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
健康必读

旬刊

健康必读/Journal Jiankang Bid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腓骨截骨术治疗对疼痛程度与关节恢复的干预效果

    王伟
    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腓骨截骨术治疗效果及其对疼痛程度和关节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6月-2020年10月接收,基于平行对照法分组,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分别实施关节镜清除手术与腓骨截骨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00%)比对照组(30。00%)低,差异明显(P<0。05);膝关节评分和疼痛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5。00%)比对照组(65。00%)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过程中,腓骨截骨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而且安全性高,能够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膝骨性关节炎腓骨截骨术疼痛关节恢复

    盆底超声诊断压力性尿失禁与康复治疗效果

    王琼娜
    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盆底超声诊断压力性尿失禁及其康复疗效的观察。方法:选择2018。08。01~2019。09。30在本院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回顾性查看其临床相关资料,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盆底超声检查为正常的已生育女性,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3~56岁,产次1~3次;观察组年龄24~57岁,产次1~3次。所有患者均进行负荷、垫片试验及尿动力学检查。除外神经肌肉病变、激素替代治疗、糖尿病和骨盆损伤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超声数据及盆底康复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静息状态膀胱颈(22。75±4。01)mm和valsalva状态膀胱颈(-8。77±6。91)mm位置下移,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QoL问卷评分与盆底康复治疗前后1h漏尿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I-QoL问卷评分均值(30。12±11。13)分,治疗后I-QoL问卷评分均值(50。88±15。19)分,观察组治疗后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底超声检查结果为相比正常女性其膀胱颈位置低,膀胱颈移动度增加,经盆底康复治疗后膀胱颈位置较治疗前上移,膀胱颈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盆底超声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分析

    王瑞民
    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探索。方法:选取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患有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分成对照及观察组,2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则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Harris等指标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行不同手术方案后,比较和分析患者的VAS和Harris各项指标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结论(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案,有效的提升患者关节功能锻炼和手术效果,可供临床优先选用。

    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效果

    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及对提升患者康复率分析

    王蕊
    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在快速性心律失常(Tachycardia Arrhythmia,TA)的治疗效果及对提升患者康复率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科2017年3月15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30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皇者,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甲组用药选择伊伐布雷定,乙组用药选择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干预后患者康复率。结果:经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药品对快速心律失常均有较好干预效果,但伊伐布雷定的治疗效果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优于胺碘酮。结论:伊伐布雷定对快速心律失常症有较好干预效果,建议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干预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伊伐布雷定用药方案。

    文拉法辛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谢剑瑜
    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文拉法辛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的整体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精神性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再加以利培酮治疗,采用HAMD、BRP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统计不同治疗方法对两项指标评分水平的影响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性进行统计,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整体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BRP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体疗效高于单一组(92。50%vs 80。00%,P<0。05)。结论:对于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采取文拉法辛联合利培酮共同治疗,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总体治疗效果优于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

    文拉法辛利培酮疗效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观察及评价

    谢瑾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方法具有多样性,本文主要探究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根据放疗期间受否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分为两组,排除其他脏器转移影响治疗过程(除外骨转移)每组入选30名,实验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放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1年存活率进行探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计算两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实验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脑转移的疾病治疗中应采取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完成治疗,安全、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卡培他滨放疗乳腺癌脑转移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证的预防及处理

    魏景东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式。方法:研究对象取自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6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按照不同的并发症处理方式分组。实验组予以优质性的并发症处理预防方法(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式处理(43例),对比效果。结果:从并发症处理成功率上看,实验组为97。7%(42/43),对照组为69。8%(30/43),存在差异(P<0。05);从生活质量上分析,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为(83。2±1。2)分、心理功能为(84。2±0。2)分、人际关系为(85。1±0。2)分、社会功能为(83。2±0。1)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为(71。5±0。3)分、心理功能为(71。2±0。3)分、人际关系为(71。2±0。4)分、社会功能为(71。6±0。2)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预防方式,能明显提升处理成功率,并进一步对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预防处理

    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严洁任建东
    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于确诊黄疸疾病的新生儿,应用蓝光照射的方式协同早期的抚触方式对疾病干预的价值。方法:纳入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对患儿疾病的治疗上,对照组仅是单一用蓝光对患儿照射以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除蓝光照射同时配合早期的抚触干预,进行疗效的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在黄疸消退、初次排便及胎便转黄等指标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上实验组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疸新生儿的治疗,通过蓝光协同早期辅助进行疾病的干预,对促进患儿症状的改善具有良好价值。

    蓝光照射早期抚触新生儿黄疸

    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尹业超
    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析。方法:将我院收集的共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19年7月~2020年4月)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31例,对照组病例采取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病例在前者基础上采取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并对患者临床取得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中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数值经测评相较对照组均呈更低显示,P<0。05。此外,NIHSS评分比较,观察组为(5。02±3。28)分,而对照组为(10。78±4。04)分,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确,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安全性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出血风险,临床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缺血性脑卒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氯吡格雷血液流变学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效果

    左海燕
    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Metformin)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2-d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dm患者病例资料,选取合格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0)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Metformin治疗,对照组(n=50)采用Metformin治疗,治疗4周后,就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s)、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各血糖指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s、2hPG及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Metformin治疗社区2-dm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及提高安全性,建议推广。

    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