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句法简化与冗化对中国EFL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王向华李伯约
    10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输入变化对学习外语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以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为对象,调查发现句法简化与冗化都能促进中国EFL学生的阅读理解,但句法冗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句法简化句法冗化阅读理解

    数字口译及其训练策略

    陈孙笙
    10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在现代生活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字口译是口译的一大难点,一旦数字错译或者漏译,其后果可能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分析中英文数字之间的差异及其成因,尝试探讨中英文数字转换模式,然后阐述了中英文数字表达的区别和相互转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英数字口译的训练策略和相关技巧,即多听多练,熟练掌握数字转换模式和数字口译笔记技能。

    数字口译数字转换模式训练策略

    明清时期大运河对德州地域文化的影响

    王文才
    10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两代,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交流起着巨大的作用。德州作为南北大运河的咽喉要地,前后延续400年。运河给德州带来令世瞩目的繁盛商贸经济的同时,对德州地域文化的塑造亦有巨大作用。本文将从商业经济文化、人口结构、民俗文化、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等方面论述明清大运河对德州地域文化的影响。

    明清运河德州地域文化

    封闭地域中张扬的女性——李劫人与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李海燕
    10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的中国,许多小说家执着于书写故乡,尤其热衷于刻画乡村的女性。这些女性不仅彰显出了独特的地域魅力而且代表了时代特征。本文以李劫人与赵树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李劫人赵树理地域女性

    十九世纪美国代表作家眼中的“美国精神”

    江湾陈梦琳翟语嘉束沛然...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精神是富有开拓性的,早先来到美洲大陆的人们,是抱着开辟一个新世界的梦想的,当时的一些清教徒,发誓要将这篇未经开垦的土地打造成人间的伊甸园。因此在美国的文化中,这种开拓者的精神也得到很明白的体现。同时这种创新的精神,也与宗教热情有很大的联系。而这两点,在美国十九世纪的文学中有很重要的体现。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美国精神

    中国鬼故事中的信仰色彩

    赵婕
    10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鬼故事是民众自发地口头创作和传承的幻想故事之一,大多以鬼为形象建构主题内容。本文以中国鬼故事的文本为基础.通过分析鬼故事在时空背景下凝聚深厚文化意蕴,进而探讨鬼故事在民间信仰和人文思想两方面的研究价值。

    鬼故事鬼神信仰

    近代中国史学的危机和新史学的兴起

    周东辰
    11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历史观念起源很早,但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变革和大转折年代。面对这样一种变革,面对着近代中西方对撞中,中国“完败”的局面,中国人在反思自身之时不由得对过去历史产生了全面否定的态度。同时,由于科学观念的引入,中国传统是学长中儒家“仁”的思想以及“天人感应”等理念也濒临崩渍,在这样的危机下,构建一种新的历史叙事、历史观念、重塑国民对自身过去历史的认知、建立对未来走向的信心就成为近代中国史学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首要的重大问题。

    中国史学危机新史学

    李清照再嫁之辩

    李多进
    11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清照作为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关于她“再嫁”张汝舟一事被传说的沸沸扬扬,而为她辨诬的历代学人也络绎不绝。李清照“再嫁”争辩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件学术公案。

    李清照再嫁辩诬

    1897年德国以青岛为侵占对象的原因分析

    周桂宏
    11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作为欧洲大国之一的德国,急于在远东地区夺得一个港口。俾斯麦下台后,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德国应像其他欧洲大国一样积极的推动海外的经济活动。欧洲大国在中国获得的日益增长的巨大利益,使德国不得不加快侵略的步伐。

    德国原因分析侵占对象青岛德意志帝国甲午海战帝国主义势力范围

    醉里不知何处去,梦中凄苫寄浮生——浅论纳兰性德词寄情于梦之由

    史贝贝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古至今,写哀词的人不在少数,却未必都如纳兰容若一样将所有情感寄之于梦。所以本文从其生活的时代、家庭身世、他本身的性格性情、爱情经历、政治生活各方面分析其寄情于梦之由。

    纳兰性德饮水词凄苦寄情于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