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季民初劝学所的研究综述

    周怀洁
    15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劝学所是清季民初官方办理基层学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全国性的地方教育制度,它跨越辛亥鼎革,影响较久远。对劝学所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可以看出,过去对此研究不足,区域性的微观个案研究并不多见,而时人对其的认知也大多未进入研究者视野。

    劝学所晚清基层学务

    中西文学交融的象征--卡夫卡

    宋秋果
    15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的影响向来就是相互的。卡夫卡与中国文学有着内在而深厚的渊源。作为一位西方作家,卡夫卡对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学情有独钟,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典籍,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明显地体现出中国文化对其极深的影响。同时,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创作及理念又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学,许多作家常常视卡夫卡为“知音”。这种双向的接受与影响,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方文化与文学的碰撞与交融。因此,卡夫卡堪称中西方文学交融的象征。

    卡夫卡中国文化与文学接受与影响碰撞与交融中西文学

    司马迁对法家人物的爱憎

    邓燕
    157-157页

    生态文明的重构--斯奈德诗歌中的生态隐喻分析

    郑言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斯奈德创作了多部诗集,蕴含了其丰富的生态思想,他强烈的谴责工业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生态文明。本文将通过分析斯奈德诗歌中频现的生态隐喻,以生态喻体之表象,展现生态思想之本体。

    加里·斯奈德生态隐喻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徐志摩爱情观浅析

    侍文元
    16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历来被人们称道,他把美妇人的追求,看作是其人生理想的核心,从他与张幼仪、林徽因的陆小曼的婚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信仰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爱情观,所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信仰”。

    徐志摩爱情观理想主义

    苏轼诗文中的失意与归真

    徐雅丽
    161-16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轼一生最大特色莫过于透露出深沉哲思的诗文,以及诗文之中令人震撼的超逸旷达。这些隽永潇洒的作品是如何在作者的人生中形成的?诗人被贬黄州的经历与这些密不可分,黄州时期不仅诗词上作者有大量令读者惊喜的作品,在短小的散文、闲题偶书、书信当中作者展现了一个更具有人情味的平凡真实的古代士大夫形象。黄州时期的散文,在题材上作者不拘于山水游记而是从山水游记延伸到自己的内心,以内心观世界,在平淡归真中思考人生而有所得,这是“苏氏之道”的智慧。本文希望从同时期具代表性的诗词引入对散文的论述。

    苏氏之道黄州诗文

    司马迁的“天道”意识

    邓燕
    162-162页

    宗教和谐关系解析

    桑杰加措
    16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宗教关系是每个社会和民族都存在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多种类型宗教关系存在的国家,宗教和谐成为社会关系努力的目标。多民族多形态社会关系的存在,宗教冲突活动不断,宗教间的和谐相处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

    宗教和谐宗教冲突宗教融合

    《红楼梦》译本诗词意蕴流失初探--以1995年俄译版《红楼梦》为例

    王琳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以1995年俄译版《红楼梦》为例,论述了由于中俄存在巨大的背景差异及译者对细节不够准确的把握,在字面翻译、拆字法、变通翻译下其译本诗词的意蕴流失情况,从而进一步揭示成功译作的前提是对源语文化的深入理解。

    《红楼梦》诗词俄译意蕴流失字面翻译拆字法变通翻译

    吕后的双面性格形象

    邓燕
    166-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