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赖翠瑶黄丽玲
    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麻醉复苏室是患者手术后恢复意识的场所,但麻醉复苏室的投诉率较高,患者对护理情况并不满意,导致医院整体服务质量下降.本文主要对医院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期防范措施,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复苏环境.

    麻醉复苏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刘萍
    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对产妇分娩使用助产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中选取2016年3月02日到2017年12月1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一共8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产妇,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观察组,在普通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添加助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分娩的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使用助产护理措施后,分娩基本情况数据相比对照组而言较为突出,有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0.05).结论:对产妇使用助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自然生产比例数据,能够让产妇更加满意,为母婴安全提供更加稳固的保障,效果甚佳,值得推广.

    助产护理产妇分娩结局影响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模式研究

    唐念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抽选6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接受中医护理模式,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中医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护理后,实施中医护理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t=9.0443,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取中医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腰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临床研究

    急性脑中风患者应急绿色通道护理的应用及优化的效果探讨

    李芳
    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中风患者应急绿色通道护理的应用及优化效果.方法:针对我院实施应急绿色通道护理管理前后的各50例急性脑中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实施常规护理未实施应急通道护理为常规组,实施优化应急绿色通道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性脑中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性脑中风患者护理后的检查总时长、确诊等待时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脑中风患者实施应急绿色通道的优化护理效果显著,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急性脑中风应急绿色通道护理优化

    生肌创愈膏纱条填塞换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过敏毒副反应影响

    徐卫屈志钢王泽慧张伟永...
    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生肌创愈膏纱条填塞换药促进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对过敏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到2017年6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于术后排便第1天开始给予换药,治疗组用生肌创愈膏纱条填塞换药,对照组用红油膏纱条填塞换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换药后术后创面面积、愈合时间及过敏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的创面面积分别为(4.13±3.25)cm2和(1.14±1.06)cm2,小于对照组的(6.53±5.72)cm2和(2.98±3.02)cm2,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并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创面面积均减少.结论:生肌创愈膏纱条填塞换药对促进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不错的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生肌创愈膏纱条填塞换药肛瘘创面愈合

    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观察

    徐集恩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尿道功能以及性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明显,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实验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勃起功能障碍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尿道功能与性功能,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有一定的贡献,值得临床推广.

    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

    浅谈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和预防

    余文艳
    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即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但是,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继续输液带来困难.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控制肿瘤,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性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大,为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我们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化疗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不同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比较研究

    陈云
    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不同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眼压、视力等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眼压、视力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好转,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84.0%(42/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眼压和视力水平,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不同术式治疗效果

    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足的预防效果分析

    马姝宁杨力贾若
    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足的预防效果.方法:以一般健康教育组(n=17例)和健康信念教育组(n=18例)的形式将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经过教育后糖尿病足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信念教育组经过教育后认知态度评分(7.03±2.56)分和足部护理意识评分(8.15±1.86)分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教育组经过教育后认知态度评分(4.14±1.03)分和足部护理意识评分(5.03±1.01)分(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教育,可以提高患者预防糖尿病足预防行为的执行程度,有利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有效改善.

    健康信念模式糖尿病足预防效果

    2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张雷王志宁齐渤
    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2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安置头架前、安置头架后、钻孔时四个时间段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加理想,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不大,整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对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进行麻醉,能够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并且患者在术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清醒,患者的疼痛度也较低,整体的麻醉操作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麻醉方法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