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Tucker分解和双置乱加密的立体图像零水印算法

    韩绍程张鹏刘欢王博...
    1065-1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立体图像版权保护和现有零水印方案抵御几何攻击鲁棒性能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Tucker分解和分数阶Jacobi-Fourier矩(FJFM)的彩色立体图像抗几何攻击零水印算法.首先对原始彩色立体图像的左、右视点分别进行R、G、B通道分离,接着将分离后的6个通道联合并视作一个三阶张量进行Tucker分解,获得包含左、右视点相关性的第一能量图;然后计算该能量图4×4非重叠分块后均值子图的FJFM混合低阶矩特征,并利用该特征构造二值鲁棒特征矩阵;最后将经过双重置乱加密后的原始水印和混沌排序置乱后的特征矩阵进行异或操作,得到最终的认证零水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添加噪声、滤波、压缩等常见非几何攻击均表现出很强的鲁棒性,水印检测NC值均在0.98以上;在抵抗旋转、缩放、平移和剪切几何攻击性能方面整体优于对比算法.

    零水印立体图像几何攻击Tucker分解分数阶Jacobi-Fourier矩

    基于异质图网络的心理评估方法

    金志刚苏仁鋆赵晓芳
    1078-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利用社交媒体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心理评估的方法存在语义稀疏和缺乏先验知识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异质图网络的心理评估方法,提取社交媒体上的用户画像信息、文本信息、主题信息,构建异质图,将心理评估问题描述为节点分类问题.一方面,构建用户心理状态知识图谱融入先验知识,表征用户画像信息;另一方面,利用异质图融合信息进行语义补充,通过分层注意力关注节点权重,得到评估结果.在Twitter和Reddit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在用户心理状态分类上的有效性,且关键性能明显提升.

    人工智能异质图网络心理评估社交媒体知识图谱

    融合多尺度Transformer的皮肤病变分割算法

    梁礼明周珑颂尹江盛校棋...
    1086-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皮肤病变图像分割时缺乏多尺度特征提取,从而导致细节信息缺失和病变区域误分割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Transformer的编解码网络皮肤病变分割算法.首先运用Transformer模块构建分层编码器,分层编码器从全局特征变化角度出发,多尺度分析皮肤病变区域;然后利用多尺度融合模块、通道注意力模块和联合层构建融合解码器,多尺度融合模块互补分层编码器中浅层网络信息与深层网络信息,增强空间信息和语义信息间的依赖关系,通道注意力模块能够有效识别特征丰富的通道,提高算法分割精度;最后引入扩展模块恢复图像大小以匹配实际需求.将该算法在ISBI2016、ISBI2017和ISIC2018三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其像素精度分别为 96.70%、94.50%和 95.39%,平均交并比分别为91.69%、85.74%和 89.29%,算法测试整体性能优于现有算法.仿真实验证明,多尺度Transformer编解码网络能够有效地分割皮肤病变图像.

    计算机应用技术皮肤病变图像分割Transformer多尺度融合模块通道注意力模块

    集成光波导相控阵列中心偏检测方法

    严朝军吴迪
    1099-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波导在成像过程中阵列中心易发生偏移现象,其相控阵列的中心偏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光波导相控阵列中心偏检测方法.利用光束传输法对集成光波导的光波场展开模型,根据光栅衍射理论分析集成光波导的扫描特性.当相控阵列中心处于偏离状态时,相控阵列面之间在集成光波导中处于不平行状态,在光学自准直法的基础上结合集成光波导的扫描特性,计算相控阵列在集成光波导中的平行度,获得相控阵列面在x方向和y方向中的平行度,以此为依据检测集成光波导相控阵列中心的偏离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x方向和y方向中的检测误差为0.001 mm和0.002 mm,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证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集成光波导相控阵列光栅衍射理论光束传输法光学自准直法阵列中心偏检测

    遥感图像密集小目标全方位精准检测算法

    张云佐郭威李文博
    1105-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遥感图像中目标排列密集且方向不相同,导致现有检测算法难以准确定位实例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遥感图像密集小目标全方位精准检测算法.首先,为提升特征提取能力,在主干网络的残差结构中引入Meta-ACON激活函数,自适应地学习信道特征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一种加强连接特征金字塔网络,重新设计了用于深浅层特征融合的侧向连接部分,并在同层次特征图输入与输出之间添加了跳跃连接,丰富特征语义信息;再次,引入角度预测分支,使用环形平滑标签方法将角度回归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在实现目标框旋转的同时解决了旋转框边界突变的问题;最后,设计针对旋转检测框的后处理方法(Rotate-Soft-NMS),通过抑制检测框的置信度去除相邻的重复旋转检测框.在DOT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76.15%,相比于基准模型YOLOv5m提升了5.22%,与其他先进算法相比取得了最好的检测结果.本文算法对复杂遥感场景的目标具有更优的检测效果.

