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李白与其笔下的历史人物

    肖舒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同时也是最具个性的诗人.他的思想、行为、价值判断、个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前代历史人物的影响.通过笔下的这些历史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李白独特的思想个性和精神境界.

    李白诗歌历史人物

    从亭台馆阁记看苏轼的自由

    黄余娟
    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轼的杰出成就,源于其内心深处对自由的追求.这里的"自由"不是指躯体的表面的自由,而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苏轼的亭台馆阁记数量不多,却也能充分体现其精神的"自由".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能发现苏轼的作品不仅成功承袭了前辈的精粹,更以自由为轴心有所突破与发展.

    苏轼亭台馆阁记自由

    《小法黛特》的另类解读

    吴婷
    81-82页

    我看大师的批评

    程玉
    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师的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态,具有在文学批评阵营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批评者双重身份和文学批评范式和批评话语的建构上的独立性,成就大师的批评的独一无二的品质,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具有新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大师的批评批评范式批评话语

    解析《紫色》主人公西丽的成长历程

    王文
    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色>以其独特的视角描写了小说女主人公西丽从受奴役到自我抗争再到和解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黑人女性的关注以及她的博爱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紫色》女性意识成长历程

    雨路归思——《豳风·东山》赏析

    王燕芸刘晨
    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山>是<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名篇,诗歌通过一位征夫雨中归乡时的所思所想,揭露了战争对人民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和对生产力的破坏,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对比、细节描写、反从给对方入笔等艺术表现手法,加强了诗人情感的抒发,因而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它的艺术特色在<诗经>的众多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情、景、事的交融使诗歌浑然一体,虚实结合的描写让读者领略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叙事中抒情,将情感依托于事实中,引起读者的共鸣.<东山>从内容和艺术上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山》表现手法艺术特色

    对《推销员之死》中威利·娄曼悲剧命运原因的解读

    崔凤霞
    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销员之死>刻画了主人公威利·娄曼走向自我毁灭的全过程,剖析了美国普通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威利悲剧命运的原因,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存在的尖锐矛盾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威利的悲剧也是美国普通民众悲剧命运的缩影.

    推销员之死威利悲剧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新教伦理思想

    张珂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教伦理的思想实质,就是在宗教信仰范围内以隐蔽的方式表达和肯定了人、人性以及人的需求的合理性,上帝和天国仅仅是敦促信徒在世俗社会中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使命的新教伦理产生的社会.同时在宗教外衣下隐含着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现代性因素的精神实质.新教伦理的这种价值取向与天主教的相关思想迥然不同,它在信仰领域解决了信众所面临的传统说教和现实物质诱惑的矛盾,使信徒从传统信条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并将其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天上到人间、从神圣向凡俗、从务虚的精神活动向务实的物质活动的转变.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路德宗加尔文派

    国际背景下三教问题研究

    崔万宇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三教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三教问题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现状,然后述及研究的各个方面,最后对三教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理论看法.本文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师是三教问题的核心,决策者和一线教师自身都应该关心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多角度、多层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才是解决三教问题的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教材教法

    浅谈文学用字"若"的内在情绪

    樊蓉
    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若"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像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就是顺从的意思.在<尔雅·释名>中有这样的说明"若,顺也."在诗经中也有"天子是若."(<诗·大雅·烝民>)的记载.此后"若"又出现了多种的含义,例如我们熟知的"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尚贤>)中"若"取最常见的意思"好像".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意思,在这里就赘述了.和以往不同的是,笔者不想专注于"若"字本身的用法和字面意义的说明和探究,而是想用一种抒情的笔调来解析"若"字的内在情绪这样的情绪,或许就不简单的是"若"字本身带给我们的了.

    纳兰性德命运希望唯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