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研究

    董守金熊燕冯树芳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研究.方法:本次共选择60例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笔者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重庆三军医大第二附属医院学习时收治,随机分组就子宫动脉结扎术(对照组)与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预后进行对比,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持续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体温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选取病例止血有效率和子宫保留率均为95%,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65%,子宫保留率为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率,提高止血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妇产科难活性大出血临床治疗研究

    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比较分析

    白成祥
    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声带息肉治疗中,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2011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声带息肉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电子喉镜治疗,1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支撑喉镜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带蒂息肉治愈率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广基息肉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带息肉治疗中,在治疗广基息肉时,建议选择支撑喉镜.带蒂息肉治疗时,建议选择电子喉镜.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各有利弊,只要准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就能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组织,保留声带功能,提高患者发生质量.

    声带息肉支撑喉镜电子喉镜广基息肉带蒂息肉

    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李庆松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骨外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便更好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的38名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学历、护理经验、是否接受过护理培训等条件分为专业组和对照组.专业组19名护理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3年以上护理经验、接受过专业的临床护理培训;对照组19名护理人员,均为中专以上学历、护理经验1年以下、未接受过专业的临床护理培训.分析比较两组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并观察护理中存在的差异性,找到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专业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9%,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专业的医护人员在护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骨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干预措施

    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张炜
    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等比重的布比卡因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采用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布比卡因等比重方式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重比重方式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情况、新生儿的Apgar评定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上不存在明显差别;但研究组的最高镇痛平面相对更高,至最大阻滞的时间相对更短;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两组整体差异性不显著,但对照组中出现1例评分在4-7分的新生儿;另外,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更轻;研究组麻醉效果总体更理想(P<0.05).结论:等比重的布比卡因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手术中具有理想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临床在行剖宫产术时可积极应用.

    布比卡因等比重剖宫产

    手术治疗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预后分析

    张英育黄佳勇
    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度脑外伤患者脑疝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适当的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来本院神经外科就诊治疗的42例脑外伤致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原发伤类型分组并接受手术治疗,半年后按格拉斯格预后评分(cos)统计记录手术预后效果,按统计学方法确定其差别.结果:硬膜外血肿患者死亡率最低,而弥漫性脑肿胀组的死亡率最高,预后最差,GCS评分、减压时间、散大瞳孔脑池结构闭塞、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对手术效果影响较大.结论:脑外伤脑疝患者的手术疗效不仅与脑原发伤类型相关,还受多因素的影响,应该客观分析,决定最大效应的选择治疗措施.

    脑外伤脑疝外科手术预后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谢家德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2012年2月-2013 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住院时心脏超声示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住院时脑钠肽(BNP)浓度、患者住院时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1月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和心衰用药情况.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为常见并且伴随心脏扩大、心功能恶化,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无发生组比较BNP显著增高,胺碘酮、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为临床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胺碘酮者与不使用者比较β受体阻滞剂使用量下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预后相关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治疗心衰药物有相互影响.

    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胺碘酮

    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吴雪青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对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诊治方法.方法:2011-06-11到2013-06-11,我院接收因眼外伤所致青光眼的患者127例(青光眼127只).用药对青光眼给予诊治,对眼压经降眼压药物(全身、局部)予以控制,为了减轻眼内炎性反应、眼睛小梁网水肿,给予耱皮质激素.如果药物控制效果不佳,则考虑手术诊治.结果:眼压于入院之时为(42.46±6.12)mmHg,眼压于出院之时是(16.63±4.34)mmHg.其中,104例眼外伤者的眼压正常,15例眼外伤者的眼压偏高,8例眼外伤者的眼压偏低.在127例因眼外伤引致青光眼者中,3例眼外伤者术中眼出血,4例眼外伤者术毕眼出血,1例眼外伤者视网膜脱离.结论:因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具有复杂的病症分类,对症治疗对临床治愈很重要.

    青光眼眼外伤早期继发晶状体相关型房角挫伤型对症治疗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疗效比较

    张贵平
    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经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诊治胃肠道穿孔的临床效用.方法:随机将126例胃肠道穿孔者分组:肠道穿孔组(63例)与对照穿孔组(63例),肠道穿孔组经腹腔镜手术诊疗,对照穿孔组经开腹手术诊疗,术后,分析对比肠道穿孔组与对照穿孔组的镇痛药使用状况、肛门排气状况、并发症情况及手术、住院时间.结果:比较肠道穿孔组和对照穿孔组的手术耗时情况,肠道穿孔组和对照穿孔组耗时相当,P>0.05.比较肠道穿孔组和对照穿孔组的住院时间,肠道穿孔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穿孔组少,P<0.05.比较术后肠道穿孔组和对照穿孔组的排气时间、并发症及镇痛药应用情况,肠道穿孔组的情况比对照穿孔组好,P<0.05.结论:在对胃肠道穿孔的1临床诊疗中,实施腹腔镜手术可使术后并发症减少,且能加速术后恢复,住院时间短.相对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医疗价值更大.

    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胃肠道穿孔并发症住院时间医疗价值

    VSD在骨科四肢开放伤创面修复的应用与护理

    丁杰王巧丽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开放性伤创面修复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36例四肢开放创伤面应用VSD技术进行软组织缺损修复.结果:创面全部愈合,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VSD是骨科引流技术的革新,是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经济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四肢创面修复护理

    不同时机及长期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分析

    刘登贤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及长期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处置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用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6例,分析不同时机及长期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措施及效果,指导临床高压氧诊治实践.结果:不同时机及长期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患者在临床治愈率、伤残率、并发症等预后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是适合的,但是要掌握适应症,更重要的是治疗时机的把握,长期高压氧治疗有利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积极价值.

    颅脑外伤高压氧治疗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