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研究导刊
经济研究导刊

孙莉艳

旬刊

1673-291X

jjyjdkzb@sina.com;jjyjdk@163.com

0451-86352437,87512392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经济研究导刊/Journal Economic Research GuideCHS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第一书记的角色定位探赜

    左丽丽荆世杰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脱贫攻坚战中,第一书记通过当好多种角色,为夺取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党的农村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原有的角色定位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在汲取脱贫攻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准确定位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第一书记要做好乡村振兴的"领航者",为村庄发展定好向;做好乡村振兴的"设计师",激活乡村发展的独特价值;做好乡村振兴的"黏合剂",培育乡村发展共同体;做好乡村振兴的"反应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迅速落地;做好乡村振兴的"净化器",引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第一书记只有扮演好上述五大角色,才能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要求,成为推动我国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离职问题研究及建议——以桂西北民族地区S高职院校为例

    唐小荔黄晟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关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未来发展。通过对桂西北民族地区S高职院校近年来教师离职问题调查分析得出,影响教师离职的因素有家庭情感、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压力、薪酬待遇和组织氛围等多方面。为此,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充分规划教职工的成长路径,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强化工作绩效量化考核,塑造民主和谐的组织氛围,以期激发出教职工愿意留校发展并为学校作贡献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教师离职调查研究

    智慧化视域下高校图书馆馆员核心能力增强路径探析

    权倍平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化图书馆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设备设施与人力信息等各种资源相结合,并进行整合与创新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形态。其对传统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积极参与到新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规划与发展中来,进而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和现代化信息处理能力,根据读者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基于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及特征,探讨分析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能力发展的因素,提出增强馆员核心能力的路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员更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智慧化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发展增强路径

    基于演化博弈的政府监管平台策略研究

    李子勋宗刚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平台与商家存在合谋现象,商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直是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消费者、平台、商家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以政府作为外生变量,研究政府如何施策能实现平台监管,杜绝平台的纵容问题从而治理不正当竞争。研究表明:一是为了促进消费者参与监管,政府应使用奖励政策对消费者进行激励,且奖励力度越大,激励效果越好;二是为了促进平台参与监管,拒绝合谋,奖励和惩罚政策都可以用来激励平台,且两种政策效果一致,都是政策力度越大,效果越好;三是为了促进商家自律,根据面临问题的不同,政府的治理策略应有所不同。

    政府监管平台经济演化博弈

    人民法院参与诉源治理的路径探析——基于角色定位角度的思考

    巫小玲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诉源治理是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提升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作为诉源治理机制中的重要解纷主体,主动融入诉源治理机制具有必要性、合理性及正当性。但实践中,因角色定位不清晰、司法解纷功能发挥不充分、司法资源整合与调配不足等原因,阻碍了人民法院参与诉源治理预期效果的实现。人民法院应以"辅助者""指导者""主导者"三种角色参与诉源治理的不同阶段并发挥自身的职能。

    枫桥经验诉源治理机制法院角色定位

    居住权:从人役权到用益物权的嬗变

    孙枢宇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后,居住权被编入用益物权编,形成了新型不动产用益物权格局,实现从人役权到用益物权的嬗变,打破原有的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用益物权体系,形成以房屋为核心的新型不动产用益物权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居住权的人役性严重限制了居住权用益物权性的发挥,使得物权属性的居住权的功能被不断强化。因此,将物权性引入我国居住权制度也是当务之急,我国《民法典》中的居住权制度应在人役性限制下进行重新阐释,实现居住权用益物权本质下的多元功能。

    居住权人役权用益物权收益

    家庭承包地继承规则的检视与重塑——以进城与回乡为视角

    徐进宁金强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承包地继承规则在理论上分为否定继承权的生存权保护主义继承观和肯定继承权的财产权保护主义继承观。实践中该继承规则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主体是农户还是家庭成员,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具有继承性等问题上存有争议。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青年"进城"与乡村振兴战略下城市老年"回乡"的双重背景下,家庭承包地继承规则亟待调整与重构,应当允许继承人选择性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继承人退出承包地的经济补偿机制,通过配套制度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实现国家、集体与个人在农村集体土地权益保护上的平衡。

    家庭承包地继承规则理论检视实践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