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曹铁

月刊

1000-9795

jmsjyxyxb@126.com

0454-6191326

15400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杏林路1877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uamjusi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学术性刊物。以促进发展成人师范教育、普及九年制教育为主要目的,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卫生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困境及对策研究

    李茜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卫生类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争创"双高"院校的迫切需要。本文旨在分析卫生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困境和不足,如工作体系整体合力不强、对思政教育的认同度不高、青年教师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党组织的吸引力还不足等,并从加强整体谋划、创新思政教育、重视作用发挥、创新组织生活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卫生类高职青年教师党员发展

    医学院校以劳动教育培育医德的实践路径研究

    林丽端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劳动教育与医德培育的融合发展是医学类院校培养新时代医护工作者的必由之路。文章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法,解析了医德的要素,阐明了医德培育与劳动教育的互通互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劳动教育培育医德的实践路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丰富医德内涵、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推进医学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医德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认识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韦俊刘建峰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作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课程之一,《认识实习》课程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其中,将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题,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探讨了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实习课程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辽宁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与路径研究

    张宏伟崔庆云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美援朝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增强青少年历史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强化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美援朝精神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实效性、促进辽宁全方位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抗美援朝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效果较为明显,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不足之处。只有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改进融入的方式方法,并进一步整合地区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抗美援朝精神的充分与有效融入。

    抗美援朝精神思政课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助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逻辑理路

    赵叶霖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凝结承载着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彼此交融的历史现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发展内在相通、耦合关联。红色文化中涵养的政治认同、民族情感、身份认同等因素,是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五个认同",消解各类错误思潮冲击,构建立德树人多维支撑等具有重要价值。只有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蕴藏的民族团结进步因素、利用好高校课程体系育人主渠道、有形有感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手段、延展社会教育平台等多方发力,才能实现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向互动。

    红色文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意识培养路径研究

    游灼梅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母语文化的失语现象,要重视文化自信意识培养与语言学习的结合,使英语课程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意识的英语课堂,充分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英语教学文化自信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

    阚欣宇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提升高等人才道德思想品质与文化素质的重要学科,应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持续发展教育引领作用。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要结合对深化认知教育、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及优化学习评价体系等基础策略的应用,做好对课程教学实践体系的完善,提升立德树人视角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及育人水平。

    立德树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思维及数据化转型路径研究

    戴兴青倪建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万物互联、科技加持的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催生的多样化资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内容支持,使大数据与高校学科教育渗透融合成为可能。本文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复合性特征、转型阶段、数据化转型要求三方面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思维进行概述,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化转型需遵循的"内生动力:学习主体及内容设计的驱动结果"、"外在机制:信息技术及教育转型的必然要求"、"助力赋能:数智发展及教学改革的价值指引"模式,最后提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化转型路径:树立精准思维,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向教学需求,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设计;强调双向互动,加快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数智转型;回归价值理性,延伸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能。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思维数据化转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研究

    禹燕杰米雪敏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促进其与我国实际情况有机融合,进而指导我国人民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用其化解我国的文化认同危机,可促进社会主体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我国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此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认同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路径探析

    方希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和本校实际情况,探讨了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首先,介绍了自媒体时代的背景及其对传统传播方式的挑战;其次,分析了自媒体时代新媒体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的优势和机遇;再次,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方法;最后,提出了自媒体时代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对策,包括运用自媒体优势创建新的教育平台、建立素质过硬的网宣思政工作队伍和优化教育管理协调机制等。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