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发展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发展研究
金融发展研究

辛树人

月刊

1674-2265

jrfzyj@vip.163.com;sdjr@chinajournal.net.cn

0531-86167352

250021

济南市经七路382号

金融发展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以“立足辖区,着眼全国,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服务金融中心工作,研究金融理论、政策和实务,探索金融运行规律,反映最新金融科研成果”为办刊宗旨,以坚持正确导向,树立精品意识,繁荣金融科研事业,服务金融改革实践为办刊指向,为把刊物办成区域金融改革的窗口、金融理论研究的园地、传播金融信息的媒介、金融职工联系的桥梁而不懈努力和探索,推动了辖内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深入开展,为辖内金融改革发展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形成了金融期刊的鲜明特色,现已成为深受鲁豫两省广大金融干部职工喜爱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24)摘要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分析小组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山东省金融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区域金融运行整体平稳,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但在我国发展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的大背景下,山东省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实体经济领域风险持续向金融行业传导,金融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

    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风险

    美国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跨境信贷极端流动?——基于汇率制度非对称性的再探讨

    史蛟何贺敏梁卓均
    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次研究了在美国货币政策的不同阶段,汇率制度对跨境信贷极端流动的非对称作用.结合名义工资刚性和抵押品约束的理论模型显示,存在一个世界利率临界值,当世界利率低于该阈值时,汇率制度并不影响跨境信贷流入;当世界利率高于该阈值时,浮动汇率制度国家更易发生极端资本流动.基于39个新兴经济体146个季度的跨境银行信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美元加息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发生资本流入骤降的概率显著更高;在美元降息期,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发生概率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债务负担较重、资本账户开放度较高、外汇储备较低的国家,浮动汇率制度的非对称调节作用会进一步放大.因此,当一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时,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和一定程度的资本管控政策可以有效降低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风险.

    跨境资本极端流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美元

    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影子银行视角

    王优锐廖越馨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测算我国7个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系数,进一步构建大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探析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风险跨市场溢出的影响.结论表明:第一,影子银行强化了我国金融风险跨市场溢出水平,汇率、货币、黄金、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净溢出有所增强,股票、债券、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净溢入有所增强.第二,债券市场在所有市场中承压最大,特别是货币市场向债券市场的风险净溢出效应最强.第三,进一步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影子银行打破了货币市场资金流向债券市场的政策约束,推升债券市场杠杆,这是影子银行驱动货币市场风险向债券市场溢出的根本原因.

    影子银行风险跨市场溢出贝叶斯估计向量自回归模型

    房地产企业粉饰负债测度及其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巴曙松黄沁张兢
    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房住不炒""三道红线"等调控政策背景之下,房地产企业可能产生"粉饰负债"等机会主义行为,严重损害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干扰市场决策并削弱政策效果.因此,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房地产上市企业为样本,测度房地产企业粉饰负债规模,并实证检验房地产企业粉饰负债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企业存在粉饰负债的机会主义行为;房地产企业粉饰负债,可以在短期内避免债务违约,在长期却使得投资效率降低和现金流约束加强,其本质是用短期利益去置换长期利益;国有产权能够发挥治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负向影响,而董事长性别与学历在短期内会有较弱的促进作用.

    粉饰负债房地产企业过度负债金融监管

    产融结合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王澎涵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产融结合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内在机制与异质性.研究发现,产融结合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考虑到产融结合特征及我国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存在"产融结合—长期融资缺口—企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链式中介传导机制;产融结合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在资产可逆性差、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所有制属性为非国有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产融结合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对于缓解企业长期融资约束的效应更强.

    产融结合全要素生产率长期融资缺口企业创新融资约束

    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与地方债务风险

    王伟舒童王芝丹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不仅是一种财务行为,还包含地方政府意志,是否有利于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值得关注.本文将2009-2021年566家中小银行微观数据与省级宏观债务数据进行匹配,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表明,中小银行兼并重组缓解了地方债务风险,但兼并重组累计次数与地方债务风险呈U形关系.在地区大型银行占比较高、信贷扩张较慢、高风险银行集聚、房地产依赖度较低、金融监管投入较高的地区,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对债务风险有更明显的缓解作用.其机制在于,兼并重组降低了地区银行业风险,减小了地方政府对银行的控制程度,从而缓解了地方债务风险.本文对理解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在推进地方财政治理中的作用有着启示意义.

    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地方债务风险系统GMM

    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风险形成的三重逻辑与治理出路——基于财政属性视角

    韩文琰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地方政府专项债(以下简称专项债)已成为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内容.从近些年全国与各省的审计情况看,我国的专项债既有包装、谎报、虚报收益违规发行问题,也有闲置不用、挪作他用、低效使用的情况,这些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发债初衷相悖离,难以达到政策预期效果,甚至出现收不抵支、以债养债现象,影响代际公平.本文在分析专项债主要风险点的基础上,从专项债的财政属性视角剖析专项债风险形成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研究发现:理论上,对专项债发挥财政政策工具作用的方向界定不准;制度安排上,赋予专项债过多的财政职能;实践中,地方政府存在"财政幻觉".这些因素在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使专项债不仅"偏航",而且"走样",不断泛化为"万能债".对此,本文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理论上追本溯源,厘定专项债的职能范围;第二,制度上革故鼎新,为专项债稳根固本;第三,实践中审时度势,用区块链技术为专项债保驾护航.

    地方政府专项债债务风险风险治理财政职能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主并方数字化赋能视角

    王霞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主并方数字化赋能视角,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发起了更多的并购活动,并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并购中发挥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当信息环境较差时,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决策和并购绩效影响更强,当并购代理冲突较高时,数字化转型企业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并购支付溢价,这是由于数字化转型为并购带来了更多元的融资方式.数字化转型能缩短并购交易时长,提高并购成功率.此外,被并方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发生并购的概率越高且并购绩效越好.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对评估数字化转型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并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转型企业并购并购决策并购绩效

    实施注册制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

    吴锡皓范一婕孙雅妮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册制的实施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能否改善我国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高企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17-2021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注册制改革的外生冲击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注册制实施显著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这种降低作用是通过改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渠道实现的.异质性检验显示,当公司金融化程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实施注册制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效果越明显.经验证据表明,实施注册制会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而降低股价同步性,对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及透明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注册制股价同步性信息披露质量公司金融化程度机构投资者持股

    清算机构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89-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