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北农业科学
东北农业科学

张世忠

双月刊

1003-8701

jlnykx@cjaas.com

0431-87063151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彩宇大街1363号

东北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刊物。主要刊登作物育种、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果树园艺等专业的科学论著、试验研究报告、推广技术、农业科研动态及国外农业考察报告等。刊载文章科学性和实用性强,取材真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晰,计量标准,编排规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寒地粳稻低温深播出苗能力鉴定与筛选

    胡月婷田崇兵马文东张云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和深播是影响寒地稻作区水稻直播出苗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168份寒地粳稻种质资源进行发芽期耐冷性筛选,并对耐冷性极强的35份材料进行低温深播出苗能力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发芽期耐冷性可分为5个等级,其中耐冷性1级和3级的材料占供试材料的55.3%;低温深播条件下,35份耐冷性极强种质材料的出苗率随播种深度增加和温度降低而下降;低温15 ℃、覆土2 cm条件下,龙粳63、龙庆稻45、龙粳29、龙粳46、龙庆稻64共5份材料出苗率超过70%.本研究从低温深播对出苗率的影响的角度为寒地直播水稻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水稻低温深播出苗率筛选

    增效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石淏心石晓雨张平李晓宇...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调控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减少养分损失,本研究在吉林省梨树县进行了两年的玉米田间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添加腐殖酸、海藻酸、氨基酸和调理剂的增效氮肥的施用效果,从中筛选出最优的施用类型,以期为玉米生产的减肥增效提供可行途径.综合两年定位试验结果显示,增效氮肥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与追施尿素相比,追施增效氮肥Ⅰ、Ⅱ、Ⅲ、Ⅳ型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 7.17%、5.43%、5.52%和3.41%;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12.72%、2.68%、2.71%和5.42%,农学效率提高了 5.24、4.29、4.41、1.82 kg/kg.其中追施增效氮肥Ⅰ型的玉米增产率、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提高幅度最大,效果最佳,是最适合该地区玉米施用的氮肥类型.

    增效氮肥肥料增效剂玉米肥料利用率

    水稻矮秆小粒突变体dsg-j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金久岩姜文洙严永峰吴涛...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株高和粒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挖掘水稻株高和粒型调控基因,阐明株高和粒型的调控机制对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意义.在水稻品种吉大718的EMS诱变突变体后代中,筛选出一株矮秆小粒突变体,命名为dwarf and small grain-JD718(dsg-j).与野生型吉大718相比,突变体株高变矮,籽粒变小,千粒重下降.通过茎秆第一节间切片观察证实,突变体矮化表型是由细胞变小所致.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的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BSA-Seq分析技术将突变体dsg-j基因初步定位在第7染色体.本研究为dsg-j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揭示株高和粒型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水稻株高粒型突变体BSA-Seq分析

    淹水胁迫下烯效唑缓解小豆幼苗茎部生理损伤的效应研究

    王曼力项洪涛李琬李博...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幼苗期淹水胁迫及喷施烯效唑(uniconazole,S3307)对小豆茎部生理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以龙红豆4号和天津红为试验材料,苗期预喷施S3307,并连续淹水处理5 d,每天取样测定分析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小豆苗期淹水处理引起茎部H2O2、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淹水处理5 d导致龙红豆4号单株产量下降8.40%,天津红下降9.88%.S3307具有抵御淹水胁迫的作用,能有效增加小豆幼茎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H2O2和MDA含量,能够显著提高SOD和POD活性.喷施S3307使淹水4 d的龙红豆4号产量提高2.75%、天津红产量提高5.29%.

    小豆淹水胁迫烯效唑茎部生理产量

    不同播期对糜子农艺性状、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峰塔娜金晓光包雪莲...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播期对糜子生育期、农艺性状、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糜子品种通黍21为例,共设6个播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主要在出苗至抽穗阶段,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而缩短.随着播期的推迟糜子的株高、主茎节数、主穗长等农艺性状指标值下降,抗倒伏能力增强.播期5月28日产量最高,达到3 540.0 kg/hm2;播期6月4日产量次之,为3 430.0 kg/hm2,因此通辽地区糜子适宜在5月28日至6月4日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播种.

    糜子播期农艺性状抗倒伏产量

    《东北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29页

    烤烟新品种在延边州烟区的适应性研究

    刘士瑶金哲金江山郭兴柱...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合吉林省烟叶生产的烤烟新品种,在吉林省敦化市以吉烟9号为对照,对6个烤烟新品种龙烟101、PVH1452、NC102、云烟301、JY2108、JY2105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Y2108、云烟301、JY2105表现较好,可在吉林省烟区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示范考察.

    烤烟品质适应性

    两种耕作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麦长管蚜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邢亚楠郭莉马晓慧李振宇...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两种耕作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麦长管蚜种群动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设置不施肥+常规耕作处理(CK)、全化肥+常规耕作处理(CF)、有机肥+化肥+常规耕作处理(OF)、有机肥+化肥+秸秆还田处理(SR),于2021年、2022年对辽宁盘锦稻区水稻麦长管蚜发生动态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水稻产量.两年试验结果表明,CK处理水稻麦长管蚜百穴累计蚜虫量最低,分别为4 095、3 571头,OF处理百穴累计蚜虫量分别为5 575、10 575头,OF处理较CF、SR处理的百穴累计蚜虫量显著降低;同时OF处理水稻产量分别为945.85、806.72 kg/667 m2,相比于CK处理水稻产量显著提高,且OF处理的水稻产量较CF、SR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评估水稻产量和麦长管蚜的危害程度可知,有机肥+化肥+常规耕作处理(OF)既能够确保水稻稳产,也能减轻水稻麦长管蚜的危害.

    有机肥秸秆还田麦长管蚜产量

    马铃薯早疫病生防细菌WB-1的筛选及鉴定

    王怡凡刘巍朱其立孙敏...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防控马铃薯早疫病,从马铃薯早疫病病株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出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为供试菌株,筛选出一株对靶标病原菌平板抑菌率达到76%的拮抗菌株WB-1,菌落形态呈淡黄色,边缘规则,近圆形,微凸,表面湿润且光滑,不透明,菌体杆状,两端钝圆.经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其与Bacillus velezensis(LC506620.1)及B.velezensis(MN365038.1)的同源性分别为71%、95%.经鉴定,菌株WB-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具有解无机磷、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acid,IAA)及铁载体的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WB-1可显著降低马铃薯早疫病的病情指数,相对防效为69.26%.因此,本试验获得的生防菌株WB-1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以作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害的候选菌株.

    马铃薯早疫病贝莱斯芽孢杆菌生防

    平贝母腐烂病致病菌习性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韩丹王琪任霞田义新...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平贝母鳞茎腐烂病分离频率较高的3种病原菌—层出镰孢(Fusarium proliferatum)P2、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B1和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Y1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不同生理、生化条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生长速率法对8种常用药剂进行室内抑菌效果测定.结果显示,3种病原菌在15~30 ℃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 ℃,并确定了 3种菌的最适生长pH,最适碳、氮源.在选用的8种农药室内筛选中,发现唑醚·氟酰胺对菌株P2的毒力最强,EC50为6.231 0mg/L;氟啶胺对菌株B1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01 2mg/L;对菌株Y2的抑制效果最好的药剂为唑醚·氟酰胺,其EC50为 0.100 9 mg/L.因此,确定平贝母腐烂病致病菌有3种,抑制效果最好的为唑醚·氟酰胺.

    平贝母鳞茎腐烂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