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左彩凤
    378-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乳腺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了解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特征,结果是中青年组表现为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抑郁和焦虑因子与功能领域呈负相关,老年组表现为躯体化、恐怖、偏执,与症状领域呈负相关(P<0.05),即不同年龄阶段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不同.

    乳腺癌年龄心理特征生活质量

    分析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叶明芳
    378-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进修医院接诊的42例产后大出血病人的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采取介入治疗后有24例马上止血生效,有4例出血量显著降低.手术之后逐渐康复,没有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产后出血应用介入治疗不仅简便有效,同时并发症较少且不用摘除子宫,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介人治疗产后大出血临床观察护理

    妇产科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晓蓉
    379-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目前妇产科护理的现状,分析现在存在的缺陷问题,并提出一些管理方法和策略.方法:深入研究现在妇产科护理的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对我院48例出现妇产科护理缺陷的情况做一个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妇产科护理确实是有一定的缺陷,发生缺陷的因素为年龄因素,职称因素和工作年限等等因素.结论: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逐步完善妇产科护理的模式,合理利用和使用现有资源,逐步减少妇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的概率.

    妇产科护理缺陷原因对策

    不同方案联合用药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朱月琴
    380-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方案联合用药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0年8月到2011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医的OP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或伴有骨量减少的妇女10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3组,其中A组28例,均进行口服阿法骨化醇和氨基酸螯合钙;B组45例,在A组基础上加上了替勃龙;C组27例,其在A组基础上加上了阿伦磷酸钠.选取的100例均连续不间断的服药42周.在治疗的前后期采用酶联免疫法检25-羟维生素、羟基末端肽和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的情况同时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左股骨骨密度和腰椎第1-4节.结果:100例中有6例(占6%)因副反应较重不能忍受而主动停止用药退出,其中A组失去联系的1例,B组自动停药的2例,C组副反应作用强烈的1例,退出的病人不进行统计.(1)左股骨骨密度(BMD):3组妇女经治疗后左股骨骨密度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3组BMD分别为(0.85±0.14)、(0.88±0.16)、(0.86±0.11)g/cm2,而治疗后3组情况分别为(0.89±0.04)、(0.90±0.09)、(0.88±0.13)g/cm2.将B、C两组与A组进行比较分析,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B、C进行比较,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2)疼痛状况:42周后经治疗的3组妇女,疼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88.9%、93%、96%;骨代谢指标:A、B、C三组较治疗前都明显下降,前后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都适用于OP治疗,A方案为基础治疗,而B、C方案较A方案有明显改善,3种方案对减少骨吸收、增加BMD、降低骨转换都有良好的效果.

    联合骨密度绝经骨质疏松药物疗法

    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何文丽
    380-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收诊的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4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性报道.结果:所有孕妇均成功急救和治疗,未出现死亡病例,治愈率为100%;所有孕妇均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期间未出现其他的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7.83±1.02)d.结论: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孕妇病情紧急危重,需要给予及时的急救和合理的护理,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安排手术抢救生命.

    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伍达辉
    38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情况,分析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高危因素.结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长,肺部感染比例高,吸氧时间长,体质量更低,与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主要与体质量、肺部感染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关,需要临床医生给予综合干预,积极预防.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护理体会

    张玮
    382-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导致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导致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主要为重度妊高症(30.0%)、胎盘早剥(25.0%)和产后出血(17.5%);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40例患者痊愈28例,好转8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要根据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证产妇安全.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

    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效果观察

    毛席强
    382-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8例,根据术中保留神经情况分为对比组38例和观察组60例,对比组术中切除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观察组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对比组患侧及患侧内臂皮肤感觉异常32例(84.2%),肌肉严重萎缩患者31例(81.6%)轻度萎缩7例(18.4%);观察组患侧及患侧内臂皮肤感觉异常5例(8.3%),无严重萎缩发生,18例(30%)患者发生轻度肌肉萎缩情况,两组在术后患侧及患侧内臂皮肤感觉情况、肌肉萎缩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意义,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手术

    儿科临床研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问题探析

    蒋国丞
    383-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表现,以便找出正确的质量方针.方法:采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结果:儿童期支原体肺炎特点与婴幼儿时期的支原体肺炎特点有所不同,临床表现为儿童时期支原体肺炎患者更容易患肺外并发症,婴幼儿时期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部会出现啰音.结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从而能够减短疗程、提高疗效.

    儿科临床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

    浅谈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

    王巧杨培娥
    384-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调研分析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运动和语言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家长护理等基础护理知识,旨在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提供正确、科学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脑瘫患儿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