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界
经济界

李兰

双月刊

1007-0486

010-85698270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吉祥里208号

经济界/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民建中央委员会发挥经济界成员优势、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舆论工具,是联系广大企业界人士的纽带,是民建做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现状、问题及经验借鉴

    李绩娜谢易和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本文立足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通过梳理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现行财税政策体系,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现状问题经验借鉴

    浙江省"4+1"专项基金创新打造省级政府产业基金"浙江模式"

    郑钧邵倩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省级政府产业基金经历探索期、1.0、2.0、3.0四个主要发展阶段,2023年5月启动"4+1"专项基金组建.浙江省"4+1"专项基金的充分考虑全国政府产业基金运作情况前提下,融合浙江产业发展实际,在实现政府和市场有机统一、创新运营机制和提高落地可行性等方面为全国省级政府产业基金打造千亿基金群提供了参考范本.本文通过剖析浙江省"4+1"专项基金在产业培育、运作模式、决策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的顶层设计,总结经验做法,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同时为全国政府产业基金提供有益借鉴.

    政府产业基金浙江省"4+1"专项基金千亿基金群

    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创新的效应比较

    周小梅彭雯潇韦采琳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企业创新激励政策,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均可通过向企业提供创新资源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起到分担企业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的作用,达到激励企业创新的目的.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创新的效果方面存在差异.本文探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并在比较分析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优劣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政府如何通过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分析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完善财税政策、提高税收优惠力度和完善企业创新财政补贴政策等建议.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企业创新

    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思考

    张阳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4年,中央实行了以税收分享体制改革为主的财政体制改革,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中央对省财政体制关系,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石.2022年,为进一步推动完善各省(市、自治区)对下财政体制,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办发[2022]2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重点对省以下事权责任、支出责任、收入划分、转移支付、财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部署.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公开资料,剖析本轮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指出当前省以下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为切实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省以下财政体制事权划分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分享

    从实际利率看降息前景

    张启迪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然而,由于通胀率持续走低,致使实际利率不降反升.当前实际利率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经济增速与利率之差视角来看均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并且,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实际利率水平仍然偏高.为刺激消费和投资,降低实体经济债务负担,有必要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进一步降低实际利率.此外,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为国内进一步宽松货币创造了外部条件.虽然降息较为必要,但仍应控制幅度,以尽可能延长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

    利率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宏观杠杆率通货膨胀

    大数据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影响因素研究

    谭建冯瑞杰张秀娟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7-2021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影响大数据产业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人力资源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结构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具有直接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对耦合协调度具有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金融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

    大数据产业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相关性

    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与国际产业转移路径研究

    李东民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战后的国际产业转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美国向日本、德国等国进行的产业转移.第二阶段为日本向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第三阶段为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因素以及技术进步.其内在机理是在价值转化的过程中,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进而转化为生产价格,部门间的竞争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即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表现为产业内资本流动,推动产业内转移.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表现为产业间资本流动,推动产业间转移.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表现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推动国际产业转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境况,因此需要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需要我国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同时需要我国向其他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际产业转移价值转形一般利润率下降

    科技孵化器对独角兽企业的培育研究——基于2010年以来中外市场的对比分析

    陈韬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年以来国内外的代表孵化器孵化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中外代表孵化器在培育独角兽企业的效益差距、实践对比与成果差异.研究发现,全球代表性孵化器发展与独角兽企业培育呈现了较好的关联性,其中少量数量占比的独角兽企业呈现了较高的估值占比,中国孵化器在独角兽企业培育梯队时有明显的提升空间.研究揭示了国内打造高质量孵化器对于培育独角兽企业的重要意义,对加速打造区域孵化器生态的发展路径存在借鉴启示.

    孵化器独角兽企业投育联动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王春玲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实力和活力的重要来源,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依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提高服务质效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但是,仍然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应当致力于宽松政策环境、高效政务环境、良好法治环境、优质服务环境、强大资金支持环境的打造,加快形成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工作机制.

    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政商关系法治保障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建议

    赖思行潘学谦郑沃林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既是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时代背景,也是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重要目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一个信息公示及时真实、公示范围广和奖惩结合的制度体系.通过对当前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梳理,发现存在法律供给欠缺的问题,企业信用信息的强制公示范围过窄、违反公示义务的法律后果不明确、信用修复规则与守信激励措施规定不足.建议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征求意见稿)》《公司法(2023)》等新近立法草案、修法文本和其他政策性文件的基础上,遵循分类监管、奖惩并施的改革方向,坚持真实及时、利益平衡的原则,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修订为主要路径,弥补当前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存在的缺漏,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更健全的信息公示制度,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保障市场交易的安全.

    全国统一大市场企业信用信息信息公示信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