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

刘诗白

月刊

1003-5656

economi@swufe.edu.cn

028-87352177

610074

四川省成都外西光华村55号

经济学家/Journal Economis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学家》杂志是由我国经济学界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创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属的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大型经济理论刊物。 《经济学家》杂志由8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共同商讨办刊方针。西南财经大学刘诗白教授任主编,北京大学肖灼基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王永锡教授和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任副主编。 《经济学家》主要发表经济学界新近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的研究;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及反映我国经济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当代国外各派经济理论的介绍和评价等等。 《经济学家》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中国经济学论坛、理论经纬、改革探索、比较与借鉴、研究报告、金融研究、财税研究、农业研究、学者风范、新观察。 《经济学家》1995年6月评为四川省十佳社科期刊,同年12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提名奖。1998年被全国经刊联授予“首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1999年9月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0年8月获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2001年,我刊又再次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体会

    刘伟
    5-6页

    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线索

    胡家勇
    7-14页

    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

    赵峰段雨晨
    15-21页

    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思想基础与战略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论述

    田应奎尹舒
    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改革与发展怎么看和怎么干这一根本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形势,深刻总结和深化认识我国金融工作规律与发展道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从深刻认识深化金融改革重大意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面推进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新时代金融高质量监管四个方面,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金融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与战略引领.

    金融改革金融强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

    沈坤荣程果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所引发的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实现生产力的进步,更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塑造.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要素质的变革和技术组合方式的变化、生产力作用方式的新规律和生产力驱动方式的根本变革对新型生产关系的完善和重塑提出了新要求.形成新型生产关系重在全面深化改革,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更是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然选择,需要着眼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的体制机制建构,进而塑造起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构特征、优化潜力和优化路径

    李佳霖董嘉昌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面临调结构、稳增长、防风险等多重挑战,如何夯实现代化基础、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总量矛盾更是结构矛盾.必须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实际与发展目标,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构特征,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结构优化的潜力和路径.本文基于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生产率提升、动能转换和供需调整方面的潜力,推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等持续优化,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以结构优化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结构特征优化潜力优化路径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国际分工的不平等交换视角

    楼俊超金哲汗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人口红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构成庞大的产业后备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但随着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提高,中国的生育率逐渐下降,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不过,中国长期的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的培育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国际分工的产物,在不平等交换的视角下,实际上将中国置于国际交换中的劣势地位.本文从国际分工的不平等交换切入,剖析了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的实质,指明只有从依靠劳动力数量的人口红利转向依靠劳动力质量的人才红利,才能根本改善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优化创业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倡导终身学习,完善人才政策,加强思想教育,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人尽其才,以期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人口红利人才红利不平等交换国际分工

    数智时代算力经济全球化的资本逻辑及其极化效应

    徐宏潇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力是数智时代的新型生产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控制全球算力产业关键链条,主导着算力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算力经济全球化成为了数字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急先锋":一方面,推动了全球算力的普及与进步,促进了世界数字文明的交流与互促;另一方面,加剧了垄断资本的跨国积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算力鸿沟,并呈现出"算力财富"积累与"算力贫困"积累的极化效应.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算力经济大国迈向算力经济强国的关键阶段,既要抓住算力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也要有效应对其带来的风险挑战,加快发展算力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算力经济发展新秩序.

    资本逻辑算力算力经济极化效应

    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能促进企业供应链稳定吗——来自负面清单的证据

    周明生王珍珠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企业供应链稳定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助力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准自然实验,探究放松市场准入管制与企业供应链稳定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能够促进企业供应链稳定,并且对导入期企业、非国有企业、高垄断行业以及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供应链稳定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供给侧优化要素配置,需求侧释放消费潜能是该政策促进企业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将国内市场一体化纳入供应链稳定指标后,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新指标的正向效应更突出,表明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助推作用.

    放松市场准入管制供应链稳定负面清单全国统一大市场

    国内外产业链耦合协调对国家创新效能的影响研究

    姚树洁安静兰殷红
    8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11-2022年间5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国内外产业链耦合协调对国家创新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与国际产业链耦合协调水平提高显著促进国家创新效能.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主要通过增强企业创新激励、产生并扩大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和提高市场创新偏好等路径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知识吸收能力更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突出和机会均等水平更高的国家,这种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避免产业大规模外迁与去全球化极端情形,促进国内外产业链协调发展,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效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

    国家创新体系创新效能国内产业链国际产业链耦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