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研究导刊
经济研究导刊

孙莉艳

旬刊

1673-291X

jjyjdkzb@sina.com;jjyjdk@163.com

0451-86352437,87512392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经济研究导刊/Journal Economic Research GuideCHS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观意蕴探析

    高蕾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创造了财富,创造了历史。《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劳动为视角,阐释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劳动的实质,由工人与劳动的产品相异化、与劳动的过程相异化、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社会现象,最后推断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相异化的结论。这种异化了的劳动成为了资本家奴役工人的工具。马克思通过透视异化劳动,批判了旧的劳动观念,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失去人本真的活动,要使得劳动成为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就必须扬弃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分析和研究异化劳动不仅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提供了指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劳动观

    "五位一体"视域下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形成机理探讨

    肖帅敏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新时代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的形成机理进行整体性学理探究,有助于全面总结我国减贫治理实践的宝贵经验。其中,政府和市场协同推动为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源泉,完备的政治体制为其夯实了制度基础,文化内生活力为其创造了重要条件,强大社会力量为其提供了关键支撑,保护生态环境为其筑牢了外在保障。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减贫治理中国样本形成机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原因探析

    马海峰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发展战略,中共领导层最初曾有过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想法,但最终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确定,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多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共同作用促成的。必要性主要有新中国当时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充满风险的外贸形势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示范效应。可能性主要有苏联对华援助的确定、中国资源丰富、中国共产党严密有力的组织体系和超强的执行能力。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新中国彻底扭转了旧中国留下的工业基础极度薄弱的局面,从此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可能性

    沿黄山东段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

    衣依张二勋赵莹莹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区特别是沿黄山东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运用系统耦合理论,以沿黄山东段九个地市作为案例区域,从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入手,对2012-2022年沿黄山东段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沿黄山东段总体耦合度不高,呈波动演进状,涨幅不大,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沿黄山东段各市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区域分异明显,人口迁移波动涨幅不大。因此,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沿黄山东段九市应"腾笼换鸟",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以及加大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度,共同促进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达到最理想状态。

    黄河流域耦合协调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山东省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

    尹家欣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的农民工群体主要是以"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同时,他们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于社会融入情况的关注也会与日俱增。因此,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势在必行。基于此,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对就业制度进行完善、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要通过开展社区活动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隔阂,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素质,增加他们的留城自信心,从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保障

    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幸福院优化路径

    刘阳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农村各类问题均得到较好解决。如今越来越多学者研究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提出农村幸福院建设将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建设规模化的农村幸福院,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资金、制度、宣传、运行方面的问题。从农村幸福院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幸福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为建设以养老服务为中心、以村集体为辐射、以政府为支撑的高质量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幸福院提供参考。

    农村幸福院农村互助养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基于东北乡村振兴的开放教育服务乡镇社区教育研究

    郭秀芳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镇社区教育是乡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开放教育作为东北地区乡镇社区教育四级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开放教育服务乡镇社区教育的思路与方向,助力乡镇社区教育人才培养,责无旁贷。从分析东北地区乡镇社区教育现状入手,针对当前东北地区乡镇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开放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服务乡镇社区教育的解决策略。

    乡村振兴开放教育乡镇社区教育

    渝南黔北地区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研究

    周双双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依托乡村农业资源的一种旅游新业态,与乡村振兴关联密切。渝南黔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期,二者的耦合发展是实现本区域后发赶超的关键。同时,渝南黔北地区不仅有一定的文化资源禀赋、完善的配套,还有良好的政策支撑,更有利益主体的需求,这为推动本区域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为此,渝南黔北地区要以资源优势为支撑,从文化挖掘与建构、政府先行与施力、社会行动与赋能等方面入手,加快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发展,推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渝南黔北文化旅游乡村振兴耦合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投融资问题研究

    刘从敏刘永旗时怡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就离不开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长期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近年来,黑龙江省乡村振兴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新兴投资主体不断增多,投融资模式不断创新,但金融支持体系仍不够完善,社会资金难以注入,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且监管不足。通过对当前黑龙江省乡村振兴投融资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新型乡村振兴投融资体系路径选择,以推动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以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投融资乡村振兴黑龙江省

    利用供应链金融破解黑龙江省农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研究

    王富文燕楠田宏博李顺鑫...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其中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总数占黑龙江省企业的一半以上。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中小微企业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致使融资难成为其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运用供应链金融对缓解其融资压力具有较大作用。基于此,结合农产品供应链理论,以供应链金融视角分析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融资情况,探讨如何改变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为促进农产品供应链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对策及建议。

    供应链金融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