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井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井技术
建井技术

刘志强

双月刊

1002-6029

jjjs@chinajournal.net.cn

010-84263119

100013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

建井技术/Journal Min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矿山建设专业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矿山建设和有关节岩土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和交流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矿山建设技术动态和信息,为实现矿山建设技术现代化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垩侏罗系地层钻井法凿井钻井液黏度突变致因分析

    周文龙荣传新程桦王宗金...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西部地区可可盖煤矿钻井法凿井过程中,穿越白垩侏罗系地层时遇到钻井液黏度突然增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钻进速度.为此,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了钻井液黏度突变的原因.实验中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外加剂以及不同层位的岩粉,并观察了钻井液黏度的变化.对比实验分析发现,三聚磷酸钠降低了钻井液黏度,而羧甲基纤维素钠增加了其黏度.添加293、391 m层位的砂岩岩粉对于钻井液黏度几乎没有影响,漏斗黏度始终保持在27 s左右;然而,在添加276、402 m层位泥岩岩粉后,可以使钻井液黏度增大.通过XPS半定量分析相应样品以及采用XRF半定量分析和SEM电镜分析相应的钻井液发现:白垩侏罗系泥岩含有较高浓度镁元素,在该地层进行钻井法凿井时会导致Mg2+浓度上升;随着Mg2浓度增加,高浓度Mg2+促使蒙脱石层间阳离子与之交换并进入其空间结构中,从而引起蒙脱石絮凝程度提高并导致整体钻井液黏性增大.

    钻井法凿井钻井液外加剂黏度离子交换

    西鞍山铁矿深部立井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张硕马鑫民鲁非相李洋洋...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鞍山铁矿辅助井开挖诱致井筒围岩变形破坏问题,以700~1 000 m深度范围辅助井掘进为依托,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模拟软件对竖井开挖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阐明了不同深度辅助井开挖诱致井筒围岩变形破坏演化特征,揭示了辅助井掘进过程井筒掘进工作面支护效应下围岩应力及位移释放规律,分析获得了辅助井掘进诱致井筒围岩弹性应变能积聚、迁移与释放演化机理.研究表明:在辅助井开挖过程中,井筒围岩塑性区破坏方式以剪切破坏为主,塑性区范围随着竖井掘进深部的增加不断增加,且最大主应力峰值位置位于井筒围岩弹、塑性区交界处;井筒围岩径向位移随深度呈线性增加,最大径向位移值为90.64 mm,且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围岩位移大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随着竖井掘进深度增加,井筒掘进工作面以上距其2 m位置井筒围岩应力释放率达到95%,且井筒围岩径向位移随距井筒掘进工作面距离增加呈非线性增加,并在距井筒掘进工作面24 m处径向位移达到最大;受开挖扰动影响,井筒围岩弹性应变能密度呈非线性增加,并根据岩爆判据预测竖井掘进至1 050 m处井筒围岩存在岩爆发生可能性.

    深竖井高应力稳定性分析变形破坏演化规律

    紧邻地铁隧道深基坑工程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徐杨青谢腾达谢福星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武汉环球贸易中心(ICC)的深基坑项目为案例,通过分析现场实时监测数据,评估了基坑的变形状态及其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采用MIDAS/GTS NX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系统地进行了基坑开挖、支护过程及其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使用MIDAS/GTS NX软件进行的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监测数据高度一致,并能准确反映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因此,该研究为类似深基坑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并解决了一系列实际工程难题.

    基坑开挖邻近隧道稳定性数值模拟,变形规律

    刘庄煤矿11-2煤层底板砂岩富水规律及水化学特征研究

    高晓云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化学测试、统计分析、水文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刘庄煤矿11-2煤层底板砂岩富水性规律及水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井田范围内11-2煤底板砂岩类型、沉积厚度、裂隙发育、富水性以F25断层为界分区性明显,水质类型为Cl·HCO3—Na或HCO3·Cl—Na型,以采区边界断层为界,主要离子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性,并分析了水样中阳离子Na+、Ca2+、Mg2+主要来源.研究成果可为查清砂岩裂隙含水层分布规律、富水性和水化学特征提供指导,为制订矿井防治水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煤层底板砂岩裂隙水富水性规律水化学特征水层分布规律

    厚煤层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宽度及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王莹
    84-8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动影响下厚煤层区段煤柱的合理留设是煤炭高效安全回采的重要因素.针对该问题依托中能煤矿3号煤2309工作面回风巷区段煤柱留设进行研究.根据围岩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出煤柱合理宽度为8 m,结合Flac3D数值计算分析不同宽度煤柱垂直应力及塑性区,验证煤柱留设宽度不应小于8 m;针对留设煤柱巷道应用差异化支护方法,对煤柱侧采用帮部3道锚索补强的方法进行围岩加固;针对浸泡煤柱、漏风、有害气体涌入等隐患采取煤柱局部注浆和表面喷浆的方式控制.结合矿压监测反馈表明煤柱留设宽度合理,支护效果良好,为类似厚煤层区段煤柱留设提供技术参考.

    煤炭开采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煤柱支护现场监测

    基于BIM技术的煤矿井巷工程成本精准估计研究

    刘睿
    89-9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煤矿井巷工程成本估计精度,提出了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煤矿井巷工程成本精准估计方法.以某项工程为依托,基于BIM技术的网格生成方法和三角剖分方法建立煤矿井巷工程的地质模型,投影主井、副井、风井空间数据,综合构建出煤矿井巷工程的演进模型.对影响工程成本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将分析所得的影响因子数据代入到演进模型中,得出不同施工阶段的过程成本估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估计成本与实际成本一致度达到99.9%,估计结果较为精准,满足煤矿井巷工程施工的现实需求.

    煤矿井巷工程工程成本BIM技术成本估计工程管理估计方法

    本刊征稿征订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