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色彩校正和TransFormer细节锐化的水下图像增强

    王德兴高凯袁红春杨钰锐...
    785-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图像对比度低、细节表现差且存在色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输入的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水下图像复原方法.利用TransFormer和相对总变差(RTV)构造深度特征提取模块,融合RTV提取的纹理图与TransFormer提取到的图像信息,有效增强了图像的细节特征.利用自动色彩均衡和Lab色彩空间构建色彩校正模块,提升图像对比度,同时校正颜色.利用多项损失函数约束网络收敛,得到增强后的清晰水下图像.最后,将本文方法与其他方法在测试集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本文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在清晰度、色彩表现和纹理信息方面均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图像处理水下图像增强TransFormer颜色校正细节锐化

    基于异步合作更新的LSTM-MADDPG多智能体协同决策算法

    高敬鹏王国轩高路
    797-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完全合作型任务中,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算法存在信度分配以及训练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合作更新的LSTM-MADDPG多智能体协同决策算法.基于差异奖励和值分解思想,利用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提取轨迹序列间特征,优化全局奖励划分方法,实现各智能体的动作奖励分配;结合算法联合训练需求,构建高质量训练样本集,设计异步合作更新方法,实现LSTM-MADDPG网络的联合稳定训练.仿真结果表明,在协作捕获场景中,本文算法相较于QMIX的训练收敛速度提升了20.51%;所提异步合作更新方法相较于同步更新,归一化奖励值均方误差减小了57.59%,提高了算法收敛的稳定性.

    人工智能多智能体协同决策深度强化学习信度分配异步合作更新

    基于知识图谱的电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质量检查方法

    姜文明齐立忠张苏荣经国...
    807-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改进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质量审查方法,选取电网工程的BIM模型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基于知识图谱的BIM模型检查系统,以验证其是否符合电网工程相关规范和标准.以某电气工程项目的BIM模型为案例,生成了检验报告,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该技术为建筑设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方向.

    工程管理知识图谱电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检查方法

    基于移动Agent的无线电力移动终端身份认证

    郑礼闫光辉严天峰
    815-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止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被盗取,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无线电力移动终端身份认证方法.利用移动Agent管理电力移动终端的分布式密钥,在移动Agent中完成异构网络数据和资源的互换,获取节点矩阵表得到用户所需的密钥,构建了基于Agent的系统成员信任模型,确保移动终端身份认证处于良好运行环境中.根据移动Agent得到的用户访问结果,在不可逆计算法下生成用户访问动态密钥,利用得到的认证码将用户认证信息二次加密处理,实现无线电力移动终端身份认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相同加密程度中具有密钥短、身份认证准确性高以及认证计算量小的优点.

    移动Agent移动终端身份认证动态密钥信任模型

    基于等面积圆环和伴星夹角的星图识别算法

    张刘何金航刘赫章家保...
    82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于传统径向和环向特征星图识别算法在构建径向特征过程中伴星分布不均匀以及采用环向特征匹配过程中特征值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面积圆环划分和伴星矢量夹角相结合的星图识别算法.通过选取动态半径使得径向特征下的圆环面积相等,保证伴星落在每个圆环的概率相等,有效提高了径向匹配过程的识别率.对于径向匹配后冗余的导航星,采用伴星组成的矢量夹角特征进行筛选,选定匹配特征值最高的为最终识别结果.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当添加位置噪声为1像素时,星图识别成功率达到95%;当伪星数目为2颗时,识别率达到 98%.相较于传统径向和环向识别算法,本文方法在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星图识别径向特征环向特征匹配度

    不依赖观测器的不确定性系统输出反馈鲁棒控制

    赵军赵子亮朱庆林郭斌...
    828-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非匹配不确定性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鲁棒控制问题在线求解难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自适应学习算法.首先,将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转化为具有性能指标函数的标称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其次,为实现输出反馈最优控制,根据状态反馈控制项构造了输出反馈黎卡提方程.再次,为实现该输出反馈黎卡提方程的在线求解,使用克罗内克积和向量化操作重构输出反馈黎卡提方程,进而设计了基于输入/输出数据的自适应学习算法,摒弃了传统观测器的使用,实现可一步求解的输出反馈鲁棒控制.最后,为实现被估参数的快速收敛,进一步放松了所要求的持续激励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控制方法和学习算法的有效性.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数据驱动学习鲁棒控制最优控制持续激励条件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搜索模式下5G毫米波射频算法

    黄志祥彭照楠侯学师陈谦...
    836-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毫米波在射频传输中的传输安全,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搜索模式下5G毫米波射频算法.根据5G毫米波的传输特性,获取了MIMO雷达搜索模式的雷达截获因子,建立了毫米波射频隐身模型并获取目标函数,计算了雷达搜索模式的射频截获概率.基于毫米波信道稀疏性结果结合贝叶斯算法获取了毫米波射频通道的最佳估计值,从而计算出射频通道最佳值,利用估计后的信号传输隐身后的射频实现射频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毫米波射频传输时间为140 s时,信纳比ρ高达0.83.证明使用该方法开展毫米波射频传输时,毫米波传输质量高,不易发生相位幅值的变形,可实现5G毫米波射频的高质量传输.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搜索模式5G毫米波射频算法射频隐身贝叶斯算法

    基于虾螯结构的仿生夹层板设计及数值模拟

    杨欣王阳宋家锋朱勇...
    842-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了基于虾螯轮廓外形设计的仿生夹层板(BSP)的耐撞性.按照拉伸试验获得的材料本构参数设置了Hyperworks有限元模型,制造了BSP样件,并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有效性.比较了BSP-L0、BSP-L180、BSP-T0、BSP-T180四种配置方案的耐撞性指标,选择BSP-T0方案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圆弧高度比γ和梯形晶元窄底宽度B对BSP-T0耐撞性的影响规律,得到γ比B对BSP-T0耐撞性的影响更大.利用遗传学算法进行参数优化,Pareto前沿的一个最优解为比吸能SEA=3.080 kJ/kg、峰值载荷PF=30.700 kN、平均压溃效率CFE= 86.884%,相应参数γ=0.355,B=4.23 mm,预测与仿真结果误差均在2%以内,预测效果理想,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夹层结构设计提供新思路.

    工程仿生学夹层结构耐撞性多目标优化遗传学算法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湿式离合器压力自适应控制

    张延安杜岳峰孟青峰栗晓宇...
    852-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提升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PST)湿式离合器压力控制准确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湿式离合器压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并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基于偏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PFDL-MFAC)算法构建了离合器压力控制器.然后,引入变比例精英保留策略、K-均值聚类算法和灾变策略改进遗传算法,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和改进遗传算法的PFDL-MFAC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最后,开展了基于拖拉机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硬件在环试验平台的离合器压力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和优化精度更好;与PID控制相比,PFDL-MFAC的离合器压力响应速度更快、鲁棒性更好,满足拖拉机湿式离合器压力控制要求;同时,基于本文算法的变速箱换挡品质更优,研究成果可为动力换挡拖拉机换挡品质的提升提供基础.

    农业工程拖拉机湿式离合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