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导电沥青混凝土研究进展

    王壮冯振刚姚冬冬崔奇...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厘清国内外导电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导电材料的分类及其在导电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性能和路用性能,论述了导电沥青混凝土的作用机理(导电机理、压阻机理和电热机理),探讨了导电沥青混凝土 自诊断、自感知、感应加热自愈合、融雪化冰等功能特性,介绍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道路工程导电沥青混凝土导电材料导电性能机理功能特性

    胶粉改性沥青老化机理及表征评价研究综述

    唐乃膨薛晨阳刘少鹏朱洪洲...
    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对胶粉改性沥青老化机理、表征及评价的研究现状。胶粉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伴随着胶粉的溶胀、降解反应以及沥青与胶粉之间的物质交互作用;胶粉改性沥青老化行为的表征主要从化学组分、分子结构、分子量、表面形貌入手,并解释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胶粉改性沥青老化性能评价主要采用黏度、复数模量、低温蠕变劲度、疲劳寿命等流变学指标,且通常与微观表征及化学方法相结合。然而,当前国内外对胶粉改性沥青老化过程中填料迁移行为关注较少,特别是炭黑、白炭黑等填料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挖掘;缺乏胶粉改性沥青多组分老化特征同步表征方法;缺乏统一的老化评价指标,且大多研究在混合料老化性能验证方面存在不足。最后,提出了胶粉改性沥青老化机理及表征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道路工程胶粉改性沥青综述老化机理老化表征老化评价

    基于ESO的机械弹性电动轮式车辆稳定性控制

    赵又群林涛林棻沈峘...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械弹性电动轮(MEEW)式车辆的稳定性控制问题,考虑到车辆在实际行驶时存在的一些MEEW内部摄动和外部干扰,建立了存在非线性干扰项的2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对整车进行稳定性分层控制,在上层中分别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滑模控制器。通过ESO对非线性干扰项进行实时的观测和补偿。依据β-(β)相平面对车辆的稳定性区域进行划分,并基于此对上述两个控制器进行平滑切换。在下层控制器中,基于二次规划方法进行转矩分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干扰的情况下,本文横摆稳定性控制器能够很好地控制匹配MEEW的分布式驱动电动车的稳定性。

    扩张状态观测器机械弹性电动轮横摆稳定性控制非线性干扰项滑模控制

    气门控制策略对无节气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周遊洪伟解方喜刘宇...
    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利用 自行开发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在无节气门条件下研究了进气门调整策略(VIV)、排气门调整策略(VEV)和进排气门耦合调整策略(VICE)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发动机相比,3种气门控制策略都可以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并提高热效率(ITE);其中,VICE策略的效果最为突出,与原发动机相比BSFC和ITE最多可优化28%和6%;VIV策略和VICE策略都可以减小发动机泵气损失,尤其是VIV策略,与原发动机相比最多可以将泵气损失减少36%;3种策略都可以降低NOx排放,其中VEV策略表现最优异;当NMEP超过0。3 MPa后,不同气门策略对THC排放的影响较小。

    内燃机可变进排气门气门控制策略无节气门发动机泵气损失有效燃油消耗率NOx排放

    基于用户关联的车辆耐久性载荷谱编制

    李旭东王新宇田程张新峰...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辆行驶工况划分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基于用户关联的车辆耐久性载荷谱编制当中。在车辆行驶工况的划分过程中选取了用以区分、量化和识别路面不平度、地形地貌、驾驶习惯等方面的7维随机向量。对这7个维度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显示,7个随机变量中没有任何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不宜对车辆行驶工况的划分方法作进一步简化。同时,由于相关维度的随机变量之间非独立,凸显了需要通过联合概率密度分布来描述车辆行驶工况的必要性。结果显示,由于所选择的各个维度全面描述和界定了车辆的行驶工况,形成了 一个有机整体,在与整车不同载荷进行关联时,这一有机整体呈现出显著且有区别的整体相关性,可以基于此开展用户关联的车辆耐久性载荷谱编制。

