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86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特征分析

    田文虹
    11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老年肺结核的X线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86例,行X线检查,分析其X线胸片特征;结果:胸部X线呈现不典型改变,病变常表现为多发,双侧肺部发病,患病肺叶数量比较多,且多累积下肺叶,多为云雾状、斑片状以及条索状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特征,多见空洞等特征;结论: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X线检查,能够降低老年患者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老年肺结核X线特征

    多螺旋CT诊断肺结核的临床应用分析

    张俊华王丽丽张桂青
    11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的多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取我院61例患者的多螺旋CT和普通胸片资料,并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在确定患者是否为肺结核方面、确定肺结核灶累及范围方面、确定肺结核并发特殊部位方面(CT定位更具有优势)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现肺结核病灶影像学征像方面,CT优于胸片,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胸片可以准确地发现、评估病灶的性质,但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发现胸片不能(或不易)发现的特殊部位(如胸膜、支气管内膜、淋巴结结核)的结核灶;CT与普通胸片相比可提供更多影像学征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肺结核多螺旋CT普通胸片诊断价值

    肠梗阻的超声诊断

    杨建红黄洪君
    114-114页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

    康志红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做血常规检查的8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集80例健康志愿者的2份血液标本(静脉血和末梢血)后,根据血液标本采集到进行检测时间间隔,分为2小时组和24小时组.分别比较不同时间送检、不同保存温度和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结果:2小时组标本的白细胞计数高于24小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时组红细胞计数低于23小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时组血小板计数低于24小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保存组和低温保存组血液标本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采血组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末梢采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采血组的血小板计数高于末梢采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种因素对于血常规检查结果有影响,血液的送检时间和采血部位的不同对血常规检查影响较大,检验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要对其了解,并做好相关措施,以保证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A群轮状病毒感染儿童hsCRP、cTnI、CK等结果的分析

    俞文娴曹娟
    11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A群轮状病毒感染儿童hsCRP、cTnI、CK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患者大便中的A群轮状病毒、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其血清中的心肌酶、金标法测hsCRP、并作肠道菌群分析,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测定.结果:轮状病毒感染患者的CK,cTnI,hs-CRP呈同步递增关系,阳性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群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胃肠道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引起心肌的损伤,也可导致hsCRP明显升高,对这些项目的检测有助该病的诊断、治疗.

    轮状病毒hsCRPcTnICK

    真菌培养对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探讨

    王坤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真菌培养对诊断和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我院门诊收治的真菌性皮肤病患者78例,对他们患病皮肤细胞进行真菌培养,观察分析其真菌种类,从而对皮肤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癣菌疹、真菌性龟头炎对症治疗治愈率100%,其它病例治愈率98%,总治愈率99%,分析发现:真菌培养对一些不易分辨的真菌性皮肤病的明确诊断具有很大帮助,对临床用药起到了方向性指导作用.

    真菌培养皮肤病治疗应用

    一起校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测

    王晓英
    11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学生营养早餐中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根据国标GB/T4789-2003对营养早餐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加强校园学营养早餐的常规检测工作,做到预防为主,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食物中毒加强管理

    263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张丽娟杨冬铭
    11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血液标本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1年10到2012年10月2632份血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44株(18.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株(14.83%),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13.14%),肺炎克雷伯菌18株(7.63%),鲍曼不动杆菌14株(5.93%).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高.结论:血培养中分离出的菌种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医院应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采取合理的抗菌治疗.

    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4、干扰素-γ及免疫球蛋白-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妮娜
    11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哮喘患儿血清IL-4、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5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IL-4、IgE水平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临床缓解期血清IL-4、IgE水平高于正常组儿童,急性发作期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IL-4与总IgE存在相关性呈正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免疫球蛋白E

    糖耐量异常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张耀辉魏家琳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1月至2012年0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分别行OGTT试验,根据结果分为糖耐量异常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行OGTT试验后的血糖水平,然后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患者中有较高的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结论:冠心病患者中有较高的血糖代谢异常发生率,OGTT试验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筛选糖耐量异常的重要方法.

    冠心病OGTT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