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丁刚雄
    139-139页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李波李云峰蔡浩肖勇...
    14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报告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2例,观察其抽吸、碎吸、液化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CT片三维定位、确定最佳穿刺点,应用YL-1型经皮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血肿.结果:血肿首次清除率20%~40%,平均为30%;术后1周为70%~100%.置管引流3~9天.术后7天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明显.3~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I级9例、II级14例、III级16例、IV级5例,死亡8例.治愈率44.2%,轻残率30.7%,重残率9.6%,病死率15.4%.结论:显示该项技术安全、只需局麻、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疗程短、费用低、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重残率低,病死率低.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普通胸外科术后感染的分析

    彭安济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引发普通胸部科外科手术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预防手术之后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方法:收集了2007年9月-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胸部外科手术的2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178例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采用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分析并研究各种能够引起胸部外科手术之后的感染因素,并且对医护人员,手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的消毒结果进行了详细检测和分析,对于手术室内的空气也进行了检测,同时收集整理病案室中的资料.结果:258例胸部外科手术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了术后感染的症状,感染率是4.65%.178例男性患者,8例患者感染,感染率是4.49%.80例女性患者,4例患者感染,感染率是5.00%.上述258例胸部外科手术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了术后感染的症状.4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感染率占33.33%.3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感染率占25.00%.3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感染,感染率占25.00%,2例患者其他部位感染,感染率占16.67%.手术时间低于4小时的病207例,5例感染,感染率是2.41%;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病例51例,7例感染,感染率是13.73%.住院时间低于14天的病例117例,5例感染,感染率是4.27%;住院时间超过14天的病例141例,7例感染,感染率是4.96%.使用抗生素种类少于或等于2种的病例226例,2例感染,感染率是0.09%;使用抗生素种类超过2种的病例32例,10例感染,感染率是31.25%.结论:在胸部外科手术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严格控制手术时间的长短,住院天数的长短,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尽量避免手术中,手术器材,手术人员以及患者皮肤等等造成的感染.

    术后感染普通胸部外科手术影响因素预后

    阑尾切除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叶其兵
    14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阑尾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降低再次手术的几率.方法:本院20年来共收治行切除后再次手术的患者39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其再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本院收治的39例患者进行再手术的原因集中在内出血、肠梗阻、肠瘘、腹部肿块等,在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的病症均得到显著的疗效.结论:临床中对患者进行阑尾切除的过程中,由于有的外科医生认为阑尾切除系小手术,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手术过程熟练程度较差等原因,造成患者需进行再手术,运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其出现的几率.

    阑尾切除术早期再手术原因治疗措施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欧阳志雄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临床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住院时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心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脑钠肽BNP浓度,以及患者住院时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和治疗效果,出院1个月后患者抗心衰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普遍较高,而且随着心室内径扩大和心功能恶化,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来越高(p<0.05);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与无发生患者相比,LVEF值显著降低(p<0.05),BNP显著增高(p<0.05);胺碘酮、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使用胺碘酮患者和使用中药类患者相比,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胺碘酮和不使用患者相比,出院1个月后β受体阻滞剂使用量明显下降(p<0.05),ACEI/ARB类药物使用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预后无关,临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出院后服用抗心衰药物有重要影响.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黄浩
    14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救治措施的实施,总结临床经验,分析临床注意点,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32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综合诊治,28例采取手术治疗,存活29例(90.62%),死亡3例,发生并发症4例,中残3例,其余恢复良好.结论: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病情复杂多变,早期明确诊断以及综合性的诊治措施有利于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脑梗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0例救治分析

    刘明斌
    14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救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补液、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的全面治疗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主要由于各类感染、胰岛素或降血糖药使用不当、饮食不当以及过度劳累引起DKA,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恶吐、腹痛、发热为主的临床特征;出现了代谢性酸中毒、脱水、低钾、低钠、组织缺氧、甚至出现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经全面治疗措施以后,78例患者成功治愈,1例合并肾病死于肾衰,1例合并老年冠心病死于心衰,患者治疗24h之后,血糖平均下降到13.67ml,所用胰岛素平均为(38.23±5.36)u,治疗48h之后,血钾、钠、氯恢复正常,CO2恢复正常,酮体转阴.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生理改变复杂,并发症多,临床上应采取全面,动态,积极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胰岛素

    输尿管末端小结石的CT诊断分析

    路兵
    14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在诊断输尿管末端小结石方面的临床诊治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输尿管末端小结石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都进行CT平扫检查,结果由经尿道排石证实.结果:输尿管末端小结石具有典型特征性的CT表现,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钙化点样的高密度影,而当小结石的直径<6.0mm的时候,CT值≥82HU,CT的确诊率可以达到100%;CT诊断对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继发性局部病变,如肾盂积水、输尿管壁的水肿显示较好.结论:CT诊断具有无创、准确、安全、耐受性良好等优点,是目前在临床上确诊输尿管末端小结石有效而又安全的检查方法,值得广大临床医生推广使用.

    输尿管末端小结石CT诊断分析安全

    急诊剖宫产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

    周华杨柳
    147-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2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诊剖宫产术产妇,随机按A组、B组、C组各40例划分,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C组行静脉麻醉,回顾各组临床资料.结果:A组和C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早于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C组Apgar 评分略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低血压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剖宫产术中,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获得理想镇痛,肌松效果满意,起效快,效果显著.但对重症及不具备椎管内麻醉指征的产妇,可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也可获得理想效果.

    急诊剖宫产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静脉麻醉

    用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的方法和体会

    梅光应
    148-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