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之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

月刊

1671-8801

jkzlbjb@126.com

400-0835899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骏景花园棋乐街31号骏茵轩B3栋602室

健康之路/Journal Health Wa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葡萄胎临床表现的新特点解析

    卢科莲
    181-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探究了这些年葡萄胎的新特点,提升此病的认知。方法:分析我院1998-2011年2月60例葡萄胎患者的资料。结果:40例完全性葡萄胎、20例部分性葡萄胎;60例全部进行了1次吸宫,其中2次刮宫的30例、3次刮宫3例,子宫全切除1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2例、部分性葡萄胎恶变2例;有15例因为部分性完全性葡萄胎误诊稽留流产、难免流产15例。结论:对于葡萄胎患者应及时诊断,早治疗,还要进行定期的随诊,部分葡萄胎可能发生恶变,同时,这些年葡萄胎所表现出的新临床特点容易造成误诊的情况,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葡萄胎临床分析新特点恶变

    探讨高频B超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李海滨
    18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疾病应用高频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7例及乳腺良性病变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 B超检查,对比分析高频B超及病理诊断率.结果:本组乳腺癌患者病理诊断率显著高于高频B超诊断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乳腺良性病变病理诊断率高于高频B超诊断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疾病应用高频B超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针对乳腺良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故而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高频B超乳腺疾病临床价值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血原因分析

    刘金帅张峰娟关志刚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与分析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华法林时出血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2月到2014年5月期间的120例手术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其中二尖瓣置换为60例,主动脉瓣置换为35例,双瓣置换为25例。结果:手术之后所有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服用华法林片进行抗凝治疗。产生出血现象的为30例患者,其中8人14次出现眼结膜充血、皮下出血、尿血便血、鼻衄、齿衄等现象,2人出现颅内出血现象。结论:出血作为华法林抗凝治疗主要的不良反应,华法林药物本身存在潜在的出血危险,并且药理的作用受到多种药物、食物、患者基因、检测间隔时长等要素的影响,因此术后需进行严密的抗凝治疗以避免出血现象的发生。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方法

    钦永彩
    183-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并发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行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0例,分为充分治疗的观察组17例,未治疗及治疗不充分的对照组13例.回顾性对两组患者临床的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肢酸痛乏力消失的时间平均为(3.2±1.6)d,肢压痛或者水肿缓解平均缓解时间为(4.8±4.1)d;对照组肢酸痛乏力消失的时间为(11.2±6.2)d,肢压痛或者水肿缓解平均缓解时间为(16.7±12.1)d,对比两组体征的缓解消失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可以通过循序的减压弹力袜与患肢之间的段气囊压迫等诸多机械方式去防止下肢静脉的迟缓血流,从而促进血液回流,加快静脉血液的流动速度,可以有效的较少 DVT的发生率,物理护理结合药物治疗对术后 DVT降低有显著疗效.

    盆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早期综合康复改善HIE患儿预后的效果观察

    朱成勇
    18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改善 HIE患儿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HIE患儿,并将其分成早期康复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给予早期康复组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3个月,6个月智能发育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3个月,6个月早期康复组智能发育商、运动发育及智能检测评分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早期康复组随着时间越长,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情况则越高.结论:对 HIE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效果,促进患儿智力发育,降低 HIE永久性脑损害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HIE早期综合康复患儿效果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蓝岚蓝海宏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GSS内固定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例严重胸腰椎骨折合并脱位患者行通用型脊柱内固定(GSS)系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脊髓神经功能 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椎体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及 Cobb角均较术前得以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后路GSS系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及脱位,可增强内固定稳定性,复位及固定牢固,支撑力强,可有效预防椎体高度丢失,且该术式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内固定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应用效果初评

    毛全军
    18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效果初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以口腔修复治疗方法,探讨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治疗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及咀嚼功能评分.结果:研究分析患者行以口腔修复后的疗效情况,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患者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前,语言功能评分为(5±0.83)分,咀嚼功能评分为(4±0.79)分;患者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为(8±1.06)分,咀嚼功能评分为(8±1.03).经对比,患者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后,其语言功能评分情况及咀嚼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及合并症的发生率,而且非常利于患者语言功能及良好咀嚼功能的形成及恢复,疗效显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口腔修复临床治疗先天性缺牙语言功能评分咀嚼功能评分

    中专医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年园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院的学生就是我国未来的医生,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医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在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中,明确规定新世纪的医生应该具备科学的基础、临床技能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医生。由于科学在飞速发展,医学科学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也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中专医学教育,本文将从中专医学生的特点入手,分析如何加强同学们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专教育医学教学综合能力

    腹泻病人的一般护理和健康指导

    葛琴华陈秋雯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就腹泻病人的一般护理和健康指导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腹泻护理健康指导

    互动式教学模式联合RGSE的实践模式应用于免疫学中的效果探析

    张艳平丁矢杨杰澎湃...
    187-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联合 RGSE的实践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两个班级共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班级为研究组—50名学生,即:在理论课教学中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联合实验课中引入RGSE的实践教学模式;另外一个班级为对照组-46名学生,即:在教学中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学期末通过自制的“教学情况调查量表”的评定,以及“理论及实践考核”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研究组对教学内容满意度98.00%,教学形式满意度96.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考核后,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评价(44.2±3.7)分,实践能力考核评价(42.3±3.0)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联合 RGSE的实践模式,可提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及成绩,教学效果较好.

    互动式教学模式RGSE模式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