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曹铁

月刊

1000-9795

jmsjyxyxb@126.com

0454-6191326

15400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杏林路1877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uamjusi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学术性刊物。以促进发展成人师范教育、普及九年制教育为主要目的,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维舟革命奋斗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解析

    向真真李鑫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维舟作为"我党的先辈""老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川东游击军的创建人,红三十三军的军长,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三个时期。长达六十多年的革命锻造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仰,科学的求真精神、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团结精神、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以民为先的公仆精神、克己奉公的廉洁品质。进入新时代,统筹推进"四个伟大"建设,王维舟革命奋斗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王维舟革命奋斗精神内涵时代价值

    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研究

    杨柳吕佳萌王璐凡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三个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通过实事求是、历史分析等方法,呈现、梳理、总结百年党史,展现出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蕴含着党在百年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丰厚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高校教育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渠道[1]。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建立,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操性和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路径以学生为中心

    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路径研究

    增毛加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互嵌式社区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载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实践视角,只有健全完善实践路径与治理体系,构建各民族群众共居共享、休戚与共的互嵌空间,才能真正实现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荣辱与共、协调统一。

    民族互嵌式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机制治理路径

    邢襄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安英红南子春王楠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邢襄文化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策略,旨在通过融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思想道德修养。开篇简述邢襄文化的历史与核心价值,展示其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深厚内涵。继而分析了融合的优势,如增强文化认同、塑造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提出融合策略,包括构建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建设。通过实施这些策略,目标是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促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强调,深度融合邢襄文化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新时代青年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邢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合教育策略文化传承

    谭平山青年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当代启示研究

    林毅涵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谭平山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和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我国杰出的、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谭平山极其关注青年问题,在革命生涯中围绕青年发表了诸多论述,大体囊括了社会变革、文明引领、全面发展与全球视野等多个维度。谭平山青年思想呈现出注重青年理论武装与提升综合素质相结合、重视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实践相融通、推动青年个人发展与完成国家使命相统一的鲜明特点。因此,系统阐述谭平山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对当代青年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青年应抓好理论武装、承载历史使命、弘扬文明风尚、坚定全面发展、具备全球视野,进而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谭平山青年思想青年研究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价值研究

    孙菲娅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处理世界多元文明关系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在生成逻辑层面,它的理论基础来自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在主要内容层面,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强调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核心思想。在时代价值层面,它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而且对文明交流交往和世界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文明交流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严奉英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文化自信的培育刻不容缓。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总结,其深厚的意蕴对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指导价值。本文采用问卷调查,选择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文化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维度了解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基于调查结果,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论指导,为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方面提供一些路径思考。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路径思考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究

    龚明明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是立德树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入思政课实践课堂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如何组织思政课实践教学。文章从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深挖课堂价值三维度研探高校思政实践课堂与二十大精神相融合之路径。创新方法维度塑造课堂之形,优化内容维度赋予课堂之神,提升价值维度厚植课堂之情,并结合笔者参与的教学案例加以佐证,推动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课堂,入脑入心入行。

    二十大精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智慧思政路径研究

    何婕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逐渐形成双向奔赴的局面,加之教育政策的引导,使得历史文化元素进一步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相结合。本文立足于当前大数据环境,对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智慧思政的现实需求展开分析,总结当前高校智慧思政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探索融合路径,实现传统文化赋能思政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智慧思政

    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创新研究

    王迎霞黄文全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拓展思政教育途径,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思政工作开展期间,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方法与更新思政教育内容等多种方式,使得思政教育的路径朝着创新方向发展,对更新思政教育方式及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引导高校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思政内容学习,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促进网络思政教育深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网络时代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