不同于国外企业的独特特征,探究其成长过程和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基于资源配置视角,通过对海丽雅集团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究了制造业企业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过程是纵向聚焦市场和深挖技术、横向拓宽技术应用场景的过程,其成长路径呈现出"业务聚焦—技术深耕—场景延伸"的"T型战略"演化轨迹;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表现出细分市场嵌入、技术创新聚焦、业务场景延伸以及生态能力构建四个关键机制,企业通过这四个机制聚焦细分市场、明确技术发展方向、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拓展技术应用场景,进而寻求增值空间,最后通过生态能力构建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发展.本文既是对资源配置理论解释边界的拓展,也是对解构中国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做出的新尝试和探索.

    隐形冠军资源配置创新资产顾客资产成长机制

    共享服务者特性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涂科杨学成张冀新彭梓聪...
    13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经济平台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个体能够利用闲置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成为共享服务者.然而,学术界对共享服务者的特性及其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将共享服务者特性归纳为社交性与自主性,并基于刻板印象理论构建了共享服务者特性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分别使用大样本网络评论数据和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对共享服务者特性和影响机理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社交性仅对消费者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自主性仅对消费者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此外,社交性和自主性的交互效应能够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欣赏情绪同时促进消费者的公民行为和参与行为.本文深化了对共享服务者特性如何从微观层面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理解,并为共享服务者形象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共享服务者特性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刻板印象理论自主性社交性

    竞合关系双元性和高科技创业企业IPO

    张楠李元旭吴金璇
    14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研究广泛关注了高科技创业企业与其他组织的直接和正式关系,但对间接和非正式的组织间关系研究不足.间接和非正式的组织间关系能影响企业的组织学习,塑造其发展路径.基于2000-2021年中国未上市高科技创业企业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通过风险投资机构与其他创业企业形成的间接关系组合的竞合关系双元性如何影响高科技创业企业IPO可能性,并从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两个角度探讨其权变因素.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本文发现,关系双元性通过促进技术和商业两方面的组织间学习,显著提升高科技创业企业IPO可能性,且创业者的开放思维模式和投资者多元性增强了关系双元性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间接和非正式的组织间关系能促进组织间学习,揭示了非正式关系在知识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展示了间接竞争关系的积极作用.这一结论也为理解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即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其投资组合内部形成的间接关系,影响被投资企业的组织间学习和创业成功概率.

    关系双元性组织间学习高科技创业企业IPO

    漂绿还是漂棕:非效率投资下的ESG漂洗倾向

    李常青辛立柱
    16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的投资效率与ESG绩效密切相关,从而可能诱发ESG漂洗行为.本文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以2009-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公司非效率投资对ESG报告漂洗的影响.研究发现:(1)投资不足的公司倾向于漂绿,然而,投资过度倾向于漂棕的结论不稳健;(2)投资不足对ESG报告漂绿的正向影响仅在股权制衡度较低、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低、管理层货币薪酬较低以及管理层短视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显著;(3)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全要素生产率越高、ESG基金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分析师关注人数越多,都可以有效减轻投资不足对ESG漂绿的正向影响;(4)投资不足诱发ESG报告漂绿,公司声誉是其作用路径,融资约束是其深层动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则是有效的外部制约机制.本文基于非效率投资的视角探究了公司投资活动对ESG报告披露的影响,弥补了现有文献在非效率投资的经济后果与ESG报告漂洗动机相关研究上的不足,为深入理解非效率投资对ESG报告披露质量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政府与监管部门据此出台相关规定以抑制ESG漂绿提供了思路,也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更好地落实"两山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

    非效率投资ESG报告"漂绿"公司声誉融资约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与企业避税行为

    洪源万里单昱
    190-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地方政府未来税收收入是影响其债务可持续性的一项关键因素.本文以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所引致的债务显性化政策冲击能显著抑制企业避税行为.其中,债务显性化的规模效应冲击主要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外部作用机制来增加企业避税成本,而债务显性化的结构效应冲击则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内部作用机制来减弱企业避税动机.此外,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政策冲击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效应基于隐性债务扩张速度、企业现金流水平和产业扶持力度存在异质性分布.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的微观效应视角,为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提升政府税收征管效能以及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参考.

    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企业避税行为企业融资约束地方税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