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琴之美

    孙亚娟
    201-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文人抚琴,目的不仅仅是单纯将音乐呈现出来而已,其中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

    古琴淳厚淡泊修身养性

    探讨梅西安与他的钢琴作品——《圣婴的二十默想》

    金艺洺JEAN MARE COTTET
    202-20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西安是继德彪西、拉威尔之后,二十世纪最具深远影响力和独特个性的音乐家和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之一。《圣婴的二十默想》表现了神灵感召式的伟大热情的恩赐,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令人欣喜的财富。本文旨在探讨《圣婴的二十默想》,对每首乐曲的演奏风格,音色,节奏及创作元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梅西安默想圣婴

    浅析文艺作品符号表达的暧昧性——以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例

    袁堂红
    203-20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山楂树之恋》(以下简称为《山》剧)上映后票房创文艺片新高,但评价可谓莫衷一是,褒贬不一。就影片引起如此争议这一现象,本文试从符号学角度加以分析,并尝试探索《山》剧引起此争议原因。作为表达意义的手段的符号——《山》剧之所以引起如此迥异反应,主要在于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暧昧性和受众主体不同的情境。

    《山楂树之恋》符号暧昧性意义

    浅谈音乐家的音乐人生

    吴茂君
    204-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他们虽然一生历尽苦难,却始终热爱艺术,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热爱世界。他们将生命化成了音乐,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音乐神童乐圣歌曲之王

    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

    易善炳
    20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山水画对于艺术接受者来说并不陌生,透过她,可以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之脉络。本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探讨,刍议山水画中的艺术美。让更多的艺术接受者知道,在中国山水画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关系到人生、生活和自然的美学艺术。

    中国山水画艺术美学艺术文化

    从《拯救小兔》看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宋丽
    206-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3D动画电影《拯救小兔》于2011年4月公映,创下好莱坞电影又一票房佳绩。在中国观众享受影片带来的欢悦,尤其是其中的中国元素带的亲切感和认同感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一贯彰显的东方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性的彰显和渗透。因此,应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给观众及时、正确的引导,使其思想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拯救小免》东方主义文化优越感价值观引导

    宋金磁州窑白底黑彩瓷枕图案的诗情画意

    蔺明申秀琴
    207-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北方最有特色的民窑是磁州窑,磁州窑瓷枕种类数量繁多,造型图案丰富多彩,其中最典型的是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其图案是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陶瓷工艺的完美结合。

    磁州窑图案绘画书法

    《稷山青龙寺壁画的艺术特征》

    杨丹
    20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稷山马村青龙寺位于稷山县城西五公里稷峰镇马村西侧,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壁画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清净素雅,工整严谨,满壁风动,优美典雅的艺术效果,从这些艺术瑰宝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它折射出的艺术光芒将永远占据历史的重要地位,它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也将永远成为后人学习的经典。纵观壁画,从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可从线、形、色三个要素来进行探讨归纳.即:一、精巧绝伦的线描风格1、线的交响曲2、动感与力度3、想象力与装饰美二、人物丰盈端庄、富态,为传统仙佛人物造型三、清新素雅,单纯中见丰富的色彩效果.

    高古游丝描: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因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名。其画法为: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要有秀劲古逸之气为合。《绘事雕虫》:"游丝描者笔尖遒劲宛如曹衣最高古也。"《点石斋丛画》:"辣笔擎纳衣褶苍老紧牢。"此描法适合表现丝绢衣纹圆润流畅之感古人多用于描绘文人、学士、贵族、仕女等。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亦称"春蚕吐丝描"。工艺绘画的刺绣、壁画等常用。铁线描: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故名。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道劲有力的圆笔线条由铁线描钧勒成形的衣纹线条常常稠叠下坠

    论张伯驹与京剧余派艺术

    谢燕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派艺术以唱腔上的精严与浓厚的文人气质在小众中广受推崇。余叔岩对谭派的总结加工,从一开始就深受文人雅士意趣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观念、欣赏喜好与文化精神上的。张伯驹作为名票,跟从余叔岩学戏十年,据其《红毹纪梦诗注》中所记余叔岩亲教其剧目近五十出,可谓其一生文武昆乱尽传张伯驹。在张伯驹与余叔岩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到名票对流派艺术形成在艺术与文化精神上的多重影响。

    余派张伯驹文人气韵

    门德尔松钢琴曲集《无词歌》中三首《威尼斯船歌》的分析

    熊乐平
    21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德尔松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门德尔松首创的《无词歌》中,有三首标题为《威尼斯船歌》的乐曲。本文从门德尔松及《无词歌》体裁、《无词歌》的风格特征与音乐特点、《船歌》的起源、三首《威尼斯船歌》的创作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对这三首《威尼斯船歌》中体现所出的独特音乐创作的思路、方法和特点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门德尔松无词歌威尼斯船歌音乐分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