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半月刊

1002-5766

010-68019057 68039094 68768091

100836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经济管理/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国家经济发展方针和改革举措,探讨经济管理理论,传播先进管理经验。报道经济管理的最新动态,对经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及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剖析。适合各层经济管理人员、经济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打破数据"烟囱":大数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与劳动投资效率

    游家兴苏三妹
    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进步是生产力质变的底层逻辑,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大数据作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最为活跃的技术创新要素,能够加速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体现在大数据技术本身的突破上,更在于它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这种信息技术革新正是大数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外生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信息技术革新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技术革新通过提升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与企业信息透明度,提高了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且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与环境不确定性高的情境下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技术革新显著提高了劳动投资过度企业在技术和人才上进行的互补性调整与投入,加速企业内部革新与数字化转型,这也是为什么信息技术革新主要是缓解劳动投资过度的关键原因.新质生产力的跃迁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落脚点,经济后果检验也表明,信息技术革新所驱动的劳动投资效率的提高最终能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角度,不仅证明了信息技术革新具有积极的外部性,而且进一步支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为信息时代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跃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新质生产力劳动投资效率

    企业的数字嵌入性:内涵结构、量表开发及检验

    刘刊张梓仪周宏瑞
    3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成为企业弥补资源缺口、塑造技术优势、推动经济管理变革的主要途径.然而,相关研究关注数字化的价值内涵、影响因素、实践模式及作用效应,没有系统识别企业数字行为的内容和特征,也就无法全面描述企业的数字化过程和数字化效益.因此,本文结合嵌入性理论和严谨的研究范式,界定企业数字嵌入性的内涵结构,并进行量表开发与检验,从创新与绩效视角进一步考察数字嵌入性量表的预测有效性.首先,开展了一项基于21个已发表案例的质性元分析,归纳企业数字嵌入性的三个维度:数据要素嵌入性、数字技术嵌入性和数字网络嵌入性.其次,在此基础上,遵循规范的量表开发程序,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立了包含15个题项的构成型测量量表.最后,利用252份问卷实证检验数字嵌入性的预测效力,并发现数字嵌入性三维度与创新能力和经营绩效均显著正相关.本文有助于延伸数字经济时代的嵌入性理论范畴,明晰企业数字嵌入性的体系框架,为后续相关实证研究提供测量工具,并指导中国本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践.

    数字化嵌入性理论质性元分析量表开发

    供应链创新、不确定性与企业资源配置——基于存货调整视角

    沈坤荣乔刚
    4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的背景下,供应链创新已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获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借助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供应链创新对企业存货调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企业库存水平下降,提高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创新主要通过提高供需匹配精确度、增强供应链稳定性渠道来减少不确定性因素,进而降低企业库存.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供应链创新对国有企业和数字化水平高的企业、融资约束弱的企业与处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作用更大.拓展性研究显示,供应链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削减库存,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进而赋能企业产品创新,还能显著降低企业成本和经营风险,存货优化调整成为供应链创新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供应链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相关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供应链创新存货调整不确定性企业资源配置

    共情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基于认知-情感双路径机制

    卫武黎金荣
    6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领导行为与员工工作幸福感关系研究备受关注.共情型领导以觉知员工处境、理解情绪及引起情感共鸣等方式加强与员工的关系连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且有效的领导风格.然而,共情型领导研究现处于起步阶段,其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缺乏较为全面的实证探讨.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视角,以关系认同、情绪耗竭为中介变量,以工作嵌入为调节变量,构建共情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影响的被调节双中介模型,探索共情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机制.通过三阶段收集配对的454份有效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共情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认同和情绪耗竭在共情型领导和员工工作幸福感之间起双中介作用,工作嵌入在认知路径上正向调节共情型领导通过关系认同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在情感路径上负向调节共情领导通过情绪耗竭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间接效应.本研究揭示了中国情境下共情型领导促进员工工作幸福感的认知-情感双路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丰富了共情型领导本土化研究,为新时代组织管理者增强员工工作幸福感提供了管理启示.

    共情型领导关系认同情绪耗竭工作嵌入工作幸福感

    CEO忧患领导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危机绩效

    赵晨周锦来林晨
    8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危机情境给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及产业链协同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为组织变革创造了契机,而CEO的有效领导是组织在危机时开展变革活动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文献对CEO危机领导的研究不足,本文以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情境,利用组织变革理论探究CEO忧患领导力对危机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对锋海纳川为核心的汽车供应链中114家制造业企业509名高管调查及客观绩效配对数据分析发现:CEO忧患领导力能够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提高企业的危机供应绩效和危机整体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CEO忧患领导力在组织惰性较高的情况下更能胜任危机领导,组织惰性不仅调节了 CEO忧患领导力对数字化转型的正向作用,而且调节了数字化转型在忧患型领导与危机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剖析了 CEO忧患领导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危机绩效的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危机应对与产业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CEO忧患领导力数字化转型危机绩效供应链