    车辆工程行驶工况大数据分析用户关联车辆耐久性载荷谱

    基于Ease off的准双曲面齿轮多目标优化

    吴骁史文库郭年程赵燕燕...
    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准双曲面齿轮的多 目标优化,建立了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用以描述Ease off修形参数和传递误差、齿根应力、啮合损失功率的关系。首先,利用动力学软件MASTA建立准双曲面齿轮驱动桥模型,基于敏感度系数矩阵,推导出齿面偏差二阶泰勒展开式对应的机床修形加工参数,建立修形齿轮模型。其次,通过MASTA的加载齿面接触分析功能计算修形齿轮模型的传递误差、齿根应力、啮合损失功率,最终建立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最后,采用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优化代理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多目标优化方法可有效降低准双曲面齿轮的传递误差、齿根应力、啮合损失功率。

    车辆工程Easeoff准双曲面齿轮NSGA-Ⅱ多目标优化

    双叶片液压关节主被动联合柔顺控制分析

    赵慧朱发强蒋林王诗虎...
    8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叶片液压被动柔顺回转关节在受到外界环境的碰撞时,关节的被动柔顺性会使关节阀体输出转角产生回调,碰撞结束后,输出转角又会迅速恢复。为了有效吸收剩余的冲击能量,本文将自适应阻抗控制作为回转关节的主动柔顺控制,与关节的被动柔顺控制相结合,实现对关节的主被动联合柔顺控制,增大了回转关节在受到碰撞时的回调角度,能够更好地化解环境碰撞力。同时在关节的控制系统中设计并添加了一个模糊自适应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作为 自适应阻抗控制中的位置控制器,能够减小回转关节输出转角恢复后的稳态误差,提高了关节与外界接触时的安全性。

    机械电子工程液压关节模糊PID控制自适应阻抗控制主被动联合柔顺控制

    基于多轴载荷投影构建轮辋双轴疲劳损伤模型

    王铁李旭东田程赵宏伟...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轮辋疲劳试验载荷谱编制过程中损伤等价和试验加速的难点,结合轮辋结构 自身特点,从损伤等效的角度对实际工况中轮辋承受的载荷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引入了多轴载荷投影的概念,构建了轮辋双轴疲劳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轮辋双轴疲劳试验载荷谱编制和试验加速的方法。在公共道路典型路面实车采集了约5000 km车轮轮辋时域数据,采用本文方法对获得的数据开展了轮辋双轴疲劳损伤的等效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轴的轮辋径向疲劳试验和弯曲疲劳试验,本文提出的轮辋双轴疲劳试验方法在复现实际工况损伤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车辆工程车轮轮辋双轴疲劳试验载荷谱多轴载荷投影

    不规则Y形铝型材多点拉弯成形截面变形分析

    李义吕晨阳梁继才梁策...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型材多点拉弯成形后的成形质量,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了不规则Y形铝型材多点拉弯成形中截面变形规律。首先,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模具数、弯曲半径、预拉伸量、补拉伸量和摩擦因数)对制件截面变形分布的影响规律。其次,为了综合考虑各工艺参数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正交试验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各工艺参数对制件最大截面变形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补拉伸量变化时,截面宽度变形最大值为1。58 mm,最小值为1。06 mm,其变化幅度为49。1%;截面高度变形最大值为1。25 mm,最小值为0。77 mm,其变化幅度为62。3%,即补拉伸量对截面变形的影响最大。最后,综合分析后确定多点拉弯最优成形方案,并通过模拟和试验验证了该成形方案的可行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制件的成形质量。

    多点拉弯截面变形控制变量法工艺参数正交试验

    铝镓铟锡合金水解产氢速率的调控方法

    高钱李冬寒金峙江石洁...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合金元素对铝水解制氢的活化机制尚不明晰,无法用来指导材料的配方设计与性能调控的问题,基于已有的实验经验结论和理论相图,进行了材料样本点的设计、合成、表征及产氢性能测试,并以合金速率峰值作为优化目标,分别探究了合金的物相组成和元素组成对产氢速率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合金的元素组成与产氢峰值的耦合关系比物相组成的耦合关系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运用此耦合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材料的定向设计,为未来此类材料的定向设计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在线供氢铝合金水解定向设计性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