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前沿
健康前沿

月刊

健康前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李寅荧
    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带状疱疹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中药、拔管、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疼痛消失时间、皮疹水疱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6。7%(P<0。05)。结论:针对带状疱疹患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其能够缩短患者治愈时间,使患者病情得到快速缓解,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中医综合疗法带状疱疹拔管针刺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效果

    李志新
    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状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随机数字均分,两组患者人数都是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而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单纯西医治疗,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要明显由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对于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受孕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免疫性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效果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申斌
    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的糖尿病病人已经将近1亿人,该数字使得我国糖尿病人数超过了印度,首次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当前我国还有将近2亿人的糖尿病前期病人。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开始变为病人早死或致残的主要因素,给社会、家庭、患者本人带来了极大的生活负担。根据研究资料显示,把西医知识和我国原有的中医理论知识展开有效的融合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增强病人对健康相关行为的认知程度,使得病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西医结合

    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应用

    齐会珍
    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管后遗症患者为对象,研究针药结合疗法在临床中治疗效果。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40例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单纯的电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做详细记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后遗症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明显有效,采取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针药结合脑血管后遗症临床应用

    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在感染科的应用

    胡超芬祝翠霞何媛
    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在感染科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8年8月在本科就诊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为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给予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为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给予普通留置针进行输液。应用入院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二组留置针的堵管发生率、留置时间、机械性静脉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留置针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职业暴露针刺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感染科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的输液治疗,可有效防止针刺伤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方便临床应用和应急抢救,值得推广使用。

    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感染科应用

    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调查

    王艳华
    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体检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9。6±7。25)、(45。1±6。6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3±5。32)、(32。7±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对比探讨

    赵立权
    279,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闭合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骨折处愈合情况,两组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等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闭合复位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可以取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同等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创伤,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SanderⅡ型跟骨骨折对比疗效

    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宋敏
    280,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本组患者均行化疗治疗,根据置管技术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给对照组患者行CVC置管技术,给观察组患者行PICC置管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的留置时间,以及穿刺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穿刺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18。52%),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时,多采用静脉治疗,在静脉治疗中采用PICC置管治疗,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较高、导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少,更加适合临床化疗治疗,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PICC置管CVC置管恶性肿瘤静脉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肖丽其
    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采选2018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SPSS随机数法分为参考组、考察组,各44例,分别予以西医治疗、蒙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 考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参考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安全。结论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优化疗效,且用药安全,可推广使用。

    西医蒙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安全性

    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外科手术疗效的观察情况

    蒋鸿鹦
    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纳入的36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首先通过手术处理颅脑创伤,然后再实施耳大神经移植修复术或者是面神经端吻合术。术后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文36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面神经均良好恢复,其中痊愈18例,Ⅰ级有效7例,Ⅱ级有效6例,Ⅲ级有效3例,Ⅳ级有效2例。结论:针对并发面神经损伤的颅脑创伤患者,积极救治颅脑创伤的同时加强修复面部神经,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应用。

    颅脑创伤面神经损伤外科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