    数字化转型信息互动的市场定价效应

    马连福孙浩然吕成双
    10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信息互动是否存在资本市场溢价?本文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信息互动对资本市场定价的影响以及相较于陈述式披露的优势.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信息互动能够提升企业市场定价,这一关系仅体现在市场定价被低估的企业当中.监管介入削弱了被介入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互动的市场定价效应,提升了同行业企业的市场定价效应.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信息互动通过信号传递机制以及信息鉴别机制提升企业市场定价.与信息披露行为相比,信息互动的市场定价效应具有合理性更高、适用性更强的优势,在时间持续性方面与信息披露没有差别,然而信息互动产生的市场定价效应仅体现在投资者规模较大、市值管理动机较低的企业及国有企业当中.针对信息互动文本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信息互动的市场定价效应仅体现在语调更加客观、答非所问程度较低、主动性较低的信息互动中,信息涉及面对市场定价没有影响.本文结论对开展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企业如何参与资本市场具有启示.

    投资者互动数字化转型信息资本市场定价文本分析信息不对称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组合披露策略

    李四海李震
    12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前景理论与属性框架效应,基于组合披露视角探究了公司管理层是否操纵社会责任报告以配合当期的财务业绩表现.研究发现,首先,在损失域内,即未达到期望财务业绩阈值时,社会责任报告语调对财务业绩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在获得域内的敏感性,整体上在期望财务业绩阈值处呈现语调"凹性"现象,反映出管理层利用积极语调的属性框架效应改善外部相关方对企业的预期.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外部资源依赖性更强、社会责任目标更加重要时,上述语调"凹性"现象更加明显.其次,当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中的操纵空间受限时,上述语调"凹性"现象更加明显.同时,社会责任报告语调对财务业绩表现的配合存在基于自身信息质量的主体性边界,只有在信息质量足够高时,管理层才会利用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预期管理.最后,本文发现,社会责任报告的语调分散度、修辞确定性程度和前瞻导向等属性也在期望财务业绩阈值处呈现"凹性"现象.本研究发现的期望财务业绩阈值处社会责任报告的语调"凹性"现象拓展了非财务文本信息的研究,丰富了管理层组合披露策略的相关文献,并有助于促进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落实有效监管.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语调凹性框架效应前景理论预期管理

    医保价格谈判与医药企业研发积极性

    廖义刚余梁
    147-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医保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医保价格谈判对医药企业研发积极性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医药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并检验药品经过医保价格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对企业研发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可以显著提高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机制检验表明,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主要通过扩大市场需求、提升外部资金可得性和吸引高质量人才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检验发现,没有竞品的药物、"天价"药物和疾病负担重的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更显著;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数量越多的企业,进入医保目录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越大;医保谈判药品的降价幅度与企业研发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民营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对企业研发强度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企业药品再次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以及实施政策的出台都对医药企业研发强度具有增量促进作用.企业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可以提高企业声誉,其所引发的创新有助于提升行业地位及企业价值.上述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也为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医保谈判研发投入需求拉动信号传递

    企业绿色投资的供应链成本分担

    刘红霞孙雅男
    16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作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企业绿色投资的正外部性特征决定了供应链成本分担的客观必然性,而成本分担的经济效应则是链上企业参与绿色治理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供应链一体化角度出发,以2007-2021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绿色投资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和信任机制推动供应链成本分担,这一影响作用在供应链企业地理聚集度高、媒体关注度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的情境下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能促进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达成战略联盟,体现了供应链其他成员企业积极向绿色投资企业学习和合作的意愿.相比供应链下游客户,绿色投资对上游供应商成本分担的促进效果更显著,揭示成本分担战略导向与不同主体现实选择的差异.本文探索了绿色投资下供应链成本分担的内在机制及效应,为我国绿色发展路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

    绿色投资供应链成本分担外部性理论信号传递效应信任理论

    产业技术复杂性能够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吗?

    刘剑民侯晓晨徐玉德
    188-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转型升级引致产业技术复杂性大幅增加,蕴含着巨大的新技术投资机会.但是,理论上产业技术复杂性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机制尚未厘清.本文以200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产业技术复杂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转型升级进程中,产业技术复杂性总体上显著负向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存在投资过度现象.其中,产业技术复杂性对产业链前中端企业和国有企业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产业链后端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技术吸收和储备能力提升、技术转化与应用能力增强、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质量改善,可以形成内部适应性效应;资本市场估值溢价和政府科技支持可以产生外部激励性效应.研究结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企业适应产业技术复杂性增加,对于产业技术应用的企业内外部激励结构形成和企业投资效率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产业技术复杂性转型升级进程企业投资效率适应性效应激励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