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文化视阈下的网络文化节传播特色

    艾维依
    213-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就节庆活动研究为主,探索网络文化街的产生与特点,依此此研究以引起人们对文化的重视和反思。

    节庆文化传播效果民族文化边疆地区

    汉代首服体系研究

    马秀月
    214-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服饰等级主要是通过首服与组绶来区分的,是统治阶层用来加强统治的符号,汉代首服体系的形成在继承秦代首服的基础上,受西周的儒家经典《周礼》影响巨大,被后世认为是中国实际服饰制度正式完整确立的开始。

    汉代服饰秦代首服实际服饰

    精神上的返乡--论台湾电影中的怀旧情愫

    齐燕敏
    215-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台湾电影中的怀旧情愫既有向过去敞开的个人私密性絮语,它关涉的是青春、爱情以及自我的生命体验,也有整体回顾视角的公开性叙事,它关涉的是历史、集体以及永恒的精神乡愁。其怀旧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视角,新世纪初期台湾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转型以及现代化进程都起着不可忽略的内驱作用。这种内在动因以及全球化进程和消费社会的来临等外在原因使台湾电影中的怀旧体现出不同的面孔。台湾电影中的怀旧最终指向“精神上的返乡”。这种“返乡”呈现了几副面孔,她们都是由塑造台湾的主体或者怀旧的主体生发的。

    怀旧现代性精神返乡

    手风琴中国化发展分析

    张晨旭
    21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风琴问世已近已近两百年,追溯了手风琴的发展历程,其惊人的多样性和快速发展。手风琴的发展充满了无限广阔的活力与潜能。我国手风琴发展的未来,要结合我们本民族的特色,抓住机遇。创造中国手风琴美好未来。

    演奏形式作品风格民族特色音乐发展

    简析中国传统绘画含蓄美审美的三个成因

    杨中伟
    217-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审美的含蓄美特征无处不在,传统文人善藏的文人习性、中华民族因袭的观看方式、内陆的地域特征等原因使含蓄美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标签。

    中国传统绘画含蓄美

    画由心生--浅谈水彩画创作

    何桑桑
    218-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列举两个著名的画家,通过分析他们的水彩作品来阐述证明艺术家内在思想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水彩画创作爱德华·霍珀玛琳·杜马斯

    试论卢禹舜绘画作品中笔墨语言的装饰性

    宁冰杨子勋
    219-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卢禹舜先生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既有传统中国画的情怀,又有讲究精妙的笔墨结构语言,他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是符合当代审美的需求的。本文通过对其绘画作品中的笔墨语言进行分析研究,并说明其所具有的装饰性表现。

    卢禹舜笔墨语言装饰性

    反思理性,崇尚情感--浪漫主义的文化背景

    孙明明
    220-220页

    浅谈电视收藏鉴宝类节目的发展之道

    丁沁怡秦斯
    221-22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艺术品收藏热的兴起,各种收藏鉴宝类节目开始在电视荧屏上崭露头角。作为一种崭新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收藏鉴宝类节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和认可。本文从当前的电视收藏鉴宝类节目入手,分析其兴起原因、发展现状和节目特点,指出此类节目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收藏鉴宝兴起原因发展现状节目特点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日饮食文化比较--以端午节的粽子和柏饼为中心

    朱敏
    22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中日“端午节”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中国的粽子、日本的粽子和柏饼。旨在通过研究中日端午节的粽子和柏饼中所包含的饮食文化,更加了解两国民间的风俗和饮食习惯,希望对促进今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饮食文化端午节粽子柏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