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浅析

    窦阳涵
    167-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美籍学者高彦颐的著作《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中,作者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明末清初上层社会妇女或游走于上层社会的女子进行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其不同于以往的“女性视角”。

    社会性别理论女性视角闺塾师

    第二沉思的解构

    姚雪
    168-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笛卡尔以其代表作《第一哲学沉思集》确立了其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鼻祖地位,这位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哲学家提出的我思论证吸引了其后无数哲学家的目光,当然褒贬不一。本文将主要围绕第二沉思对我思论证展开深入的分析,向读者展示笛卡尔论证的逻辑思路,在为其合理性辩护的同时也指出其观点间的内在矛盾。笔者认为我思论证是以考察“我”的本质为主线而展开的,因此理解“我思故我在”首要的并不在于如何理解由“我思”推出“我在”,而在于确定“我”的本真含义和笛卡尔的哲学立场,只有明确了这两点才能合理地解释我思论证。

    我思我在心灵理智自我意识主体性

    第三次文明中组织的变革

    尚强
    169-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其未来学三部曲中对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作出了全方面的预测。在他称之为“第三次文明”未来里,人类社会将经历重大的本质变革: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力量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社会形态。本文将以托夫勒的未来学理论为基础,浅析第三次文明为组织带来的变革。

    文明组织变革

    绘画和诗的界限--论莱辛的《拉奥孔》

    邱丽娟
    170-17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莱辛是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1766年出版的《拉奥孔》一书中。莱辛比较了诗与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探索了诗与画的界限,提出了诗与画不同的美学原则,从而批判了“诗画一致”说。莱辛的理论和实践促成了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莱辛《拉奥孔》绘画美学

    浅析约翰邓恩诗歌中的陌生化现象

    朱丽
    17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该理论创立以来,诸多学者便致力于研究文学文本中存在的陌生化元素。其中,用诗化语言写就的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受到了广泛关注。约翰·邓恩作为玄学派诗歌的开山人物,以其独特的诗风,怪异奇喻和巧智,哲学的推理与思辨,以及丰富的意象享誉诗坛。

    陌生化玄学派气喻

    接受理论视域下李商隐诗歌语法朦胧的再现

    耿会灵
    172-17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英文在语法方面有所不同:英语有性、数、格、人称等变化,而汉语却完全相反。没有性、数、格、人称的变化,中国诗歌表现出普遍的模糊性。李商隐的诗歌以广博的内容、精美的构思、华美的词藻代表着晚唐诗歌的最高成就,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本文以接受理论为依据,从主语、时态、连接词和单复数四方面分析李商隐诗歌语法朦胧在英译中的传递。

    接受理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李商隐诗歌语法朦胧

    儒家孝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谢述峰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孝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成分之一,在家庭与国家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近现代史中,孝文化被认为是维护封建思想的工具而遭到了广泛的批判。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文化的弱化与缺失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试从孝文化的内涵、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分析其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从而进一步发掘其现实意义。

    孝文化儒家合理性意义

    釜形鼎的起源及传播

    杜伟
    176-176页

    日本中世五山禅林中的王安石评

    亓小荣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政治生活、学术思想、文学创作等领域均有卓越的成就。不仅在中国,远至日本以及欧美各国,王安石也早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尤其是当各国政治处于转换期,社会动荡不安时,王安石及其变法更是会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20世纪以来,日本对王安石的研究内容除热门的变法研究外,已涵盖新学、文学等领域,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关于早期日本人对王安石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日本中世五山禅林中对王安石的评价进行综述。

    日本禅僧王安石

    庄子与“大美”

    阳蕃
    179-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的“大美”思想是庄子美学的核心内容。在庄子美学中,“大美”思想主要表现为与道的融合统一、自由无限的特性以及浩瀚博大、雄浑磅礴的壮美境界。这种思想对于当今人们理想人格的构建和人生境界的升华,以及文化艺术的创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庄子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