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方早期情感劳动研究综述

    吴若璠穆天钊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劳动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劳动的视角,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期望情感的展示,不仅对组织服务的完成和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劳动者个人的情感健康也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情感劳动的概念、情感表达的策略、情感劳动的社会模式与性别模式和情感劳动的结果入手对当前西方有关情感劳动的早期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试图对西方情感劳动的研究内容进行一定的梳理。

    情感劳动早期研究内容

    从庙会看明清时期河南府的发展

    韩维鹏周丹
    11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洛阳地区被设置为河南府,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在商业贸易以及文化等诸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尤其是这一地区的庙会,是众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一时期河南府的社会状况。

    河南府洛阳庙会

    桂林历史文化的多元性

    周丹
    11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位于湘桂走廊南段,境内有汉、壮、回、苗、瑶、侗等多个民族,这些特有的条件有利于其对外文化交流。在其原有的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又容纳了新的文化成分,这促使桂林的历史文化呈多元性,并和谐发展。

    桂林历史文化多元

    狐突信仰的形成与演变

    刘惠芳
    12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上没有救世主,创造幸福要靠我们自己”这早已成为今天的常识,我们今天主要关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现实生活的神灵是怎么形成及其发展的。神灵的形成及其发展各有各的特性,我们今天选择狐突作为我们的例子,就狐突从人到神的经历以及他后来功能的转变来分析一下狐突信仰的形成与演变。

    狐突信仰形成演变

    新时期的废名诗歌研究

    谢丽娟何婧雅
    121-12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以来,随着废名诗歌、诗论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废名的诗歌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本文将从废名诗作诗论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废名新诗的研究、废名诗论的研究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废名诗歌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废名新诗诗论

    《城南旧事》:从文本到影片

    王意力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知名回忆性散文,吴贻弓根据小说文本改编的同名电影与小说本身不谋而合,以“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而闻名。文本与电影各自成为了成为了散文体小说与散文体影片的经典之作。

    《域南旧事》林海音散文化电影

    试论回族伊斯兰教育的历史变迁

    田新领
    12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族伊斯兰教育是历史产物,是伴随着伊斯兰教在广大回族群众中的传播而发展和形成起来的,自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伊斯兰教就面临着教育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经堂教育便应运而生,成为回族教育中的独特而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伴随着历史变迁,回族经堂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并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变。

    回族经堂教育历史变迁近代新式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晋西南地区冥婚盛行的原因探析

    王育娟
    12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冥婚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在中国社会已流行了几千年之久。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民智、民风开化了,冥婚在部分地区却重新盛行起来。本文以晋西南地区为例,对冥婚在当地盛行的原因略做探析,以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冥婚晋西南地区

    试论我国僧道度牒制度的兴起与变迁

    田新领
    12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封建时代僧道公度出家,由政府发给的凭证称度牒。度牒实际上是一纸身份证明,是封建国家对佛、道教发展的一种限制措施。度碟大约在南北朝已有了萌芽,自唐代直至清代前期,对佛教僧团的度碟管制一直存在,这种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延续长达一千多年,经历了从兴起到消亡的历史变迁过程,在世界宗教史上是很罕见的,它是封建政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种特殊历史产物,在佛、道教史以及中国法制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僧道度牒兴起变迁

    浅探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中国古代宫城营造——以阿房宫、紫禁城为例

    王岩肖莹
    12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漫漫的历史之路上,建筑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具象表现。中国古代的宫城营造,无一不反映着该时期的社会政治体制,无一不彰显其帝王的威仪和君权的至高无上。

    宫城营造君权