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田智

季刊

2095-3771

jnsfxyxb@126.com

0474-4875862

012000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工农大街59号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集宁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文理各科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家书与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特质、理路与策略

    邱丹丹高彩云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在百年建党历程中不断发展升华,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红色家书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烽火岁月,记录了革命先辈们的真挚情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信仰,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高尚情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强大力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是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特殊载体.深刻把握红色家书的革命底色,阐明红色家书鲜明的政治性、民族性、真实性、时代性的特征,挖掘红色家书中承载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探究以红色家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路径,有利于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抵御与化解历史虚无主义,对于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时代意义.

    红色家书伟大建党精神赓续

    算法推荐场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谢玲杜晨阳
    8-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进化至以智能化数据分析的时代,在未有人工干预的视界下群体心理的塑造逐渐被更为隐性的算法推荐所把控.一方面算法推荐降低了信息过载,提高了内容供给的精准度,有利于高效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在算法推荐的隐形操作下,现实世界中因各种缘由被潜藏起来的各族民众的个性偏好被赋予"理所应当"的存在意义,个人社交新闻传播媒介成为个性偏好发展的"自留地",阻碍主流价值传播,增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难度.在算法推荐场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用主流价值观驾驭算法,推进技术赋权与技术负责并举,加大优质内容发掘和供给,用向真向善向美理念与信息抵御技术去人性化趋势.

    算法推荐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问题缘起、话语线索与主体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叙事的百年图景

    欧阳琼芳王玉平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源初的问题意识方面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致的,但在具体的理论发展中则将这些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以及发展前景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细化.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之中最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主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的起点环节.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人类解放被具体化为中国革命,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救亡图存的要求被转换为社会建设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制度趋于完善的情况下,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规范要求越发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与中国社会融合演化,要求其叙事主体也应有所变化:中国革命的行动者应该自觉转换为中国智慧的传播者,救亡图存的承担者应当被扩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党建参与者应扩展为社会政策运使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演化

    北疆安全视阈下建设北疆文化品牌的意义研究

    周振晖拓俊杰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疆文化是孕育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过程、以红色文化为底色、融多样文化于一体、以守望相助为理念内核、以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地域文化.北疆文化品牌建设作为新时代党在内蒙古民族工作的关键一环,是治边稳疆的长远之策和固本之举,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在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中,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重中之重,内蒙古作为向北开放的桥头堡,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地区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国家安全大局.在守护祖国北疆的安全稳定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北疆文化品牌的建设不仅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且加强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使各族人民更好地勠力同心守护祖国边疆.

    北疆安全北疆文化内蒙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蒙古马精神的价值意蕴与弘扬路径

    郝敏敏王瑞军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标识.其生成演进经历了从自然存在到自我觉醒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和科学凝练使蒙古马精神从自在发展进入自觉发展阶段.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蒙古马精神有助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弘扬和践行蒙古马精神,要不断加强科学理论研究以提升蒙古马精神的阐释力,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以增强蒙古马精神的影响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以激发蒙古马精神的感召力.

    蒙古马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北疆文化

    VR技术在"北疆文化"宣传中的应用探究

    宋博文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疆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融合多元因素、继承和发展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重大.当下"北疆文化"的宣传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宣传多运用文字、图片等较为传统的素材及方式,因此其传播力和感染力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也为当下探索利用VR技术辅助"北疆文化"的文化宣传提供了可能.新形势下,内蒙古致力于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文化宣传方式,从VR技术在"北疆文化"宣传中的优势入手,进而探究VR技术在"北疆文化"宣传中的应用路径,提升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受众的沉浸度和交互性,以期在更大范围提升和改善"北疆文化"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

    VR技术北疆文化文化宣传数字传播

    单于"北望"与"南望":拂云堆位置及文化考

    赵鹿园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拂云是张仁愿修筑受降城之地,为唐代北方抵御突厥南侵的重要战线,在诗歌中屡有出现.然而,拂云堆的地理位置,在王之涣《凉州词》其二及李益《拂云堆》中单于所望方向正好相反.依据二诗诗意及创作背景,可考王之涣《凉州词》其二"单于北望"用后突厥毗伽可汗请求赐婚史实,李益《拂云堆》"单于南望"以拂云堆建中受降城防范南侵的史实,所望方位虽有不同,在描写方式及内容情感上存在相通性,体现出唐人安定边塞的殷切愿望.

    拂云堆意象边塞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关于"北疆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50页

    明长城城砖工役军户逃亡问题研究——以蓟镇为样本

    王雨恒谢祺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是明长城大规模城砖改造的时期,尤以蓟镇工程浩大.军户在这一工役的多个方面都承担了重要角色.由于繁重的工役负担与剥削,军户的逃亡情况日益严重.他们或是通过逃回原籍、投身官府与权贵差役逃避压榨,或是为盗作乱、逃入塞外蒙古地界对明朝统治秩序造成直接的冲击.明廷针对逃军问题在采取清勾、征调、募兵与充发等方法补充修边人力的同时,通过信息登记、严厉缉拿及提高待遇等软硬两方面的手段防止军兵逃亡,尽管如此,由于只是对旧的制度体系进行修补,逃军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明长城城砖军户逃亡

    教育人工智能:价值·逻辑·趋向

    柳泳
    59-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然成为一种常态,教育人工智能也日渐成为业界的热点.目前,教育人工智能已经在教育领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也引发了一定的问题.为了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务必从"人"与技术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人工智能的内在价值.同时,为了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还应从"教育本质"的发展逻辑、"以人为本"的心理逻辑以及教育技术学的逻辑等方面分析其内在的发展逻辑.此外,为了教育人工智能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还须从应然、实然、理想、现实等方面来推断其未来的发展趋向.

    教育人工智能价值以人为本逻辑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