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具与室内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具与室内装饰
家具与室内装饰

王周

月刊

1006-8260

0731-85623185

410004

湖南长沙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学院环艺设计学院

家具与室内装饰/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选取行业内专家,刊登权威的专业论文,促进家具与室内装饰业的发展与提高。主要以学术论坛、学术实践为主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程式化下的创新:AIGC人机合作式环境空间创意设计表达

    吕金阳黄剑波罗帆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探索了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如何与AIGC协作进行环境空间创意设计表达实践.AIGC技术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充当"技术执行工具",其偶然生成的视觉效果对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甚至成为其新的创新思维源泉,整个"人机合作"过程建构了从"不确定"到"确定"的空间创意设计体系.通过分析人机合作式环境空间设计表达的原理,以Midjourney设计训练为例探讨了程式化设计方案生成机制与流程,进而研究了人机协作环境空间设计的实现方式,以及搭配相关案例的应用实践和评价研究.研究发现,Midjourney通过训练生成具有特定风格的环境空间创意设计效果图,助推设计师发散思维、激发灵感,并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创新速度.Midjourney以规程化为基础,成功实现"人机协作"环境空间创意设计表达,有效破解传统创意设计表达的困局,铸造创意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Midjourney环境空间设计合作式程式化创意设计

    基于CAS理论的非遗传统技艺传承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刘昶李彬彬张欣荣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模式受物理场景的局限以及传承主体的固化,导致传统技艺传承体验受限和传播目标缺失,已难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现状.通过以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为指导,借助"自适应主体"的引入,从"主体"与"环境"交互的角度审视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设计一个"体验+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统技艺传承模式评价体系,为非遗保护、传承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全面和动态的评价工具和策略,有助于实现非遗的活态保护和创造性转化.

    非遗传统技艺传承模式评价指标复杂适应系统

    汉至唐之间屏风榻形制演变特点及成因研究

    周振辉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汉至唐屏风榻从低矮型向高型转变过程中形制演变的特点以及产生原因.以画像石、墓室壁画、考古发掘文物以及相关文献等资料为基础,梳理了汉至唐各时期屏风榻形制的特点.结果表明,汉唐间屏风榻主要经历了尺度上由低型到高型、结构上由开放到封闭、屏风样式上由独扇到多扇、屏画题材上由教化到审美的演进趋势;同时发现,南北朝是屏风榻形制转变的重要时期,此时南北地区屏风榻形制存在较大差异.自南北朝后,隋唐屏风榻在南北朝北方地区形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礼制的规训、技术的制约,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存在必然联系.

    屏风榻汉唐形制演变成因

    《智能设计·标新知来》专刊寄语

    郝凝辉
    前插1-前插2页

    投稿须知

    前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