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的应用

    刘雨杭杜晓诗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腹壁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孕晚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54例孕晚期前置胎盘产妇的病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经腹壁超声检查,实验组在实施经腹壁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经会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的误诊、漏诊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误诊0例(0%),漏诊1例(3.7%),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92.59%;对照组误诊2例(74.07%),漏诊5例(18.52%),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74.0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晚期产妇前置胎盘采用经腹壁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大幅度降低误诊和漏诊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经腹壁超声经会阴超声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张雷高哲周爱国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本院90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段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法.观察组在诱导后采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在诱导后采取静脉麻醉维持.测定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术后12h三个时间段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S100β蛋白的浓度;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术后疼痛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术后12h三个时间段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S100β蛋白的水平均要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较短时间内清醒,疼痛评分也明显更低,与对照组比较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氧化应激反应,并且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清醒,术后的痛感也较低,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右美托咪定颅内血肿清除术脑保护作用

    人文关怀对直肠癌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洁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在直肠癌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人文关怀直肠癌满意度生活质量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的影响

    吕争辉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A、B两组各100例,A组采用传统液体复苏法,B组采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输液量(602.26±101.67)mL和PT(凝血酶原时间)(11.29±1.87)s均明显小于A组的(2145.35±394.31)mL和(15.35±2.64)s(P<0.05);B组Hb(血红蛋白)(117.24±23.52)g/L、HCT(红细胞压积)(0.319±0.056)L/L和PLT(血小板计数)(174.27±31.46)×109/L均明显高于A组的(104.21±17.67)g/L、(0.240±0.044)L/L和(105.43±18.62)×109/L(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11.00%)明显低于A组(37.00%)(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促进创伤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性休克凝血功能

    小儿腹泻护理中精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章忠丽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腹泻治疗护理中采用精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腹泻患儿114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5).观察组予以精细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精细护理干预能提升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说明精细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小儿腹泻精细护理干预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心外科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纪妍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心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心脏外科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外科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快速康复外科心外科满意度

    不同取痰方式对新发结核病患者结核菌检出率的影响

    黄永鸿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取痰方式对新发结核病患者结核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405例新发结核病患者和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35例健康者,将以上人员分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1组),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2组),肺外结核(3组),健康者(4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和抗酸杆菌涂片检测等,共收取痰标本540份痰标本.结果:1组患者,雾化引痰涂片阳性率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检出率高于常规取痰方式,2组患者和3组患者雾化引痰的改良罗氏固体培养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取痰方式,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雾化引痰方式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取痰方式,疑似结核患者需要送检雾化引痰标本进行结核菌涂片检测.涂片肺外结核与阴性肺结核患者也能够利用呼吸道降低排菌,因此在防控结核病期间需要足够重视.

    不同取痰方式新发结核病结核菌检出率

    PDCA循环在提高小儿血标本合格率的作用

    李丽谭汉梅何晓玲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持续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提高我科住院患儿临床血液标本送检合格率.方法:对2018年2—5月送检的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及原因分析,在2018年6—9日期间通过实施PDCA循环的阶段性改进.建立科室标本采集管理制度,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血标本采集,送检运用规范的知识及操作培训,每月组织实施、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实施PDCA管理前我科血标本不合格例数为3.67%.经过PDCA循环的管理,实施干预措施后,我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例数降低至1.09%.且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我科血标本采集进行持续改进,有效的提高患儿血标本采集合格率,提高了医生、检验科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PDCA患儿标本采集合格率

    分析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

    崔京京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抽取300名参与口腔检查的患儿作为调查目标,儿童年龄在3-6岁之间,且对父母实施问卷调查.结果:3-6岁患儿中存在龋齿124例,平均患龋率为41.33%,龋牙充填25例,龋牙充填率为8.33%.在儿童乳牙龋病相关因素调查方面,突出表现在睡前吃甜食、经常喝甜饮料、牙齿检查时间间隔及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结论:儿童乳牙龋齿的发生,与儿童个人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密切相关,需要提升儿童牙齿检查的重视程度,实施口腔健康教育,做好儿童乳牙龋齿的防治工作.

    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影响

    骨科护理中关于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新颖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骨科治疗的106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6位骨科护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并为对照组提供常规类型护理,为护理组提供常规类型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结果:护理组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且护理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病几率都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要与预见性护理进行结合,这样能够让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增加,让住院时间减少,并让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

    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