    计算机应用遥感目标检测Meta-ACON激活函数加强连接特征金字塔网络角度预测旋转检测框

    考虑电池荷电状态的混合动力汽车复合电源协同控制

    李房云夏容张怡欣
    1114-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合电源的协同控制过程易受电池性能、电流效应、汽车速度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复合电源电流分配较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电池荷电状态的混合动力汽车复合电源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构建二阶电阻-电容(R C)等效电路模型得到电池荷电状态的估算值;其次在估算值的基础上计算出复合电源的效率特性;最后采用自适应滤波器功率分配控制算法,通过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实现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的功率分担,进而完成混合动力汽车复合电源的协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电流分配情况较好,控制后的汽车能耗低,能耗始终控制在0.6~2.7 kW/h.

    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放电效率参数优化电流补偿功率分配控制

    基于离散采样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路径规划

    孙帅帅冯春晓张良
    1120-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RRT-Connect)在多模态四足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存在不必要的跳跃和行走部分路径的地形起伏程度大及转向角度变化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采样的解决方案.预处理路径去除不必要的跳跃,离散采样并动态规划获得粗解,使用B样条曲线拟合并二次规划得到最终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规划出的路径使得机器人对质心高度的调节平均减少了 31.4%,途径地形的起伏程度减小 13.4%,地形倾斜角度变化降低11.4%,转向角度变化减小62.7%,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人工智能四足机器人多模态路径规划离散采样二次规划

    基于改进MOEA/D算法的含可再生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调度

    赵新刚王桢
    1129-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可再生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存在SOC值控制约束能力差、调度能耗高的缺点,提出基于改进MOEA/D算法的含可再生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构建含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关键发电模型,分别为光伏阵列模型、风力发电模型以及储能蓄电池模型,然后以能耗最低为目标,构建出系统的协同优化调度函数,得出电功率及热功率平衡的函数约束条件,最后利用改进MOEA/D算法求解出函数最优解,实现含可再生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调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SOC值控制约束能力好,SOC值控制结果最接近理想状态,在环保性最优准则下系统调度能耗低,24 h能耗功率为0.6 kW.

    MOEA/D算法光伏发电含可再生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调度电力能耗

    基于自纠正最小和的LDPC译码改进算法

    江虹徐洪亮
    1136-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中非零元素含量较低,导致在译码过程中存在节点信息可靠度判定不够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纠正最小和的LDPC译码改进算法.分析置信传播(BP)译码算法的迭代规律,利用最小和算法的第一最小值和第二最小值设置变量节点信息的修正阈值,改进自纠正最小和算法.采用次序统计量理论获取与两个最小值对应的归一化因子,阻止不可靠变量节点信息在迭代译码过程中的传递扩散.仿真结果表明:在误比特率为 10-5 时,该算法可获得约 0.2 dB的译码性能增益,平均迭代次数最多可降低18.2%,证明所提算法可有效提高译码性能和迭代收敛性能.

    LDPC码自纠正最小和算法修正阈值次序统计量置信传播算法

    仿生凹坑型吸盘设计与试验

    丛茜徐金史孝杰金敬福...
    1144-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吸盘的吸附性能,基于水蛭吸盘表面存在的凹坑形态,运用仿生学原理,在常规吸盘表面设计凹坑形态,使吸盘工作表面存在多个小型吸盘,提高吸盘的吸附性能.运用部分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探究凹坑形态的直径、单排凹坑数量及排间距对吸盘吸附力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凹坑的形态参数对吸盘吸附力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当凹坑直径为1.5 mm、单排凹坑的数量为40个及排间距为4 mm时,仿生吸盘在基底表面的吸附力为49.54 N,相对于标准吸盘在基底表面的吸附力提高49.21%.建立设计因素与评价指标间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对吸盘吸附力影响的显著性主次顺序为排间距、凹坑直径、单排凹坑数量.仿真分析表明,工作表面存在的凹坑形态改变了吸附时吸盘表面接触压力及摩擦应力的分布,并且仿生吸盘工作表面的摩擦应力和接触压力均大于标准吸盘,增大了仿生吸盘在基底表面的吸附力.

    仿生凹坑吸盘吸附力吸附机理试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