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学(季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学(季刊)
经济学(季刊)

林毅夫,姚洋

季刊

2095-1086

010-62758908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季刊)/Journal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点亮非洲:中国援助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

    许志成张宇
    1499-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国援助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项目与卫星夜晚灯光等数据匹配,转化为0.5经度×0.5纬度的栅格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发现中国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对非洲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积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援助显著促进当地的政治稳定、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国的基础设施援助并非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不受制于受援国政治环境.

    对外援助非洲经济发展

    司法改善与企业投资——基于我国巡回法庭设立的经验研究

    黄俊赵宇胡丹奇陈信元...
    1521-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系统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抑制司法地方化,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开始设立地方巡回法庭.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省份被巡回法庭覆盖后,投资规模显著增加,且非国有企业和法制环境较差地区企业更明显.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巡回法庭的设立提高了企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愿,并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在动态效应上,巡回法庭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本文研究充实了"法与金融"领域的研究文献.

    司法改善企业投资企业诉讼

    地方政府债务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信贷错配视角的研究

    熊琛金昊
    1545-1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包含国有和民营企业、金融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对信贷配置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上升挤出了企业信贷资源,加强了信贷的国企偏好,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2)地方政府债务在2009—2018年间使得国企/民企信贷比平均上升24.2%,TFP下降1.7%,产出下降7.2%;(3)金融供给侧改革、打破国企"刚兑"等政策能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累积的信贷错配效应.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模型的机制与结论.

    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压力信贷错配

    目标引领增长

    李书娟徐现祥
    1571-1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央通过增长目标领导随后的经济增长.基于此,本文尝试考察目标引领经济增长的程度.在理论上,本文贡献了一个识别目标引领增长程度的简洁方法.在实证上,基于2001—2013年的中国地级市样本,本文发现,在经济上行时期,目标对实际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在经济下行时期,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引领程度约为1/3;在2001—2013年间,目标引领经济增长的程度大致不变,保持在1/3左右.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揭示了目标引领经济增长的程度及其条件.

    增长目标经济增长地方官员

    大气环境治理的中国道路——基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探索

    邓辉甘天琦涂正革
    1591-1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官员震慑、企业惩罚和社会动员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央环保督察(CSEP)的现实效果与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CSEP"立竿见影"地改善了中国大气质量,高度集权式的环境执法抑制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污染排放,且具有显著的长期效果,"回头看"政策强化了治理成效.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强有力的行政管制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CSEP制度"抓住主要矛盾、盯住少数关键"的治理模式初见成效,但制度化和法治化道路仍需探索和完善.

    中国环境治理中央环保督察大气质量

    进口竞争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来自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

    邵朝对
    1615-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了产出关税下降引致的进口竞争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逃离竞争机制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而以缩减企业产出规模、降低企业减排支出和弱化政府环境规制效果为具体路径的低成本竞争机制并不存在.此外,低污染企业进入引发的广延边际变动是进口竞争促进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微观环境绩效的新角度,理解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必要性.

    进口竞争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倍差法

    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行为——基于市场可达性视角的研究

    吴群锋刘冲刘青
    1639-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一体化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额,原因是市场一体化降低了企业所在行业的临界出口生产率水平,并促进了既有出口产品的出口市场扩张.对于生产率高的企业、初始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交通基础设施扩张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于具有发展能力和潜力的企业和行业具有更大的促进效果.

    市场一体化企业出口交通基础设施

    消费者异质性、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个体福利分配

    钱学锋李莹王备
    1661-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总体生产率,增加产品种类,使得工业制成品价格下降,最终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因为高收入者消费的工业制成品份额较大,所以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获利的程度也越大.实证结论发现,中间品进口关税每降低10%,工业制成品价格平均下降2.51%;平均而言,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使得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福利上升8.178%,而且这种福利提升作用更有利于高收入家庭.本文不仅揭示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消费效应,而且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含义,即在中国实施扩大进口战略的背景下,需要关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导致的福利分配不平等问题.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消费者异质性个体福利

    跨越省际移民中的文化壁垒:信息沟通与身份认同

    李仲达林建浩邓虹
    1691-1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存在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文化差异是否成为影响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隐形壁垒?本文利用基因、姓氏和方言等群体特征数据,通过主成分方法构建省际文化差异的度量指标.研究表明:在控制地理和经济因素之后,文化差异对2000—2010年的省际移民具有显著的阻碍效应,并且这种阻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缓,工具变量估计等稳健性分析均支持这一发现.进一步分析显示,信息沟通与身份认同是文化差异影响省际移民的两个主要机制.

    文化差异信息沟通身份认同

    性别身份认同对女性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教育与城乡差异的视角

    方颖蓝嘉俊杨阳
    1711-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劳动供给不足日益显现的背景下,本文考察性别身份认同对女性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首先,婚姻市场层面分析证实了中国存在性别身份认同规范;其次,妻子潜在收入超过丈夫的概率越高使妻子劳动参与的概率越低,或使妻子实际收入越有可能低于其潜在收入、相对收入越低、越有可能是家庭帮工;再次,低教育和农业户口组受性别身份认同影响更大;最后,当妻子收入超过丈夫时,随后一年妻子不工作的概率显著上升.

    女性劳动参与性别身份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