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师宗方言话题句研究

    邵梅香
    297-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言类型学中,汉语被分析为“话题优先”型语言,所以话题研究对汉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普通话变化较快,因此我们认为汉语方言更能突出话题语言的特点,所以,我们选择了师宗方言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从多个角度对该方言的话题句做出相关描述和阐释。

    师宗方言师宗方言话题句话题标记

    仁怀方言重叠词研究

    罗昭平
    298-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仁怀方言村存在着大量的重叠词,其结构形式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仁怀方言中的重叠词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本文将从仁怀方言重叠词构的成形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仁怀方言重叠词

    浅析新闻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准确与模糊

    黄玥鑫
    299-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语言具有时效性、客观性、倾向性、接近性、可读性等特点,但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性。新闻语言是传递并反馈信息的符号系统,谁(编码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介质)—对谁说(解码者)—取得什么效果(反馈),是编码和解码并反馈信息的过程。因为人的理解不同,在传播过程中语言就会造成理解偏差,产生了语言准确和模糊的问题,从而影响语言交际功能的意义。所以,准确是新闻语言的最重要的特点,但准确与模糊是辩证的关系。

    新闻语言传播准确模糊

    “一湖一月一潭一印”的表意艺术--西湖新图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应梅
    30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数字和多媒体的发展,语言模式已经不能担当唯一的表意工具,图像、声音、颜色等符号资源也成为了意义的表现形式。克瑞斯和勒文(Kress&Leeuwen)在韩礼德(Halliday)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创建了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核心内容的分析图像的视觉语法。本文利用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视觉语法理论,以西湖景点新图标为例,探讨图像如何实现表意功能。

    多模态话语社会符号学视觉语法多元智能

    目的论视角下《浮生六记》林译本中文化词语的翻译

    王雯灏
    303-30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语堂先生的《浮生六记》英译本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作典范,其中对大量文化词汇的处理恰当而巧妙,颇具研究意义。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时间、称谓、俗语三方面分析《浮生六记》林译本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翻译浮生六记文化词语

    浅谈法语中的英语借词

    胡飞洋
    304-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和法语对英语借词的使用进行比较,更好地认识借词这一语言现象,以及两种语言的差异。

    法语英语借词

    合同翻译研究述评

    张月芳
    306-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合同翻译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目标三方面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合同翻译研究提供新思路。

    合同翻译研究概况问题展望

    视觉人类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及启示

    刘烨
    307-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概述视觉人类学学科的基本内涵,介绍视觉人类学与教育领域进行结合的尝试,并且提出了视觉人类学为教育带来的启示。

    视觉人类学人类学影片教育

    云南农村成人非学历教育发展限制因素探析

    龙海龙
    309-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落后、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云南农村地区,成人非学历教育将起到补偿的作用。但云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一体多元”民族格局等省情对农村成人非学历教育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农村成人非学历教育限制因素

    探索高校校报创新与突围之路

    吴桐
    31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不断发展、普及的今天,传统纸媒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高校校报也未能幸免于难,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普及,使得高校校报主流传播地位岌岌可危,甚至面临着遭人冷落、无以为系的尴尬之境。以《周口师范学院校报》为例,尽管近两年报纸在内容、版面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改善,传播口碑仍不尽如人意。本文拟以《周口师范学院报》为依托,探究高校校报突破窘境的创新之法。

    高校校报创新突围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